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保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文勋 《历史教学》2006,(12):13-21
唐宋以来,中国社会崛起了一个新的阶层--富民阶层.富民阶层的崛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由此形成一个新的"富民社会".在此背景下,一大批思想家纷纷发表言论,肯定富民的重要作用,主张保护富民,从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思想潮流."保富论"立足于社会发展和处理国家与富民的关系,要求保护中国社会内部新的发展力量,实为一种具有崭新时代特征的经济思想,标志着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重大转型与社会深层变迁.  相似文献   

2.
论题:中国古代的“富民”阶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林文勋教授就强调历史上“三农”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同时指导博士生开展唐宋乡村问题的探讨。他较早发现了唐宋以来中国社会中的“富民”阶层 ,并认为这是解构唐宋以来中国乡村社会发展与变迁的一把钥匙。进而 ,他提出唐宋至明清的中国社会乃是一个“富民社会”的学术观点 ,并指出从汉唐的“豪民社会”到唐宋以来的“富民社会”再到近代的“市民社会” ,构成了一条传统中国社会发展演进的历史线索。  林文勋教授 :我个人认为 ,中国古代的“富民”阶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家知道 ,现在“三农…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地主阶层的形成过程与“抑商”思想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商业的发展会破坏地主阶层的利益基础——小农自然经济,在以通过租佃土地收取地租的方式获取本集团利益的方式下,封建社会中最大的利益集团—地主阶层—为了自己集团的利益,必然会采取抑商思想和政策,抑制商业的发展,进而抑制商人阶层的壮大。  相似文献   

4.
宋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顶峰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阶层剧烈变动.在社会变动中,富民阶层也日渐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然而由于古代社会的性质,富民在与国家力量的博弈中始终处于弱势的地位,如果富民不能安分守己,或者不能满足统治阶层的需求,再出现一些天灾人祸,那么富民的经济地位就难以维持,甚至破产.  相似文献   

5.
'富民'、'农商'、赋役等牧民理政方式和南北整合,近年来相继成为多维度诠释中国古代史的切入点。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阐释:或依据富民阶层崛起且居社会经济关系的核心,认为中唐以后是'富民社会';或主张宋以降狭义的江南属于典型的'农商社会',明清国家、社会、文化总体形态又可称'帝制农商社会';或从财经政策层面探讨宋、明政府...  相似文献   

6.
秦小霞 《天中学刊》1999,14(6):33-35
一、邓小平的富民思想是我国历史上优秀经济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中国现时的新政治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经济发展而来的”[1]。我国最早产生的经济思想是儒家的大同、小康思想。大同思想反映了人类对无阶级、无剥削的美好社会的向往。儒家的小康思想是以不变更私有制度为基础的,所以无法解决社会的阶级矛盾,更无法解决人民的幸福问题,起了维护剥削阶级统治的作用。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逼迫农民不断举行起…  相似文献   

7.
从中晚唐起,富民阶层逐渐崛起。富民阶层成为城乡放贷的主要力量,对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起了积极作用。富民阶层在放贷过程中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牟利,显示出其作为新的阶层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8.
关于当代西方国家中间阶层发展变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分化与整合程度不断加强,社会阶层必然产生新的分化与重组,在这一过程中,中间阶层正悄然崛起。本从全球视角分析了中间阶层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积极意义,根据当代西方国家中间阶层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根据中间阶层社会功能,提出我国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应大力培育和发展中间阶层的理念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富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优越的地理条件使明代的江南地区出现了拥有一定财富力量的富民阶层。富民的形成主要有力农和经商等多种途径。他们与身份性地主的显著区别在于除财富外没有其他任何超经济特权。正因为如此,在明代的赈灾救荒活动中,富民阶层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经济力量并为当时政府所重视。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富民参与到救荒活动中,对地方社会的稳定发展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魏源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其经济思想深刻且全面,对当时及之后几十年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源的经济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富民思想,魏源重视工商业的发展,主张本末并重的经济观,重视富户,保护富民,鼓励富民消费。当前,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魏源的富民经济思想对今后中国在发展商品经济,开展对外贸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及帮助农民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蕴含的伦理哲学思想不仅是对中国古代和西方伦理思想合理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现代自然伦理思想和道德伦理思想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2.
戊戌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戊戌维新作为一次爱国救亡、变法维新的社会思潮席卷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在思想、观念的层面上为古老的中国打开了一面启蒙之窗。作为具有中国现代意义的“启蒙思潮”,其来源极其广泛。经世致用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及近代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等多种社会思潮集结性的涌现对维新变法思潮的出现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试论《墨子》和《周易》的节俭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和《周易》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献典籍,包含有十分丰厚的思想内容。《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周易》蕴涵了丰富的节俭思想,如有“俭德辟难”的训导,还专设了一个《节》卦,很重视节俭。《周易.节》是墨家节俭、节用、节财思想的最早源头,这一点,无论从卦辞,还是爻辞上都可得到说明。中国古代节俭思想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在《墨子》和《周易》中找到蛛丝马迹,尤其是尚节、尚用、兴利等,在《墨子》、《周易》中皆可见其端绪。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历史这条长河中,始终裹杂着贪污贿赂犯罪的泥沙。不但今天世界各国都深受其害,古代亦然。贪污贿赂犯罪直接影响经济健康发展、毒化社会风气、动摇道德基础并危及社会安定和王朝政权的稳定。我国古代的统治者从政权更替的教训中也认识到了贪污贿赂犯罪的危害,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采取了包括严刑峻法惩处、道德礼仪教化、加强监督和管理、完善选拔和考核制度等多种措施加以防控。  相似文献   

15.
有效学习是指符合教育教学原理的学习,花更少的时间学得更多更好。中国古代的学习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有效学习思想,既有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又有强调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人社会化等内容。广义的视角看待古代有效学习思想,对于人的品格培养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南宋永嘉事功之学的代表人物,叶适是在批判传统儒学义利观及封建正统经济思想的基础上阐述其事功之学及经济思想的,而“富民论”则是叶适经济思想的中心,叶适为财利(富)正名,肯定富人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以及“保富”的思想和主张,既有其思想渊源也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依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93年出土于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的《神乌赋》,是西汉最早的一篇民间寓言故事俗赋,寓意极其丰富,不仅具有影射现实的社会意义,还具有鲜明的伦理思想倾向:一是以乌意象蕴涵伦理教义的"孝";二是体现着重教化的伦理思想;三是体现的"三纲五常"思想。这一创作倾向不仅是独尊儒术之社会大环境的产物,还在于《神乌赋》出土的墓主人所生活的东海郡的特殊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8.
棉花在中国历史悠久,棉纺织品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公元2世纪左右,棉花已经被引入我国新疆、云南、广东等边远地区,但是直到宋元之际它才开始向内地传播,它的许多优良纺织特性才得到人们的认可。兴起于西方的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内涵丰富,可以用来呈现宋代人口增长和元代统治者大力推广棉花对宋元之际棉花种植技术和纺纱技术的研究。希望可以推进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提供一种分析的新思路。此外,宋元之际的主要棉花种植技术和纺纱技术的研究及实践对当今棉花、农业技术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仍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崇俭黜奢”成为消费伦理思想的主流,这种消费伦理思想适合于以农耕为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它起到保障封建社会秩序稳定与自然经济体制持续运行的作用。而在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传统的消费伦理思想逐步发生变迁,“黜奢崇俭”受到猛烈攻击,经济主体获得前所未有的消费自由。消费伦理思想在近代的变迁是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同步并行的,具有历史进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