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来稿摘编     
来稿摘编青龙县的“五四”学制实验———河北青龙十年教改步入经教良性循环轨道青龙从1983年开始探讨“五四”学制,先后经历了试办纯农中、“三加一”职中、四年制初中三个阶段,现在,全县已全部推行“五四”学制。青龙实施“五四”学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在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2013,(15):62-62
她在自主就业和帮助家乡姐妹们就业方面所做的积极努力,让她赢得了党和政府的关注,也得到了不少荣誉。2012年5月4日被评为克州“五四青年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四青年奖”、全国“五四青年奖”;2012年5月1日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2年7月被评为全国“自助就业,创业优秀个人”。2013年,她被选为全闻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3.
对长达五、六年之久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进行科学的分期,是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首先碰到和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文化大革命前,在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想史的研究中曾涉及到这个问题,并初步开展了一些讨论,但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分期问题的讨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意见:一是三分法,即把“五四”新文化运动划分为一九一五年——一九一七年;一九一七年——  相似文献   

4.
<正> 《热风》是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收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二四年的杂文四十一篇。鲁迅写杂文开始于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以《新青年》的出版为标的思想启蒙运动,到一九一八年,已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鲁迅在它的感召之下,开始挥毫上阵,参加了五四“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一面创作小说“呐喊”“助威”,一面在《新青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中西文化大会战、新旧思想大较量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化运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使一批具有激进民主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思想方向的转变,从而造就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杰出人物,毛泽东便是其中之一.一“五四”前夜,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帝国主义疯狂掠夺瓜分,国内军阀混战不已,使古老中华满目疮痍,遍体鳞伤.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看到国家民族这种危急状况,忧  相似文献   

6.
“五四”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当今天的人们谈论“全球化”时,如果不提或忘记了“五四”,似乎很难说明“全球化”在中国的足迹。本文从20世纪初中、西文化的互撞以及“五四”知识分子以“拿来”精神到西方文化之库中去挑选、择取,对“五四”中、西文化对立冲突、互动互补、异质同构、多元整合的现象进行了新的阐释,对“五四”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关系从“全球化”的角度作出了新的解释,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中国顺应世界潮流,自“五四”便开始启程,一步步向“全球化”迈进的历史踪迹。  相似文献   

7.
如何认识和评价“五四”,始终是八十年来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关注点。困而对八十年来“五四”观的梳理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在揭示“五四”观历史延伸脉络的同时,意在对八十年来的“五四”观给予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五四”新文学一开始就将其审美视点置于张扬个性、反思传统的整体文化抉择中。东北作家群作家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作家是“五四”文化精神的承传实践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民族的劣根性、文化重负等社会意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挖掘与思考,这是对“五四”时期人的解放的文学主题的主动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不仅是一次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精神”一直具有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讨论、研究,激励和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就是为了发扬“五四精神”.纪念“五四”的提出,是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认识的一种提升,并且是借助这种纪念来推进当前事业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有两种涵义:狭义的“五四”是指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发生的学生爱国运动;广义的“五四”则是指这一天前后若干年的一种文化运动或思想运动。一般来说,其上限可以追溯到两年以前的文学革命,下限则大抵可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限.的确,“五四”运动既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前者的主旨在救亡,后者的主旨是启蒙。救亡和启蒙的双重变奏相互影响、互相促进,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对中国现代历史  相似文献   

11.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它标帜着中国历史新时期的开始。“五四”后不久,由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和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相结合,便产生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找到了自己正确的道路,开始了新的纪元。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是社会主义开始得到广泛传播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的历史时期。本文阐明了先进知识分子在学习和传播社会主义思想运动中形成的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认识 ,指出了他们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正确见解及其缺陷。试图说明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长时期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与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观有直接的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13.
今年五月四日是“五四”运动六十三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是划时代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的意义,正如毛主席指出的,“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发轫于知识界和青年学生之中。运动一开始,它就汹涌澎湃,滚滚向前,猛烈冲击批判着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育。它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直起着重大影响。纪念“五四”运动,继承和发扬“五四”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对  相似文献   

14.
《春蚕》是我国三十年代艺术画廓中的一件珍品,它的作者茅盾则是我国老一辈最优秀的作家之一。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一九二八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茅盾早在“五四”前夕就开始了文学活动。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即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积极参加者和倡导者。一九二一年他和叶圣陶、郑振铎等人组织了我国最早的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同时还主持了《小说月报》的全面革新工作,使它成为“五四”  相似文献   

15.
"拨乱反正"、"反封建"是1979年使用频率极高的两个词。这主要得益于1978年开始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该年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反右"运动和"文革"期间制造的大量冤假错案得到"改正","民主"、"科学"、"法治"等"五四"话语被重新提起。文学艺术创作得此风气之先,走出"冬眠"状态,开始步入了复兴之路。"五四"新文学传统得到了有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丰富的“五四”是“说不完”的。历史的记忆和现实的交织可以催生很多有意义的话题。从文学及史学的角度论及九点:激扬青春的“五四”、意在创新的“五四”、策略批判的“五四”、性别和谐的“五四”、文学母题的“五四”、文化传播的“五四”、文化磨合的“五四”、文化创语的“五四”和面向未来的“五四”,以表对“五四”90华诞的纪念。所谓“九点”其实也是“九脉”、“九维”、“九命”,喻示着“五四”文化经脉的顽韧、通达,文化精神维度的多元、多向和文化命运的强健、博大。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已经走过了90年的历程。一场运动,在90年之后,还被众人念兹在兹。这足以说明,“五四”对于“现代中国”的重要性。90年来,“五四”成为几代学人必须直面的“历史”,他们一次次重返“五四”,在那个“旧战场”去寻找言说的资源,去描摹建构他们思想中的“五四”。正如陈平原先生所言的那样,“每个研究‘现代中国’的学者,都可能参与到建构‘五四’传统的行列中。不管你是主张继承,还是希望反叛,直面‘五四’,是我们的共同命运。”  相似文献   

18.
83年前在北京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了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的光荣传统,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了这一节日。83年来,无论政治家还是知识分子,对于“五四”都有过深思熟虑。“五四”面对的问题,如今依然为现时代的我们所面对:自由、民主、平等、正义、人权、科学。阐释“五四”也即阐释自己,留学比利时的海外学人也在自己生命的特殊时刻回忆“五四”,重构“五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合肥市部分“五四学制”实验学校多年跟踪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_“五四学制”比“六三学制”更适合于素质教育。(2)在安徽省部分地区,是合肥市完全具备了把九年义务教育的“六三学制”转换成“五四学制”的主观和客观条件,通过“五四学制”的转换促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五四”时期为中国现代戏剧的重建阶段,话剧体式开始出现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喜剧型话剧形态.多元化的话剧体式,标志中国戏剧在创作层面真正实现了从古典向现代的突破和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