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言象似性在过去几十年一直为语言学界所关注,现在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通过对象似性的概念、其与任意性的关系及语言象似性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的探讨,可以看出语言结构确实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与人的认知结构、概念结构相照应的现象,尤其是在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等方面,但同时也不应否认语言任意性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2.
自从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提出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根本属性以来,围绕此观点的争论在语言学界就不曾消停过。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一些语言学家从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和认知的理据性等角度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提出挑战与质疑。我们认为语言符号在不同层面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象似性性是语言符号任意观的补充和发展,象似性以任意性为基础,任意性要受到象似性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3.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与任意性这两种观点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本文主要论述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分析各种争论焦点,并在认知语言学原理的指导下,论证了任意性普遍存在于语言符号内部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上,而象似性普遍存在于符号组合(语言结构)中。语言符号是任意性和象似性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4.
鲜芸 《语文知识》2011,(2):89-91
近年以来,符号的象似性原则蓬勃发展,成为认知语言学中一个很热的话题。作为与任意性原则相对立的一种符号学说,象似性认为语言结构与人的概念结构之间有很深的自然联系。汉语在语音、词形以及句法上都体现出了象似性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谌佳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352-352
本文介绍了象似性研究的背景和象似性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概述了语言象似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从理论的发展,研究方法和跨学科研究等方面探讨了语言象似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研究发现语言象似性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揭示语言与认知的关系和语言的本质,但是从象似性的研究缺陷可以得知:"象似性"其实是包涵在"相当任意性"里的,它不可能作为任意性的对立面而存在。  相似文献   

6.
白宝焱 《文教资料》2014,(6):32-33,36
随着近几十年来学者对语言本质研究的深入发展,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这一特征受到了认知语言学象似性观点的挑战。可以说,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时有争论,有关任意性和象似性及二者的关系是语言学界近年来一直探讨的问题。本文综述有关任意性和象似性的争辩和讨论并谈谈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认为认知来自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经验与体验。语言结构反映认知结构。语言形式的复杂性反映这一形式所表达的概念或语义的复杂性。形式越复杂,可预测性或可及性越低,在认知处理上所需的注意和时间越多。数量象似性反映了人们的认知隐喻概念:语言形式是容器,容器越大,内容越多。标记性理论与语言结构的数量象似性理论有直接的联系。标记性特征表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它既能从认知层面,又能从功能层面对语言的形式与语义进行解释。标记性理论对象似性的其他类别如语言结构的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范畴象似性、话题象似性、功能象似性及隐喻象似性等也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语言结构反映认知结构。语言结构的顺序映照人们的思维顺序。语言结构的排列顺序反映人们实际经验的顺序,即人们感知世界的顺序。句法结构及语篇结构顺序反映时间顺序及焦点—背景顺序、无标记—有标记顺序、突显顺序、对称结构及整体—部分顺序等认知模式顺序。象似性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语言结构。语言结构的象似性为我们研究语言与认知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新的视角。由于受到诸如语法化原则、韵律原则、省力原则或经济原则及语用原则等因素的制约,语言的象似性程度会有所减弱。语言正是在象似性与任意性的互动中发展变化的。  相似文献   

9.
黄雁 《英语辅导》2008,(1):83-85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语言相对于任意性的另一个基本特征。不少语言学家已从句法、语篇和语用等层面揭示语言符号的象似,对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进行有力补充。象似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言的规律,对英语语法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认知语言学中象似性是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语言的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或概念结构之间有着自然联系,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本文研究广告语言中的象似性现象,运用象似性理论——映象象似性与拟象象似性分析广告语言在音、形和结构方面的象似性。  相似文献   

11.
Lakoff & Johnson采用基于概念结构的隐喻认知机制处理语言与其它认知观的关系,从而提出概念隐喻理 论。概念隐喻理论对语言与认知进行某种合理的融合,从源域到靶域的映射机制实现了对经验事件的结构化和概念化。然而,概念隐喻理论基本是通过语言使用现象来揭示思维的本质,缺乏对隐喻概念产生和识解大脑内在工作机制 的理解与描写。为弥补概念隐喻理论的不足,近年来学界把概念隐喻机制的研究拓展到神经科学层面,这为处理隐喻 表达与大脑认知机制的关系及其科学的实验方法提供了可能,具有较为明显的理论和方法优势。本文简要论述神经隐喻理论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神经隐喻理论的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The study of children's language development has been strongly influenced since the 1950s by linguistic research. How well, however, has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incorporated the concept of psychological reality, which interrelates the child's perceptual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with linguistic and non-linguistic events in his/her environment? In reply to this question, the paper concentrates on“sharing time”, known also as“show and tell”, which has both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value. Although sharing time is a student-centered activity, the teacher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establishing its context, structure and norms. Feedback from the teacher and peers promotes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the growth of curiosity and inquisitiveness. The article is derived from experience in teaching kindergarten teachers to conduct sharing time periods in Saudi Arabia. Practical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vity, in the interests of encouraging spontaneous and personalized language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evaluation of students' competence in the formal aspects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
洪琪 《培训与研究》2009,26(1):11-13
弗罗斯特的诗歌家喻户晓,究其原因除其寓意深刻外,更有其语言上的独特性。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象似性角度出发,以皮尔斯根据符号三分法对语言的象似性进行分类为理论基础,对弗罗斯特诗歌的映象象似、拟象象似和隐喻象似修辞进行分析。由此可以看出弗罗斯特的诗歌不仅符合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得到读者的认同,而且还时常超出人们的一般认知模式而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框架理论不同于只注意句法图形和背景的图形/背景理论,而是更多地注意同属一个框架的不同动词的意义问题;又不同于形象/基底理论分别处理认知过程不同层次上的问题,而是描述统一的句型观;也不同于突显理论在每个层次上几乎只关心两个突显实体,在句法层只关心句法图形(主语)和背景(宾语),而是关心更广的范围,包括间接宾语和状语。事件框架分析中的注意窗理论把地点状语视为位移事件框架的路线成分,分析事件框架中某一部分前景化的认知过程,认为在语言表达中,说话人可以用显性表达把路线的某部分前景化,即开启“注意窗”。框架和注意窗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中对语言表层结构较有解释力的理论,能够解释表层句法选择的动因。一些传统上不能很好解释的句法现象在这里可以得到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范畴化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概念的基础,近年来逐渐受到了语言学家的重视。完整的范畴化理论由范畴化与非范畴化构成。语法范畴等词类概念在现代语言学中已被广泛接受和认可,各种语法理论都利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范畴来建立自己的理论模式。英语中任何词类范畴都能互相转化。而且词类范畴也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范畴化理论可以用于英语教学并对英语词类转化有一定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6.
短语动词由动词和小品词(介词或空间副词)两部分构成,表达一个不可分割的动词概念。传统语言学侧重于研究其句法特点,相比之下,认知语义学的研究的更能揭示其语义和句法的实质。本文运用认知语义学的基本理论对带"up"短语动词中小品词"up"的语义,短语动词的整体意义以及动词与小品词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这种分析方法对短语动词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symbol是认知语法的一个核心概念。作者首先讨论了将其译为符号和象征的分歧所在,指出象征重在明确和突出其内涵所在,而符号则重在表现其外延意义。并重新探讨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然后论述了符号单位的内涵特征,即概念化的意义、意义的意象性、单位的组合性、内容限制性和对应性。认知语法开拓了语法研究中认知解释的新纪元,同时随着认知科学发展的发展,仍需加强对构成语法结构和概念结构的语法系统和认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运用家族相似性原理、原型理论、隐喻与换喻等,对英语中多义词的内部语义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并较为深刻地理解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卢婷 《海外英语》2012,(5):254-255,259
With global integration going deeper,bilingualism has become a more social issue than a purely linguistic phenomenon.Over seas scholars have been studying in this field for a long time while in China,studies regarding bilingualism are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This pa per provides a historic review on the definition,categorization as well as its cognitive functions.Although it is still a question whether bilin gualism is an advantage or disadvantage to human beings’ especially children’s cognitive ability,this paper has concluded that early studies showed more negative results while recent research has shifted to a more positive attitude.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世界观是洪堡特语言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语言体验论是当今方兴未艾的认知语言学派的语言哲学思想。文献中已有很多人讨论过洪堡特对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的影响。关于洪堡特对认知语言学的影响还讨论不多。本文从语言的统一性和创造性、语言的社会性和人文性、语言的语义取向和文化功能以及语言对比研究四个方面对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和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论逐一作以比较,发现认知语言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洪堡特语言学思想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