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古建筑历史悠久,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损失惨重。文中分析了古建筑防火的必要性、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古建筑诱发火灾的主要原因及古建筑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古建筑是我国独有的建筑体系,现存的古建筑大多历史悠久且历经多次修缮,如何保护好古建筑的物理结构和历史文化信息是古建筑保护的两个重点。本文提出了基于BIM的古建筑保护综合应用,通过BIM技术建立古建筑信息模型,并在古建筑信息管理平台上按信息深度关联古建筑的几何物理信息,历史文化信息,健康监测数据等,实现了古建筑物理结构保护和历史信息保护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3.
张嘉诚 《科技风》2011,(15):202+204
文物古建筑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经历多年风雨,很多古建筑都不同程度出现险情,情况十分令人担忧,古建筑的修复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工程实例阐述文物古建筑墙体的加固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孙万寿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160-160,164
古建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不可再生性。我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耐火等级低,因此预防火灾,是保护和利用古建筑的首要前提。本文以古建筑的火灾形势与火灾特点为切入点,借鉴了国内外关于古建筑消防的先进理念,不仅探讨了群体建筑的消防保护,而且进一步剖析了单体建筑的消防保抿探讨现代消防技术如何更好地保护古建筑。  相似文献   

5.
唐丽  刘雨薇 《科技风》2023,(2):156-159
乐山是一座拥有丰富古建筑资源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面对保护古建筑与推进城市现代化发展这一现实问题。为了能有效保护和利用乐山古建筑,让古建筑融合到城市发展之中,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和社会影响力以及结合数字化技术,探索一种符合乐山城市风格的古建筑保护利用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古建筑保护手段主要依赖于图纸、文字以及师徒相传等,这些手段容易造成古建筑信息管理不完整、查询不方便等弊端,急需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来对古建筑信息模型进行管理。本文提出了一种BIM与三维GIS结合的新技术手段来进行古建筑信息模型管理与应用,利用BIM技术创建带有丰富属性信息的古建筑三维模型,再在三维GIS平台中展示与应用古建筑BIM模型。以太和门古建筑为例,证明了该项新技术手段在古建筑信息模型的保护工作中具备非常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本文介绍了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意义和古建筑自身的防火弱点;从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短、位置偏僻等3方面阐述了古建筑的消防特点;从提高耐火等级、加强用火管理、配置消防设备等3方面讨论了古建筑的防火对策.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建筑防火技术也日臻成熟,如何将此防火技术用到西藏古代建筑中,保证古建筑的外形完美,提高古建筑的防火性能,成为当今研究的一大课题。西藏古建筑凝聚了藏民族的大量智慧,建筑结构主要以土木石构为主,将西藏古建筑特殊结构与现代的防火技术相结合,在文物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本文在对古建筑消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古建筑的消防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9.
建筑物建模主要分为古建筑建模与现代建筑建模。现代建筑因其构造简单,曲面较少,相对于古建筑而言,建模方法比较简单。而古建筑三维重建中,又以古建筑屋顶建模最为复杂。本文以较有代表性的攒尖顶,歇山顶及庑殿式屋顶为例,讨论古建筑屋顶建模技巧。  相似文献   

10.
古建筑的防火问题一直都是近年来各界专家关注的焦点,由于古建筑是我国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其艺术和科学的价值都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古建筑的防火是消防和建筑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古建筑火灾的主要特点及发生原因,对于古建筑的防火问题作了详尽的叙述,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希望同各界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古建筑的特殊性,—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超细干粉灭火装置对于古建筑火灾扑救最为有效,它的应用对古建筑保护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现存很多砖石构造的古建筑中,有很多都已经亟需修葺维护,可是文物行业当前还未针对古建筑修葺质量管控有完整的标准与规范。基于现代古建筑修葺工作的发展水平,文中分析砖石构造古建筑的特点,针对现存有关其他行业规范在砖石构造古建筑修葺中的材料、设计与施工等层面的应用,并且对砖石构造古建筑修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结晶,故保护古建筑是建筑领域的一大要点。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先生以往测量构件的纸质图纸纯属手工绘制,一是不利于数据长期保存,二是纸质图纸可视化程度不高。逐渐不满足于古建筑保护的修缮与古建筑技术思想保存,因此对古建筑进行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意义重大。现阶段关于古建筑测绘建模是关于古建筑整体表面模型,对于构件之间的结合点以及构件内部结构无法表达清楚,内部构件透明模型表达就显示出巨大作用。本文模型是基于BIM建立模型,BIM在建筑模型有很大优点,三维可视度程度高、信息整合能力强。古建筑结合BIM建立三维透明模型,可视化程度更强,能很好表达古建筑内部构件及连接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昆明文明街街区历史、建筑文化重要性、特点的阐述,结合现代社会古建筑保护、开发现状,借鉴国外古建筑保护经验,对古建筑保护、开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波 《科技通报》2021,37(7):121-125
古建筑资源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自然或人为等因素的影响,正面临消失的风险,因此为保护古建筑资源文化,以四川渠县为例,进行古建筑资源文化价值重构和集约化开发研究.研究分为两部分:先是对古建筑资源文化价值重构和集约化开发方式进行分析,探讨具体实施方法;后建立评估模型,分析文化价值重构和集约化开发成效.结果 表明:价值重构和集约化开发后,古建筑资源文化发展状况正逐渐由衰转盛,由此说明古建筑资源文化价值重构和集约化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达到了研究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6.
虞悦  冯丹丹  包炳生 《科技通报》2019,35(4):189-193
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的古建筑,有着无法估量的历史价值,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古建筑具有遭遇雷击的案例,古建筑如何实施防雷保护?防雷装置与古建筑的外观的协调是文物保护工作者最为关注的。本文就曾遭遇过雷击的国家级文物保护的杭州白塔、绍兴曹娥庙的防雷技术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古建筑保护工程是在保留原有环境和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实施古建筑保护的实践活动.由于古建筑保护工程具有施工质量要求苛刻,进度计划调整多等特点,其成本很难控制.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古建筑保护工程目标管理特点,基于目标管理方法针对古建筑保护工程成本控制及预算定额制定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并做到质量、进度、投资三者的最佳统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于古建筑构件的结构进行特征分析,采用Object ARX技术对古建筑构件中比较典型的结构斗拱和檐柱进行建模,同时又对提取古建筑构件几何特征的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对于古建筑的快速三维重建和文物数字化保护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主要对当前古建筑监测领域中涉及到的传感器静力水准仪、双轴倾角传感器、三轴加速度计、温湿度记录仪等设备类型及参数进行概述说明,结合古建筑安全监测评估体系对古建筑监测需要的感知终端设备进行概括总结,对古建筑监测中心、监测通信网络架构,通过分析古建筑沉降、具体点位倾斜、周边水位沉降、周边环境监测,古建筑本体振动变化等内容进行剖析论述。同时结合当前5G物联网技术发展,进一步对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古建监测领域中的应用的必要性和广泛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实验选择中原地区砖石结构的古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华阳宫为研究对象,在华阳宫周围选取破碎掉落的建筑残存石块加入特制加固剂,研究恶劣气候条件下砖石结构古建筑加固材料的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在建筑残存样品+15%的粘合剂Y抗压程度下降,古建筑样品中加入粘合剂Y能提高样品块的抗压稳定性。古建筑残存样品+30%粘合剂Y与丙烯酸-有机硅-环氧树脂样品块的抗压能力均有明显增加,说明加固后样品块的抗水分侵蚀性、抗温度变化性、抗湿度变化性、抗冻融循环性良好。样品的耐风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古建筑残存样品+15%粘合剂Y对古建筑样品的耐风蚀性有所影响,古建筑残存样品+30%粘合剂Y与古建筑残存样品+30%粘合剂Y+10%丙烯酸-有机硅-环氧树脂的加固比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古建筑残存样品的耐风蚀性能,且加固后墙体质地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