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叙事学的角度入手,着重分析了张洁小说写作在叙事学意义上的特点,即张洁的小说写作常运用女性的叙事视角观察,同时借用男性的叙事声音讲述,并从社会现实和作家写作,作家的生活经历与写作理想等方面探讨了张洁小说具有该特点的原因,指出这些特点是张洁小说文本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学创作作为一种审美的艺术活动,必须遵循审美的基本法则。而当今小说创作却日趋背离审美规律,陷入审美困惑之中。本主要剖析当今小说创作中审美出现的失衡与错位现象。  相似文献   

3.
叶端 《东吴学术》2023,(4):119-125
茹志鹃是当代重要作家,尤以短篇小说创作著名。她的早期小说较多表现革命的理想与热情,以及那个时期朴素、单纯的人性之美;她的后期小说则反映了理想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变调,在新的时代背景中,向更复杂的世界追问。本文通过前期和后期代表作品的对比分析,梳理几种典型的创作题材和小说类型,总结小说的人物、结构和风格特点,从而进一步理解茹志鹃短篇小说创作的历史价值和美学经验。  相似文献   

4.
典型是体现人类审美理想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通过鲜明、独特的个性,集中地概括一定社会生活中某种人或事物的共性,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并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是生活现象的结晶,是创作的基本法则之一,没有典型就没有创作,所以典型的存在必然具有一定的审美特征,否则典型人物就不具有存在的必要了。拟就张爱玲《金锁记》中曹七巧这一典型人物,从特征性和艺术魅力两个方面论述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服装反映人的生活情调和审美理想,象征着个人的品德情操,也是特定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服装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服装是审美情感的外在表现,服装设计的形式美是服装个性化、时尚化的审美符号。服饰美传达出一种整体的美,为创造符合于人的具有不同个性、不同思想情趣和审美理想的服装美,服装设计师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服装形式美的原理与法则,形式美的创造是服装设计美学的重要内涵,同时,形式美的创造离不开服装设计内容美的表达,二者相互结合构成了服装设计的整体美,这是服装设计美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随着商品化大潮的影响,小说创作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如何在混沌的创作潮流中保持学的责任感,是当前小说研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课题。真实热爱人和生活,追求、创造人生理想,在创作中应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向往理想的生活方式 ,是张洁小说的主题内涵 ,也是小说所塑造的正面人物的主要灵魂。无论是《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中的梁老师 ,《爱 ,是不能忘记的》中的女作家钟雨 ,还是《祖母绿》中的曾令儿 ,都在用生命和实践走完道德完善的历程。但是 ,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 ,使得张洁小说所唱响的道德的牧歌声中 ,渐渐浮起了忧伤的旋律  相似文献   

8.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一格的作家,具有不平凡的生活创作经历,形成了儒道共济、中西互补理想的文化精神.林语堂小说在文化层面上向我们展示了林语堂“传统理想主义”的独特的家庭文化审美取向,承载着中西合璧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现代音乐逐渐打破传统的作曲法则,创作手法重视求新、求变。其音乐的特点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特征;人们普遍个性张扬,要求创新,音乐观念和审美理想都有了极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张洁十几年来小说创作的总体把握,指出张洁小说风格已发生“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张洁式的文体、语言、行文节奏及个人情绪的严重流露与早期创作大相径庭.本文认为这种转型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超越,也并未普遍地为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1.
大陆新时期现实主义学创作,从主体意识到本表现都出现多样化并构成复杂状态。从现实主义基本审美原则出发,考察新时期现实主义主义学主要有三种精神类型:理想性现实主义,批判性现实主义,个人化现实主义。分析不同类型的精神特征和本表现,可以认为现代现实主义客观世界的描述已不追求“形似”而重在透视生活本质的“神似”。这在新时期现实主义学中也有明显体现。  相似文献   

12.
"异化劳动"审美是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一方面尖锐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罪行,另一方面又确认了异化劳动对于审美活动的两重性在美学上所具有的两种意义:既制造丑,又创造美。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劳动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文章认为,审视世界华文小说的创作理念,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乃至认知理念的迥异,身处异域的华人作家的创作审美体验,既在心理上超越了异化的存在状态又在精神领域潜移默化了个人独特的反抗异化的社会实践方式,并以《天望》为例来解读异化审美与世界华文小说创作之内在实质。得出作家作为审美创造的主要参与者,在反抗异化的小说创作征程中,必须坚守自己作为自由与描绘社会的捍卫者与守望者的身份,梳通世界华文小说创作理念能够在同一理论背景下将东西方文化得以彼此沟通、衍化和统摄的概理。  相似文献   

13.
乡村女性的"弱质强神"现象是20世纪30年代小说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主要缘于创作主体的童年经验和自我个性。书写乡村女性的"弱质强神",就是书写乡土的厚实和博大,找寻精神的慰藉,获得心灵创伤的疗理和灵魂的救赎,彰显了创作主体的审美理想和现代化想象。  相似文献   

14.
从本性的纯真情感、等待的执著情感、对爱的绝望情感到世俗的复杂情感,分析了张洁小说创作的心路情感历程。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到《他有什么病》,可以明显地体会到张洁小说创作的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15.
李洱将细节这一叙事法则贯穿于自己的小说创作中,使碎片审美成为他小说的重要修辞策略。这是李洱对当代小说的独特贡献。透过细节的描写,我们可以感触到碎片背后李洱对知识分子庸常生活的批判,看到批判时的疼痛。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法则》是杰克·伦敦北疆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短小的篇幅、凝练的文字和深邃的思想吸引了大批读者。有关“法则”一词的解读也因人而异。莫衷一是。由于杰克·伦敦深受社会达尔文主义、宿命论以及精神三变学说的重要影响。因此从这三个角度入手对“法则”进行探讨更有助于理解隐藏在“法则”背后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7.
人的问题是文化的核心问题,很多小说家都试图给这个问题以满意的答案,但是每一个小说家都会给出对它的全新的解释。张洁也在自己的小说里表现出了对人生意义的锲而不舍的探求。张洁主张文学应作用于人的心灵,应当给人以爱与美的享受,在人的心灵里播下美丽的种子。在她的创作中,虽然也可以看到人生的不幸与不平,但她始终怀着淑女般的柔情追求着理想道德的重建,用满怀柔情、激情与淡淡的哀愁的优美笔调创作了一篇篇充满诗意的小说。  相似文献   

18.
张洁80年代散文既有启蒙文学弘扬人性美的共同特征,又表现出女性善于体验人物细微的心灵波动、注重平凡经验的边缘性特点.张洁90年代散文中纯洁的女儿心则复活了男性世界的权威,与她在小说创作中对男性卑琐的怨恨、批判形成互补.  相似文献   

19.
汪潇 《文教资料》2011,(36):255-257
江苏女作家黄蓓佳的创作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几十年来她笔耕不辍,呈现给读者一部又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前期表现大学生生活的“梦幻情绪小说”到表现社会生活的现实小说,作家赞美纯洁的爱情和善良的人性,执着追求美好的理想,也以沉痛之笔书写知识分子生存状态和精神困境.无情地揭露出城市文明和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堕落.关注隐藏于生活背后的种种现实。本文以黄蓓佳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切入.全面剖析黄蓓佳成人题材小说的主题内容和美学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申利锋 《培训与研究》2010,27(4):1-3,17
毛姆的小说创作中存在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时代精神与科学思想,二是文学传统与审美理想,三是生活体验与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