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怎样繁殖(二)》,是在学生初步了解植物水分代谢、光合作用等知识的基础上,继植物的有性繁殖后,对植物的另一种繁殖方式——营养繁殖的学习。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植物的营养繁殖,初步掌握用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的某些技能。本课是一节比较典型的技能训练课,下面仅就这节课中关于地上茎繁殖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1.教材分析 "种子的萌发"是初中生物学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之前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从开花、传粉、受精到果实、种子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加深对对照实验中惟一变量的理解,进一步复习巩固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它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9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教材中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介绍其在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其中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江西教育》2016,(Z1):33-38
(2015年11月20日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第三章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处理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协商与调解第三节应急处置第四章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责任承担和损害赔偿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依法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保护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果树的嫁接》这节内容选自义务教材《劳技》农村版第六章第四节,是劳技课教学大纲要求的必选课之一。也是我们学校为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探索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确立的实验课题之一。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教材的地位、作用,依据教学大纲,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果树嫁接的目的,掌握果树嫁接的知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提高劳动素质。(3)德  相似文献   

6.
《植物的生殖》是苏科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0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中的第一节。植物的种类有很多,在自然界中比较常见的是绿色开花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过程,包括开花、传粉、受精和形成果实等内容,学生对此已有了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七章第六节内容。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对学生而言非常熟悉,但往往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意义,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在教学设计中,以"激发——冲突——顺应(或同化)——  相似文献   

8.
新教材课本中以矩形框突出安排了大量“讨论” ,这与旧教材有显著的不同。旧教材 (必修本·第一册·95版 )也有“讨论” ,但在六章共 31节中只有 5项 ,而新教材 (试验修订本 必修第一册 )在七章共2 5节中却有“讨论”34项 4 3条。它们分布如下 :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第二章碱金属第三章物质的量第四章卤 素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六章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第七章硅和硅酸盐工业 1项(1条 )3项(6条 )3项(5条 )4项(7条 )2项(2条 )11项(13条 )5项(7条 )3项(3条 )  另外还有一个须经充分讨论方能完成…  相似文献   

9.
嫁接是初中生物课中营养繁殖部分的内容之一,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利用植物茎进行营养繁殖,了解嫁接的概念、原理和生产实践的意义,通过单独嫁接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营养繁殖的感性认识。永兴镇现有老龄荔枝林面积约5万多亩,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面积兴起对老龄荔枝林的改造和种植荔枝的热潮,荔枝嫁接技术广泛地被应用并为农民所乐意接受。我们结合当地的生产情况以荔枝嫁接技术为重点进行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此,我想通过荔枝嫁接技术理论和实验教学经历,谈一下体会。  相似文献   

10.
植物的营养繁殖营养繁殖,也称无性繁殖。它是利用植物的某些营养器官繁殖出新的个体。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常应用植物营养繁殖技术,对植物品种进行改良,或保存品种的优良特性等。目前在农、林、园艺和果树栽培等方面,人们常用的营养繁殖有扦插、压条和嫁接等。1.扦插扦...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它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9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教材中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介绍其在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其中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12.
关于课的说明: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三年级(九年级)第23章第4节——《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经历观察各种物体中存在的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正确掌握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3.
普通中学初中三年級本学期开始講授生理卫生下冊神經系統一章。这一章共分六节。第一节神經系統的概述第二节脊髓第三节 腦 第四节感觉器官第五节大腦皮层的机能——高級神經活动第六节神經系統的卫生神經系統是人体生理机能最复杂最主要部分,它之所以排在代謝和排泄之后,是在于作一总的概括,使学生深入地了解人体各器官系统之間的相互关系,使学生了解人是怎样适应外界环境,怎样使自己本身和外界生活条件达到高度的平衡。神經系統是学生比較难懂的一章,也是教师比較难教的一章。要解决这个問題可借助于实驗,因为实  相似文献   

14.
《经济法概论》是经济类专业 (含注册视听生 )的选修课 ,由内蒙古电大统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该课程、组织好期末复习 ,并在期末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 ,教研室在委托责任教师编写单元练习题的基础上 ,又对该课程的重点、难点及期末考试的一些要求作一说明。一、重点章节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中的一、二节 ;第三章企业法律制度中的第二、第五节 ;第四章外资投资企业法 ;第五章公司法 ;第六章合同法 ;第八章工业产权法 ;第十一章金融法 ;第十四章经济仲裁与经济司法。二、难点章节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中的第二节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中的…  相似文献   

15.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七章第六节内容。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对学生而言非常熟悉,但往往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意义,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在教学设计中,以“激发——冲突——顺应(或同化)——建构”为基本模式。在上课之前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播放大约2分钟的与摩擦力有关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上课时再辅以生动形象的影视剪辑画面引入课堂,诱导学生主动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汪秀玲 《考试周刊》2010,(2):182-183
中学生物学教材曾多次讲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如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提到胚芽鞘,第四章第一节中“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如何区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呢?教材中并没有涉及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7.
<正>1 背景介绍笔者近期观摩学习了一节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完全平方公式"第一课时.执教者在教学时采用"三段六环":预学阶段(自学)、助学阶段(导学、伴学、展示)、固学阶段(测评、展示).下面以这节课为例,谈谈采用"三段六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动性,如何把学生"卷"入到教学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的.2 实施环节基于"完全平方公式"的课例,在此主要讨论"三段六环"教学法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如何运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建模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观察世界的基本途径.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结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苏科版八(上)第六章第四节"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感悟建模提供了很好的载体.笔者以中考中一道关于行程问题的一次函数图象信息题为蓝本,在理解教材用意,理解学生困难,理解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对这节课进行了重新设计.一、原题呈现题目 "低碳  相似文献   

19.
郭芳 《内蒙古教育》2005,(1):21-22,27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字母表示数》第六节  相似文献   

20.
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第三节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第四节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第五节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第七节明、清时期的文化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