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三农”政策利国利民,“三农”宣传必须做好。我们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农村专题节目已有5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体会概括一句话就是要以爱农、近农、为农的精神,全身心做好对农节目。我们台现有两档农村专题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和《科技助农》热线咨询直播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历史最久,是我们台传统的品牌节目,在周边许多省份,甚至东北,西北地区都有听众。《科技助农》热线直播节目则是新世纪紧扣“三农”开办的一档新节目。从听众热情洋溢的来信和电话.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两个节目的喜欢程度。如江西彭泽县一位  相似文献   

2.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个历史赋予的对农电视宣传重大发展机遇面前,全国的对农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许多卫视台、市级台乃至县级台都纷纷开办了新的对农节目。所有这些对农节目发展的破竹之势,无疑表明对农电视节目的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3.
如何办好农业科技节目,特别是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节目,这是对农电视节目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这类节目农民过去不太喜欢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由于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节目的传播内容与农村观众的需求错位。一些对农栏目的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节目缺少“农味”.广大农民朋友看节目时“欲知”、“应知”的内容或者说目前农时农民非常想了解的具体的实用技术,在我们的电视节目中很少看到。  相似文献   

4.
目前,电视台专门制作的对农节目,农民们并没有表现出人们所期望的那种热情,相反,却时常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冷漠。本文从对农节目的现实取向和对农节目的叙事策略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缩短对农节目与农民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胡瑞庭、严萍英、斯民娅在《以“三农”新需求为指向推进对农节目转型升级》一文中分析了浙江省广播电视对农节目供需现状,认为:1、经费困难是欠发达地区县台开办电视对农节目的最大难题,2、县级台有限的自办节目能力限制了对农节目数量的增加,3、必要的扶持与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缺乏限制了各级台办好对农节目的积极性,4、采编人员知识结构和工作作风的现状影响了对农节目的贴近性与可听可视性,  相似文献   

6.
连续七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把“三农”问题摆在重要位置,足见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民需要专业的对农节目,要求对农节目应具有及时、实用和极强的指导性。所以,作为对农节目的主持人也必须掌握全面的农业知识,需要了解农业的前沿信息,懂得行业术语,识时令,知节气等,这样才能保证节目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相似文献   

7.
詹雯 《中国广播》2005,(8):74-75
一、半个世纪以来,对农节目是甘肃台长盛不衰的重点节目甘肃台的对农节目创办于1951年9月。在五十多年的甘肃广播历史上,许多节目不断地被创办,又随着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被调整或取消,而对农节目是各档专题节目中历史最长的一个节目。这期间节目名称用过《农民广播》、《农村广播》、《农村天地》等等,2001年更名为《金色田野》。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技传播存在一个怪圈:对农节目数量少饱受学界诟病,不少学者建议增加对农节目;可是央视精心编播的对农节目却遭冷遇.有学者曾做过调查,对CCTV -7两档专门为农民编播的经济类节目“金土地”和“致富经”,27.8%的农民观众对此“一无所知”,34.6%的观众“漠视其存在”,12%以上的观众明确表示“不喜欢”,对它持“肯定和赞扬态度”的不到两成;①笔者2012年1月至3月对重庆市南川区、涪陵区等地农民随机抽样调查,对“您是否收看过央视七套的《农广天地》《致富经》”,39.7%的农民表示“没看过”,29.3%的农民“偶尔碰到了看看”,21.4%“有时收看”,“经常收看”占8.9%,0.8%未选.以央视干练的团队精心编播的农技节目在农村遇冷,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9.
王岩  赵燚 《记者摇篮》2006,(5):10-12
《今日黑土地》节目小传:该节目是辽宁电台新闻台惟一的对农宣传节目。《今日黑土地》节目组多次获得国家及省级奖项。省十佳社教栏目局台名牌节目。节目主持人王岩、石江多次获得全国广播播音主持一等奖。王岩曾获“全国百佳主持人”称号。2005年辽宁电台举办的‘听众最喜爱的十佳栏目、十佳主持人评选’活动中,《今日黑土地》节目及主持人王岩双双荣获十佳殊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广播对农节目应该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强服务功能,为广大农村听众提供更多、更好、更贴身的服务。作为辽宁省级电台惟一的一档对农广播节目,辽宁人民广播…  相似文献   

10.
现在不少地方的对农广播基本处于一种不良境地:领导不重视,节目被放置在可有可无的播出时段;办节目人员力量不足,有本事的“人往高处走”;农村节目收听的人少,对农广播节目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在这种情况下.对农广播节目大多处于一种“填空”状态。  相似文献   

11.
徐志隆 《新闻窗》2010,(2):120-120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对国家政策、致富信息、市场行情和科技知识等需求日益强烈。由于电视节目声画结合、通俗易懂的特殊性,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看电视获取各类信息,看电视也成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尤其是最贴近农民的县级电视台对农节目,对服务“三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因为县级电视台对农节目起步较晚,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农节目较少,节目时间安排没有贴近农民生产实际,缺少“农味”。  相似文献   

12.
关注“三农”,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在农村最前沿的县级电视台,更要把镜头对准“三农”,办好对农节目,这也是我们服务“三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对媒体议程设置提出了全新的报道思路、报道模式、报道视角、报道要求,形成了崭新的媒体语言社会环境。以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报道为例,目前,媒体针对农业宣传报道这一资源,一改过去对农传播、对农节目、对农宣传的理念.转换为“为农传播”新思路。“对农“与“为农”仅一字之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农电视自办节目在地市级广电媒体还不是很多,有的虽已开办栏目,但也似乎只是个“搭配”的角色。就整体现状而言,可谓令人堪忧。主要体现在对农电视自办节目偏少,甚至“荒漠化”现象突出。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广电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农节目往往与农民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新时期下的对农节目不仅可以让人了解新时代下的“农文化”,还可以让农民学习到很多的新时期农知识,以及获得有关农民发展进步的信息资源。由于农民获取有效信息的途径一般都来源于电视,要想为农民的生活带来科学的便利与支持。新时期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与发展,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只有使新时期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发展起到显著的效果,才可以得到长期高效的发展。本文为探索这一显著效果,针对新时期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发展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6.
唐霜蕾  赵云雁 《新闻世界》2013,(10):185-186
国家对“三农”建设的重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信息需求的提高,使对农节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区域性电视媒体作为对农宣传的一线,在新时期迫切需要转变理念、改进方法。荆州电视台《垄上行》的成功为区域性电视媒体对农节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本文旨在分析《垄上行》的发展之道,以助力区域性对农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县级广播电台处在对农宣传的最前沿,是县域对农宣传的主阵地,做好对农节目,加强对农广播是形势所需、职责所在。对县级广播电台来说,加强对农广播不仅要在思想上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更要抓好节目的策划、采编、播出等各个环节.打造精品对农栏目.提升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8.
郝丽萍 《中国广播》2005,(11):75-76
2005年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农村服务年”。作为对农宣传的主阵地和排头兵,县级广播电台在服务农民群众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更具优势。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常熟电台,今年进一步强化了对农服务理念,提出农村节目要:“走进农业龙头企业,走进种养殖大户,走进农业生产基地,为农业发展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为增产增效服务。”加大了对农节目的组织策划,在县级台广播加强对农节目的服务性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走转改”活动实施以来,一直是媒体业界讨论的重点话题,也是媒体从业人员践行的重要内容。本文尝试如何在实践中思考对农电视节日的“走转改”问题,探讨对农节目在创作实践中如何通过建构有感染力的传播场、撷取有亲和力的乡土艺术语言以及寻求有吸引力的创作手法等,以增强对农节目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以及公信力,并对新农村建设宣传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视是农民获取外界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对农科技致富节目正面临着全新的社会需求与发展契机。河北省社科院课题组通过对河北省农民受众与广电系统的问卷调查发现,广电对农节目要真正服务“三秘”,必须进一步树立公益频率频道、公益节目的理念,只有在政府支持、媒体合作、评价标准、“走转改”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三农服务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