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证河南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和率先崛起,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教育规律发展高等教育;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做到规模扩大、质量提高,定位科学、特色突出;坚持跨越式发展战略,实现整体提高与重点突破、扩大办学规模与提高办学层次的统一,不断进行高等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2009年9月通过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要优先发展教育、繁荣文化体育事业等八项举措,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河南作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和中部重要省份,当前正在大力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因此优先发展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中原崛起,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就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充分发挥地方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技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与作用,为中原崛起提供坚实的知识、技术、人才等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回归20年来,澳门高等教育的规模与结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回顾澳门高等教育的变化历程,可以发现澳门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办学空间、师资水平、课程门类和办学结构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与此同时,也呈现出外地招生规模受限、本地生源流失严重、课程结构失衡、整体质量水平偏低等问题。在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澳门高等教育还需通过拓宽招生来源与结构、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打造高等教育学科特色、促进课程结构多元化发展,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效益,破除传统思想制度壁垒、完善高教相关制度机制等途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给中部六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选择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为对象,通过对中部六省高等教育规模与投入质量两方面的实证研究,指出河南与中部其他五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所在,旨在分析其原因,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十五"以来,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办学规模不大,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突出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今后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蓬勃,成就辉煌。高校数、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和毛入学率等增长显著,举世瞩目。作为皖西南后发城市,池州要在中部崛起的机遇中奋力赶超快速崛起,池州的高等教育在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大“提速”后,面对高等教育区域不均衡分布与发展的状况,必须及时促成专升本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7.
实现学校科学发展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航空工业的振兴,劳动者素质和人才结构也必将发生重大变化,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学校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抓住机遇,找准位置,实现学校较快发展。一、以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为契机,加快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高等教育发展取决于社会的需要。准确定位,培养适应时代和市场经济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既是一所高校赢得生存发展主动权的根本前提,也是我院多年来努力追求的目标。因此,我院在办学实践中一方面适时调…  相似文献   

8.
湖南的"四化两型"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成为中部崛起战略发展的典型。如何借用"四化两型"建设的东风,深化湖南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将湖南从人口大省转变成人力资源大省,有力支撑湖南"四化两型"建设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笔者认为深刻理解大学精神是湖南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思想积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理想境界是高等学校依据高等教育法依法办学、政府依据法律实施监管、社会依据法律维护高等教育环境;湖南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当以追求大学精神、依法独立办学、逐步实施为宜。  相似文献   

9.
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特点及战略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高校师资水平、经费、办学效益等的比较,可以得知:三大区域间的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非均衡性,而且与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也存在着非均衡性.而适应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区域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学城高等教育模式在我国迅速崛起,整合资源优势是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郑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资源现状和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推动郑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