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教育信息》2012,(1):79-80
2011年12月14日,2011“中欧青年交流年”活动在京闭幕。“中欧青年交流年”中方组委会成员单位、欧盟驻华使团、欧盟成员国驻华使团、中欧青年组织和媒体代表等100多人出席招待会。“中欧青年交流年”中方组委会秘书长、全国青联副主席卢雍政在北京表示,“中欧青年交流年”活动的成功举办,得到了中欧青年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增进了中欧青年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扩大了中欧机构和青年组织之间的共识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杨恕 《神州学人》2000,(4):11-12
中央宣布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实施,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以甘肃为基地的留法学者参加西部建设活动从1997年8月正式开始以来,已经两年半了,到目前,所有项目进展顺利,个别为期两年的项目已经结项。从已经取得的成果看,一些项目对当地经济和科技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由孙宝启、李绍华博士等留法学者和甘肃省农科院科技人员合作的“调整陇南小麦条锈病易变区种植结构,治理我国小麦重大病害”项目已取得重大进展,大面积推广之后,将取得极好的效益。 按计划,除两个重大项目外,其余50多个项目都将在…  相似文献   

3.
积极开展“春晖计划”项目教育部1996年开始实施的“春晖计划”,得到了广大在外留学人员的热烈反应,为西部地区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并与他们进行交流、合作构建了新的重要平台。1999年,教育部组织了第一批在外留学人员赴云南开展交流、合作活动。2003年,又组织了留英学者团25人到云南与昆明地区进行了人才培养、教育合作的交流。2005年11月,为支持云南花卉产业的提升和快速发展,教育部又组织专家团到云南进行项目合作与交流。在实施“春晖计划”项目过程中,云南省不断地开拓思路,总结经验,使“春晖计划”不仅在科技、教育方面与留学人员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临近2005年岁末,“中欧高等教育合作政策论坛”、“中非教育部长论坛”、“第五届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中澳跨国教育质量保障与管理研讨会”等一系列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依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曹国兴的话说,2005年,中国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事业可以说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主要表现在中国与欧盟、与非洲、与亚洲等地区搭建了全新的地区性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并在“强强合作”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新的突破和进展。曹国兴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是中欧建交30周年,中欧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活跃的时期,双方在政治…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4月25日,由中国教育部和欧盟委员会教文总司主办的中欧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第一次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弗拉吉艺术中心举办。作为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框架下重要的后续活动之一,本次会议除开幕式外,还涵盖了中欧大学校长对话、中欧高等教育合作展、中欧调优联合研究项目实施工作研讨会以及中欧高等教育政策对话四个模块,中欧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由此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6.
2013年4月2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欧盟委员会教文总司主办的"中欧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第一次会议"在比利时举办。作为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框架下重要的后续活动之一,本次会议除开幕式外,还包括中欧大学校长对话、中欧高等教育合作展、中欧调优联合研究项目实施工作研讨会以及中欧高等教育政策对话四个模块。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代表中方负责承办中欧大学校长对话活动,欧洲大学协会(EUA)和欧洲学术合作协会(ACA)代表欧方负责协办。中欧双方共有18位校长、副校长、主管国际合作与交流事务负责人以及欧盟官员作为受邀嘉宾分别就不同主题进行了发言。本期刊登比利时荷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副校长简·科尼利斯在大学校长对话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7.
据世界未来学会的一些著名科学家、学者设想,在21世纪20年代初,人类可能在世界上兴建10大 工程。这10大工程是: 1.建造现代“丝绸之路”。铺设一条连接中国和中欧的高速公路,以加强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欧亚大陆的经济科技的发展。 2.对西藏高原进行水利改造。从喜马拉雅山下  相似文献   

8.
留学新闻     
《神州学人》2003,(2):31-32
李岚清会见海内外科学家代表日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中南海会见了参加“中国科技发展新世纪论坛”的海内外科学家代表。他对海外学者回国参加论坛活动表示欢迎,对他们为振兴我国科技事业而积极建言、献计献策表示感谢,希望有关部门认真听取专家、学者们的意见,进一步改进工作,加快我国科技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会见中,美国纽约科技大学校长张钟浚、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田刚、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员丁抗、清华大学教授孙家广就加快中国科技发展等问题发了言。“中国科技发展新世纪论坛”由科技部主…  相似文献   

9.
论点选辑     
我国国际科技合作将实现“五大转变”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在11月30日全国科技外事工作会议上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国际科技合作将实现五个方面的重大转变。一是在战略目标上,要从一般性国际科技合作,向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南、以需求为导向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转变。增强对外合作的针对性和服务国家战略的有效性。二是在合作方式上,要从注重项目合作向整体推进“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战略转变。实现国家、部门、地方、企业等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人才、资本、枝术等创新要素的高效集成,实现国际科技合作与区域创新体系乃至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衔接。三是在合作内容上,要从一般的技术引进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转变。统  相似文献   

10.
【热点综述】2009年1月27日至2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展开了主题为“信心”的欧洲之行,出访了瑞士、德国、西班牙、英国和欧盟总部,并出席了达沃斯论坛2009年年会。此次访问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肆虐、中国发展受到影响、中欧关系历经波折的背景下进行的。温总理的访问展示了中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心,增强了国际社会团结协作、共克时艰、促进世界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坚定了中欧加强互利合作、共同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信心。一周的访问,温总理日程紧凑、活动密集,近60场活动,  相似文献   

11.
2013年4月2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欧盟委员会教文总司主办的中欧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第一次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中欧高教交流与合作平台"由此正式启动。来自中欧双方近70所高等院校的校长及代表约200人出席会议,并就如何进一步深化中欧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在本次会议的"中欧大学校长对话"环节,英国诺丁汉大学助理副校长罗杰.伍兹介绍了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发展模式,并对未来中欧高等教育合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2年4月18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和欧盟负责教育、文化、语言多样性及青年事务委员瓦西利乌共同主持了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一次会议。作为深化中欧合作关系的第三支柱,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的建立体现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化发展,其中,中欧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不久,中欧高等教育研究中心(EU-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ECHE)在比利时荷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成立。ECHC致力于中欧高等教育研究与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双方高等教育的研究项目,其中包括欧盟中国博士教育合作(EU-China DOC)项目。近日,为深入了解中欧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背景与主要活动,以及EU-China DOC项目的进展情况,本刊对中欧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畅教授进行了专访。朱畅教授是荷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VUB)在线学习与混合学习能力中心的主任,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认识。在访谈中,朱畅教授肯定了混合式学习的优势与良好的发展趋势,指出中欧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要顺应双方发展需求,建议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创新与加快国际化发展时适当借鉴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一体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由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和重庆逻辑学会主办,国际符号逻辑学会协办的逻辑、语言与计算国际会议暨第二届东亚逻辑、语言与计算学校于2012年8月25日至31日在西南大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是继2010年在中山大学举行的“中欧逻辑、语言与计算冬令学校”之后的第二届活动,旨在对逻辑、语言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开展研讨,促进跨学科、跨地区学术交流与合作,展示现代逻辑与数学、哲学、语言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内在联系,训练和培养青年学者,发现人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网络》2006,(1):37-39
1月12日,中国和欧盟签署了中欧先进网络高速互联以及相关应用合作协议。这是中欧继伽利略计划后,又一重要的科技合作项目,这标志着中欧之间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建设的合作全面启动。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与欧盟信息社会与传媒委员瑞汀女士代表中欧双方签署了这份联合声明。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是最大的发达国家联盟。从1998年到2003年,中欧关系实现了"三步跳",最终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从2003年到2018年,中国通过三个《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确立了中国对欧盟关系的宏观目标、原则,明确了中欧的合作领域和主要合作事项。以中欧关系的发展演变和三个《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为线索,可以发现中国对欧盟政策的目标日渐清晰,原则逐步明确,政策内容逐渐丰富,政策框架日渐完善。中国对欧盟政策制定需要全面而理性地认识中欧关系的定位和中欧关系的变化,还需要注意照顾欧方的合理关切,增信释疑,管控摩擦。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1月12日,中国和欧盟签署了中欧先进网络高速互联以及相关应用合作协议.这是中欧继伽利略计划后,又一重要的科技合作项目;这标志着中欧之间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建设的合作全面启动.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与欧盟信息社会与传媒委员瑞汀女士代表中欧双方签署了这份联合声明.  相似文献   

17.
第一届国际名中学校长论坛于2005年4月9日至11日在上海浦东召开。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欧盟中欧教育研究基金会主办,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和欧盟中欧教育研究基金会承办。在为期三天的论坛上,中外著名中学校长及国内教育专家围绕“中学教育改革和全球化影响”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现代学校制度与现代学校管理”、“提升学校实力,打造学校品牌”等分议题。本文即是对校长和学者主要观点的综合陈述。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1月12日,中国和欧盟签署了中欧先进网络高速互联以及相关应用合作协议.这是中欧继伽利略计划后,又一重要的科技合作项目;这标志着中欧之间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建设的合作全面启动.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与欧盟信息社会与传媒委员瑞汀女士代表中欧双方签署了这份联合声明.……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的中欧伙伴关系表现为从1998年以来,双方在经济、政治和其他领域的交往与合作增多,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巨大成果.经济上的互补、政治上分歧的减少、经济利益对政治关系的制约和战略上利益的一致及相互尊重是推动中欧关系发展的动力,也是中欧关系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但是,制约中欧关系发展的政治、军事、经济和其他方面的负面因素仍存.因此,今后中国应采取更多措施加强和深化与欧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推动中欧关系的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们认为,落实创造教育的关键是选择能真正体现“创造力开发面前无‘差生’,人人可以获得发展与成功”这个原则的实践活动。于是,我们以科技活动作为突破口,把“利用科技活动,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作为“创造力开发实验”的子课题,从1996年开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初步建立了学校主导、社会支持、家庭参与的合作机制和重参与、看发展、善鼓励、利竞争的多元化评价激励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启动“三、四、五工程”,构建校内保障机制。 搞好三项研究。即搞好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评价的研究。在活动内容的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