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晓芳  封采 《新闻世界》2014,(7):233-234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博和微信作为我国社交媒体的两个代表存在着许多差异。自媒体是依托社会化媒体应运而生的,自媒体在利用微博和微信这两种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时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以自媒体《罗辑思维》为例,着重研究微博与微信两种社会化媒体在营销方式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伴随数字技术的进步,以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逐渐活跃于学术期刊数字出版领域。作为传统的学术出版,只有积极地与社交媒体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应对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丰富学术出版的形式,谋求新的发展。本文以中国激光杂志社社交媒体服务架构为例,介绍了杂志社在微博官方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以探讨社交媒体在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中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社交媒体的特点和社交媒体下阅读特点的分析为基础,探讨了基于微博和微信这两种主流社交媒体开展阅读推广的现状,并针对微博阅读推广、微信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谭吕婧 《新闻世界》2014,(12):108-109
今年七夕前夕,乐百氏公司为其维生素饮料脉动推出了一款微信小游戏“撑回复状态,收获唇爱≠”,这款游戏形成了由微博话题引流至微信客户端再回到微博分享的传播链环,平衡了游戏的传播性和品牌的植入,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从该个案着手,试分析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如何互动传播以实现优势互补机制,并为其它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品牌传播的相关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李妍 《新闻世界》2013,(11):102-103
自媒体是伴随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出现后的热词。进入自媒体时代后,"人人皆记者""人人皆媒体"的说法更是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热潮,作为推动自媒体发展的一大动力——微博,有着非常广泛的受众群体,微博受众参与网络社交有着种种心理。  相似文献   

6.
夏婷婷  王红梅 《档案》2014,(12):57-59
社交媒体,也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社交媒体的出现扩大了档案的活动领域,扩展了人们接触档案的途径,推动了档案工作的发展,本文主要以微博档案为例来沦述社交媒体影响下的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革新,带动了博客、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产品的更新换代,其个人化、自主化特征使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颠覆式的改变。自媒体时代,以微信为代表的产品用户规模庞大,微信公共账号以其良好的用户体验,形成一个不一样的生态循环,成为目前颇受欢迎的社交分享平台之一。笔者以微信公众号"新华社"为例,通过对链式传播、社群效应、高效互动的口碑传播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微信公众号的口碑传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或对策。  相似文献   

8.
点对点、点对面的精准互动传播,使微信平台与受众之间的对话具有一种独特的隐蔽性,使得危机信息和舆情的传播在源头上难以过滤和识别,管控难度较大。本文以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机制为例,探讨社交自媒体在危机舆情产生与传播过程中的独特作用,继而探索社交自媒体危机舆情的有效管控路径。  相似文献   

9.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广播电台正经历从内容的生产、信息的传播,再到广播电台品牌形象的打造,广播与微博的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互动贯穿其中.广播和微博的良性互动需要传媒机构的思维转变和从业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张才刚 《青年记者》2017,(17):99-100
以微博、微信、网络视频等为主要形态的自媒体,因其私人性与个性化而被称为“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这种集分享、互动与社交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媒体,以其独特的内容生产模式改变了社会信息传播的传统格局,也为“内容创业”提供了契机.相关机构发布的《2016自媒体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微信公众平台账号数量超过2300万,每天新增认证数达到1万;自媒体融资项目69个,其中33个超过千万元.在“内容创业”大潮中,自媒体的商业价值凸显,内容变现成为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1.
微信自腾讯推出,发展势头迅猛,其开发的公众平台、朋友圈信息推送、多人群聊和移动定位等相关功能广为运用.微信公众平台以通讯、社交、营销三大功能为一体,立即成为继微博之后个体和企业追捧的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其中,以原创内容为主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独树一帜,信息传播包含文化、经济、政治、社会、民生等多个方面.通过它们的发展状况,并结合相关案例,解析其运营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彬 《新闻传播》2023,(6):50-52
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健康传播提供新的可能,微博作为自媒体主要入驻平台之一,已经成为专业人员从事健康传播的新渠道。文章从“互动仪式链”视角出发,以微博“V影响力榜”榜首健康医疗自媒体“许超医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微博自媒体健康传播的突破创新,并通过归纳健康医疗类自媒体进行健康传播的特点,为社交媒体时代健康传播策略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档案社交媒体作为宣传档案工作、传播档案知识、提升档案馆形象以及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其运营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从印象管理视角,对省级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账号运营状况进行调研,探讨当前档案社交媒体运营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明晰档案社交媒体功能定位、完善档案社交媒体信息服务、构建与用户交流互动的反馈机制和完善档案社交媒体运营机制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传媒形式也发生了改变,以微博、微信、QQ社交平台、今日头条为主的移动传媒成为社会信息、新闻资讯、视频节目传播的主要渠道,信息受众的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已经最大程度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以高度的信息交互性、新闻畅享性赢得用户的青睐。鉴于此,本文以"微信"为例,就微信公共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展开探讨,并提出具体的研究思路,供广大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调查问卷分析高校图书馆用户对社交媒体阅读推广的需求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微信是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交媒体,图书推荐是用户评价度最高的微信阅读推广类型,阅读服务是用户需求度最高的社交媒体阅读推广类型;用户的性别、学科背景和年级对需求存在显著影响。文章建议:建设以微信、微博为主的阅读推广平台,加强社交媒体阅读服务,积极开展推广活动,提供差异化的阅读推广服务,强化社交媒体平台的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16.
社交媒体是指以微博、微信、贴吧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它和一般的大众媒体不同的是,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有更大发言权、选择权,能够集成社群进行事件的讨论,从而形成小型的舆论场.基于社交媒体的用户阅读动力,可分为群体动力、需求动力、兴趣动力三部分.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源无处不在,随着社交媒体覆盖率的增长,以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两微一端"成为中国社交媒体领域的三大巨头.当事件发生后,网民多利用社交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瞬间引爆舆论场,形成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因此,研究社交媒体对热点新闻的舆论影响及其相应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自媒体(self-media),通俗而言就是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网络社区等。2004年,美国社交平台Facebook(脸书)的建立,被视为自媒体平台的开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传播的仪式观这个理论视角,主要以微博、微信为例,探讨自媒体传播对群体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媒体管家     
《新闻传播》2014,(3):5-6
<正>我国主流新闻媒体积极推进传播形态创新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体积极推进传播形态的创新,探索多媒体、全媒体传播,具体在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一是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进入社交网络领域,打造社会化媒体。目前新浪微博媒体帐号数超过1.7万个,百万粉丝以上的媒体微博超过200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外宣媒体还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境外社交媒体开通了官方账号。二是各级党报探索运用二维码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