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现阶段,高等学校学生体育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特别是在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传统的体育考试方法已不能适应高等学校学生体育考试的要求,需要有新的考试方法替代传统的体育考试方法.……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城乡中小学生体质状况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即抽取武汉市3439名城乡学生进行了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等几个方面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城乡对比研究,发现城市组和乡村组在体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对肥胖大学生心理、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肥胖大学生心理、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的综合调查发现肥胖大学生在各方面与正常学生或全国同年龄水平学生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提示肥胖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状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及分析法,对武术散打、跆拳道及泰拳在发展背景、技术特点、竞技规则、礼仪规范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三者在这几个主要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了武术散打本身的特点,但从另一角度也说明散打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因此,建议散打在保持自身优势特点的同时,要加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吸收跆拳道及泰拳在技术、规则、礼仪规范等方面的长处,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5.
对青海省西宁市8所小学的1150名男女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从对体育本身的认识、对体育课的认识、课外体育锻炼状况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西宁市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施行动中存在着较大差异,主体意识缺乏、懒惰心理,锻炼的项目相对单一、教材内容死板,场地器材等方面的因素,满足不了学生的体育需求。通过调查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改革、硬件设施改善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福建省高中体育骨干教师关于"学生发展观"所持的观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问卷的5个维度中反映出,关于学生的发展大部分教师不赞成遗传观,而在环境观、教育观、自然成长方面比较赞成,在知识获取方面则靠学生自身的努力.而对5个维度的统计分析中显示,不同教龄的体育骨干教师在教育观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旨在通过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信心不足的现象,探讨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16PF人格因素量表测试分析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自信心的影响,提出合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实验结果显示:锻炼前后学生在人际关系、焦虑、兴奋性、忧虑性、独立性方面有极显著性差异;在抑郁、恐惧、乐群性、敏感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适应与焦虑型、内向与外向型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分层次教学”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同一教学班里,由于主观、客观、先天、后天的影响,学生在个性、兴趣、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只强调动作统一,秩序规范,却忽视了这种差异的存在,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以提高和进步,从而  相似文献   

9.
<正>一、学生个别差异的现状及分析与体育学习有关的个体差异可分为可变差异和不变差异。"可变差异"是指表现为学生在知识储备、学习策略、态度以及体育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习得的,是可  相似文献   

10.
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兴趣和爱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加之提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背景,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老师们习惯于有目的地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各尽所能,发挥自己的特长,相互帮助,相互指导,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现实表明,学生在接受了长达若干年体育教育之后,能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坚持终身体育自主性行为方式者并不多见.并以此为研究目的,并得出如下结论:1)男、女生性别,在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方面存在着极其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是由生物学特征所决定的,而并非是同样好的运动环境和教育因素所能解决的差异存在;2)体育成绩差的学生在对体育锻炼的喜好程度上有着非常显见的因果关系;3)教师在教学手段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和习惯的关系问题上约有47.8%的教师持有低认可,这无疑是影响教师教学行为投入不足的一个教育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就像我们的学生也一样,他们都是有自己个性的独立个体。在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性别、年龄、身高、体质、体能、感知觉、以及种族等方面的差异;在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智力类型、兴趣、爱好、动机、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差异。在体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利用好这个差异资源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为建设高效体育课堂服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大连海事大学和日本九州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运动、饮食、休闲等方面对两国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对中日两国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健康状况方面,中日两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差异显著,而身体健康和社会健康方面没有差异;在生活习惯方面,饮食习惯和休闲习惯有差异,而运动习惯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对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来说,有诸多因素会对其产生严重的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学习动机、观念以及策略等等.尤其是在英语的网络学习中,这些影响因素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英语的网络自主学习中,存在着很多差异,其中包括学生之间、学习观念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各种差异度会影响学习效果.本文主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体质测定法和田野调查法,通过对汉族和彝族大学生体质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彝族和汉族大学生在身体形态和机能等方面存在差异.汉族男大学生的身高显著性优于彝族男大学生,彝族男大学生在哈佛台阶指数、立定跳远等指标优于汉族男大学生,而体重、肺活量、握力等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彝族与汉族女大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指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内地西藏班学生的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内地西藏班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等指标整体生长发育良好,健康指标不容乐观.与学校汉族学生比较,速度和下肢爆发力素质低于学校汉族学生,力量耐力和耐力素质略高于汉族学生,柔韧素质无明显差异;与全国藏族学生比较,速度、耐力、下肢爆发力素质均高于全国藏族平均水平,而力量、柔韧素质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药理学是医药专业学生的重要必修科目.本文从中职、大专和本科三个学历的医药专业学生在层次、教材、接受能力、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差异比较入手,分析三种学历学生异同,进一步探讨区别产生原因,提出对不同级别学生授课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因材施教的策略,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华南、华北地区大学生体质状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是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了解掌握学生当前体质状况,可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也是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继1985年和1991年两次大规模的全国体质调研之后,1995年国家教委又组织进行了第三次全国学生体质普查工作,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在气候环境、文化传统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体育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编等方面均有其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有差异的,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体育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自身的言行来教育,影响学生、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素质,有以下六个方面。 1.兴趣方面 教师对体育工作的兴趣,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体育教师在兴趣方面应  相似文献   

20.
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高考成绩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理统计和"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试"等方法,对3组不同高考成绩的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考分学生组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存在差异.考分中等的男生和考分较高的女生身体素质比较好,其个性心理特征为较自信、情绪稳定.考分较差的学生组其身体素质也较差,具有自信心差、情绪不稳定特征者较多.提示社会、学校和家庭在青少年成长中,应注重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