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周漫 《新闻前哨》2004,(3):51-51
广播文艺节目制作是编辑与录音复制技术人员合作完成的。节目制作对于节目质量关系极大。文艺节目制作包括录音、复制(即合成)两大部分,编辑在此过程中起着导演、指挥作用。 一、录音 录音中编辑既然担负一定程度上的“导演”工作,就要遵照导演的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2.
《七剑》一出。恶评如潮。而少有人知道的。在8月下旬登陆中国的由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世界大战》也被人评为“非常失望”,两大重量级导演在这个夏天。同时遭遇滑铁卢,这绝不是巧合,其中实在“别有深意”。  相似文献   

3.
电视导演的职责就是要调动一切艺术和技术手段,根据编剧的创作思想和所提供的文学形象,采用自己的创作风格,将这些思想和文学形象转化为屏幕形象,其具体工作包括编排分镜头剧本和指挥摄录两大任务.一部好的电视片的完成,导演的修养程度如何举足轻重,在此所说的修养主要是指导演在思想、意识作风和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  相似文献   

4.
蒋波 《视听纵横》2005,(5):48-49
在我国,广播电视界比较重观编辑和导演工作,对导播工作的研究却很不够。本欲凭借笔多年的导播经验,来探讨导播在广播电视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借此突出广播电视本身独有的特性,同时向相关的研究领域拓展。  相似文献   

5.
张俊才 《新闻界》2001,(2):21-22
影视艺剧目的制作离不开导和演,高度的主题指向以及完美的艺术形式追求,必然要示以导制演或导演互动,导和演的高度配合,才能确保虚构艺术舞台化的艺术品质,新闻活运是以传递信息为要务的工作,它同样离不开记与采访对象的有效配合,但是,新闻是以 实为生命的,新闻工作在采集制作和传播新闻为生命的,新闻工作在采集制作和传播新闻的过程中,是忌导工作在采集制作和传播新闻的过程中,是忌导讳演的,导和演只能出新闻“赝品”,导演新闻是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满城尽带黄金甲》在12月中旬上映,是今年中国电影“大片之战”的收官之作。因为《英雄》和《十面埋伏》而毁誉参半的张艺谋导演,在《夜宴》和《墨攻》两部同类型电影抢先上映之后,第三度祭起“古装动作大片”的不二法宝,希望能在群雄并起的今日,扛住中国首席商业兼艺术导演的至尊大位。  相似文献   

7.
导演对待演员的态度因人而异。我记得著名电影大师曾说过:“对一个导演来说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对另一个导演则是自食其果的倒行逆施。对每一个演员来说,情况也不尽相同。演员是一类群体中的个体,而不是一种类型,必须对他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才能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他最合适。所以,每一个导演与每一个演员之间的关系也不相同。导演有责任发展这种关系,使演员的表演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周刊》2004,(8):26-27
我们这些导演,电话特别多,我们一般怕两种电话,一个是怕想当演员的人来电话,一个是怕记者的采访电话,因为记者的采访登出后常常会变形。  相似文献   

9.
电视文艺导演的素质与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文艺是一门综合性的电视艺术。电视文艺导演作为独立的个体,是电视文艺作品创作的核心。一般来讲,艺术创作是个体来进行的,而作为电视文艺导演,在强调个性化的同时,更多的是要通过摄制组集体的创作活动来实现和完成导演的设想以及追求。所以,电视导演的工作难度绝不是局限在单纯的艺术创作上,而是多方面的。这也就为电视文艺导演提出了许多要求。下面笔者就电视文艺导演应该具备的几方面素质和工作中的注意事项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导 演对待演 员的态度因人而异。 我记得著名电影大师曾说 过:“对一个导演来说是行之有效 的策略,对另一个导演则是自食其果的倒 行逆施。对每一个演员来说,情况也不尽相同。演 员是一类群体中的个体,而不是一种类型,必须对他进行 其体的分析、研究,才能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他最合 适。所以,每一个导演与每一个演员之间的关系也不相同。 导演有责任发展这种关系,使演员的表演达到尽善尽美的境 地。” 虽然导演和演员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基本因 素始终不变,那就是导演要把演员作为一个个人来关心。不 能把他们当成演戏…  相似文献   

11.
新闻必须真实,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电视新闻(含专题报道)自然不予例外。我们可以说,新闻是拒绝导演的。然而,我们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实际工作中,导演的影子无处不在。当然,这里的导演比戏剧导演要隐蔽得多。比如采访时,记者指点采访对象要如何如何做,怎样怎样谈等等,这是记者在充当导演角色;采访对象为了形象光面些,在言谈举止及服饰上刻意追求,这是采访对象自己导演自己;至于旁人导演记者该怎么拍,采访对象该怎么表演,更是屡有所见。  相似文献   

12.
美姐     
余人 《报林求索》2012,(9):102-103
<正>匪夷所思的重口味爱情喜剧《美姐》,郝杰导演作品,这个被媒体誉为80后鬼才导演的郝杰,带着《美姐》参加2012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从60几部中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拿下大奖(中国导演电影仅两部获奖):而郝杰还在两年前拿下了东京Fimax国际电影  相似文献   

13.
据说,电影导演在影片拍摄之前,一般都要搞个“导演阐述”,对这部电影大体要拍成个什么样儿、怎样拍成理想中的那个样儿等诸多问题,加以阐释和说明,让整个剧组明白导演的意图,让每个演职人员心里都有个数。  相似文献   

14.
李路 《传媒观察》2007,(6):48-49
诚如《2007年中国影视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所写,影视业属于典型的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产业。这一观点所涵盖的元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全面的产业链条之概念,也定义了影视剧本身的艺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双重价值。而在影视剧产业链条中,其中尤为重要的两个元素便是导演与制片人,如用粗线条的描述,那便是:导演与制片人是决定影视剧成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围绕导演对文艺晚会整体风格的把握展开研究,在分析导演在文艺晚会中职责的基础上,结合文艺晚会不同环节的工作重点来探究导演应当采取的相关措施,通过明确文艺晚会框架和整体效果等方式,保障文艺晚会播出效果,打造特色化的文艺晚会风格。  相似文献   

16.
人们有一种误解.好像法国导演只拍艺术电影,其实,法国导演一向不排斥类型片。当年法国新浪潮主将特吕弗就很推崇希区柯克,也拍过不少类型片电影。《逃之夭夭》的导演继承了这一传统.拍出了一部颇有希区柯克风格的悬疑片。  相似文献   

17.
耿爱芹 《新闻世界》2012,(3):131-132
"南京大屠杀"作为电影的题材,仿佛永远不会过时。可能是其本身蕴含的苦难、悲壮、爱国,抑或是人性的东西息息相关的原因。《南京!南京!》与《金陵十三钗》是最近的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两部影片。笔者试从第六代导演与第五代导演的这两部影片,结合伽达默尔的历史与偏见的关系,就两部电影之影像语言、思想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对两部反映特定重大题材的影片,两位导演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  相似文献   

18.
时间停止在2007年7月30日。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和伯格曼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这一天离我们而去。这也许就是中国人口中的英雄所见略同。这两位处于同一时代并一直致力于提升电影独立性的导演,为电影争取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地位。可是,并非每个人都会对这两位导演所取得的成就或地位等量齐观——在上世纪60年代,对于两位导演地位孰高孰低的争论,在评论家或者电影爱好者中,似乎从来没有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需要大力发展剧场艺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成立国立戏剧学院(后改称中央戏剧学院),任命欧阳予倩为院长。欧阳予倩精心设计构建了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学体系,为提高文艺工作干部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决定聘请苏联专家教授表演和导演课程。  相似文献   

20.
电视综艺晚会导演的素质与职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导演是一门复杂而又特别的艺术,导演必须是具有多种才能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