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夫之有古诗、唐诗、明诗三部评选。三部评选是船山精心构思的著作,是深入了解其诗学思想的不可或缺的材料。三部评选的比重安排,显示出船山尊古抑唐的思想倾向。用选本表达独特的诗体观是船山特色。船山选本及相关评点与《古诗归》、《唐诗归》有明显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沈德潜是康乾盛世时期一位著名的评论家和诗人,他个人独特的经历与其创作的多部著作,形成了他复杂的诗学及其批评思想.沈德潜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四部独具特色的诗歌选本,这几部评选是沈德潜精心构思的著作.因此,以这四部评选中的序和凡例为主,来探析沈德潜的诗歌选本批评观,这是我们深入了解其诗学思想不可缺少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列朝诗集》与《明诗百卅名家集钞》都是大部头的明诗总集,通过对二书的比较可知,《明诗百卅名家集钞》的编辑乃是以《列朝诗集》为主要依据。此种渊源关系的发现,不仅可以展现《列朝诗集》在诗坛的影响力,而且可以考察清初至清前期诗学观念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明诗》篇的诗学理论主要通过大量命题的运用而表述出来,从构成形式的角度看,本篇诗学命题主要有单句式、双句式以及多句式三种类型。这些命题的内涵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对诗歌本体之阐释、诗歌创作规律之揭示及诗歌功用之论述。《明诗》篇诗学命题的提出主要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其思想根源是儒家经学。  相似文献   

5.
王船山《唐诗评选》并非完整本,由同治四年曾国藩金陵节署刻本的存目可知,原《唐诗评选》应为七卷。然而在后来的50年里,其中三卷亡佚了,所以到民国四年刘人熙船山学社本时,《唐诗评选》就变成了四卷。根据船山《古诗评选》、《明诗评选》的体例可知,所亡佚三卷应为"四言"、"五言绝"、"七言绝"。  相似文献   

6.
王士稹的《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中,论及明诗情况的竟占有十三首之多。这十三首对明诗议论的诗句不仅从细微处显示出王士稹独到的诗学眼光,更从宏大处看出他对整个明诗的看法。从对明诗的论述来看,王氏不仅推崇神韵风雅之诗风,还明确提出诗贵自然传神之旨,尤其是他“出入唐宋”的主张乃发前人之所未觉。作为清初的代表诗人,王士稹对明诗的眼光和议论以及他自身的诗学阐述也会深刻影响到清代中后期有关明诗的研究,这在诗论史上也具有独特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节号称为"岭南诗宗"(1),是民国初年重要的古典诗人之一,其《诗学》一书撰写体例、形式与传统"丛残小语"或语录体的诗话迥不相侔,前后体系完整,用以论述中国诗学流变,内含七小节,依时代排序,撮其精义,可归纳为"诗义"、"诗辞"、"诗用"、"诗史"开展诗学观点,究竟此四维度与《文心雕龙·明诗》关涉如何?盖《明诗》为中国最早阐发诗学重要理论之一,内含诗学渊源、流变、诗之效用、品评诗人、诠评时代风格等内容,而黄节《诗学》全书有四轴线,其中,"诗义"论诗之谲谏,"诗辞"论句式流衍变化,"诗用"论诗歌分期进化之运用,而"诗史"则总览历代诗歌之发展,揭示名家名作,标举风格。据以探论二者之关涉,冀能考察身处清末民初的黄节,如何援用《文心雕龙·明诗》篇作为潜在纹脉,开展宏阔中国诗歌史之论述,进而探查其论述意图。  相似文献   

8.
刘勰的诗学理论是以儒家为主,从《明诗》可以看出,在诗歌发生论、诗歌的功能观的等方面,有着对两汉文论的接受,同时也有一定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船山评点诗歌有其独特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观照。在他看来,诗歌的功能,在于“陶冶性倩”;诗歌的韵味,在于“象外有意”;诗歌的极致,在于“妙在自然”。在我国古代仅有小说评点、戏剧评点而唯独短缺比较系统的诗歌评点的情况下,船山的“三大”(《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诗歌评点弥足珍贵,期待着研究者去探骊得珠。  相似文献   

10.
刘勰的诗学理论是以儒家为主,从《明诗》可以看出,在诗歌发生论、诗歌的功能观的等方面,有着对两汉文论的接受,同时也有一定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心雕龙》中的《明诗》篇,主要论述诗歌的历史沿革,但其中些许微言大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质。本将从体流变、艺术创生与风格范式三个方面,探讨刘勰诗学中的“折衷”与“求通”思想以及自然为美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王夫之论诗 ,散见于《诗广传》、《楚辞通释》、《诗译》、《夕堂永日绪论》内外编、《南窗漫记》以及《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中 ,颇多精辟见解。王夫之诗论的价值不仅在于某一说法新颖独到 ,见解深刻 ,更可贵的是 ,这些说法之间是圆融贯通的 ,具有极为清晰的逻辑推进线索。这个逻辑过程 ,简单地说 ,就是从情到兴再到意 ,始终不脱离情却又是一个逐步具体而深入地把握诗歌艺术特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古诗评选》是王夫之重要的诗学著作,选诗评诗,极具特色。在选诗方面,不仅诗人数量和诗歌数量众多,而且呈现出极不平衡的状态,同时还收录了八位女诗人的诗作。《古诗评选》所选诗歌主要来自汉代及魏晋南北朝,这些诗歌承载了王夫之独特的诗学理想,其审美立场主要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和艺术特性同儒家诗教观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唐诗评选》作为王夫之诗体选评的代表作品之一,其选诗标准包括重情和贵平两个主要方面,其中,情主诗歌之本质特征,平主诗歌之表现方式,二者相互结合,是为《唐诗评选》的主要诗学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其对古体诗格外推崇,尤其表现在《古诗十九首》和汉魏六朝诗人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诗话的诗歌理论与诗歌美学的艺术宝库之中,王船山诗话乃是一颗玲珑透澈、璀璨夺目的艺术明珠。王船山的论诗之作,有《诗绎》一卷,《夕堂永日绪论·内篇》一卷及《南窗漫录》一卷。近人丁福保根据《谈艺珠丛》本,将前二书合编为一,易名曰《姜斋诗话》.凡二卷.收入《清诗话》丛书之中。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一年校刊本,即把《夕堂永日绪论》内、外二篇全部收入,又从《船山遗书》中补辑《南窗琐记》一卷,合而为三卷,卷一论说《诗经》,卷二评论历代诗歌,卷三记叙师友诗作,较丁氏本完备。然而,王夫之还有《古诗评选》、《唐诗评选》和《明诗评选》等,其  相似文献   

16.
金代诗人元好问,以其杰出的文学创作和独到的诗学观点,在金元之际的文坛上赢得"一代宗匠"和"北国诗人之翘楚"的美名。其诗学代表作《论诗三十首》集中而系统地表达了他倡导回归风雅,推崇雄健诗风,追求天然自成的诗学观点。是继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后,又一部以诗论诗的文学批评著作。此外,《论诗三十首》独特的艺术内蕴也是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姜夔除以词名世外,其诗又在南宋诗坛上独树一帜。在《白石道人诗说》中他集中阐述了自己的诗学主张,要求独创,重视学习,提出诗歌有四种高妙。其中精思、自悟是他比较独特的诗学观点,承继前代江西诗派的同时又促成了诗学理论的转变,成为贯通江西诗学与严羽《沧浪诗话》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青村遗稿》是后人整理金涓的《青村集》《湖西集》所题。从《青村遗稿》记载的诗歌及他人对金涓评价的序文可以发现,金涓的人生更纯粹,生活气息更浓郁,有推崇风雅之观的艺术追求,有表露清和之貌的诗学观点,有强调心性之本的理论主张。就《青村遗稿》中金涓诗学主张分析及思想追溯,既是其诗歌创作的概括,也是其师道精神的佐证。从而构建了自己的诗学体系,为元末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中国古代诗话的繁荣时期,诗人、学者多喜论诗,论述观点多见于诗话专著和笔记中,宋初学人创作诗话"以资闲谈",后期国家衰败,学人论诗聊以自慰。南宋末年俞文豹的《吹剑录》并非诗话专著,且俞文豹在中国古代诗学研究中的地位也不高,所以《吹剑录》并不被学界所重视。本文拟以《吹剑录》为研究对象,探究并梳理其诗学主张,发掘其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夫之的诗学观主要表现在《姜斋诗话》中,今人多有所论。事实上,夫之的诗学观点并不局限于此,我们在翻览他的其他著作,也常常披沙见金,见到与其诗学相关的材料。现从《说文广义》中检出数条,略作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