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西绘画艺术的冲撞与交汇。中国花鸟画开始向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而工笔花鸟画教学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新观念与现代意识促使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与方法上进行全面的改革,以寻求一条更有利于工笔花鸟面发展及人材培养的新途径,中国工笔花鸟画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有别于人物、山水画的一整套技巧、技法而自成体系.它是中国人“借物情以抒人情,借物理以寓人理”的最理想、最完美的创造物,是中国灿烂化的结晶。但自明清以来。由于封建“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呈现出极端的封闭性与保守性,继承多,发展少,而日趋颓废衰落之势,宋元曾有过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2.
“海上画派”是我国近代绘画史上一个重要流派。“海上画派”在继承传统绘画“扬州八怪”绘画思想的基础上,具有其独特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时代感。他们的画作既保持了中国画的一些传统特点,又以开放的胸怀融合着西方绘画,这些绘画的特点为后来中国的花鸟画如何包容并消化西方绘画的冲击而寻求的变革而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这些启示对于中国现代的水墨花鸟画创作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雪涛,是现代中国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大师,创作上主张“师法造化而抒己之情”,摆脱了明清花鸟画的僵化程式,创造了清新灵妙、雅俗共赏的鲜明风格,对我国小写意花鸟绘画做出了突出贡献.下面,是其有关花鸟画创作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花鸟画不是简单地对自然的摹仿,它浸透了中国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它超越了生命的空间,是画家的追“神”造“境”“寓物情以人情”的产物,是水墨翻化中极具表现力的活生生、寓灵气的画种。  相似文献   

5.
《河西学院学报》2019,(3):101-106
对于中国绘画来说,写意花鸟画在其中占据着极高的地位。在我国写意花鸟画艺术创造过程中,通过对自然现象和客观事物展开描写,并融合绘画创作手段,从而实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绘画为寄托来表现作者情感。基于此,从感性、理性两个方面阐述写意花鸟画创作中的情感体现,进而分析二者的融合形式与形态。  相似文献   

6.
唐宋绘画是中国绘画史的高峰,唐代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和自然野趣的审美风气造就大气恢弘的绘画成就;宋代内省法度的绘画思想,内敛含蓄的审美风气,形成了清丽雅致、工写相宜的艺术魅力。研究唐宋时期花鸟画可以推动现代花鸟画的创作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笔花鸟画,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推陈出新的成果,不论是在技法,还是在用笔中都有了明显的时代符号,在现代的工笔花鸟画创作中,本人简单的总结了自己在花鸟画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对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想法,不但对传统的工笔花鸟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还使自己在绘画创作中有了更好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花鸟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它浸透了深厚的人文精神,怡人性情,美化生活是它的终极目的,“借物言志”是它的表现手段,“递情”与“煽情”则是其创作目的和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中西绘画艺术的冲担与交汇,中国花鸟画开始向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而工笔花鸟画教学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新观念与现代意识但使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与方法上进行全面的改革.以寻求一条更有利于工笔花鸟画发展及人材培养的新途径,中国工笔花鸟画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有别于人物、山水画的一拉套技巧、技法而自成体系。它是q国人旧物情以抒人增,借物理以寓人理”的最理想、最完美的创造物,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但自明清以来,由于封建“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呈现出极端的封闭性与保守住…  相似文献   

10.
物态变化复习教学的改进邓宗禹⒇(西安公路交通大学附中710064)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热现象”中,“物态变化”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也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联系较为紧密.在对“物图1态变化”这一部分进行总结复习时,传统模...  相似文献   

11.
当代置身于花鸟画探索的人越来越多,全新的语言样式在中国画坛百花齐放,工笔花鸟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创作观念和语言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文章以花鸟画创作的意境为基点,从意境与意象造型、技法拓展、图式拓广等方面结合当今画坛较活跃的几位艺术家的作品,对花鸟画艺术在当代的转型与重构作了一系列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潘天寿先生在20 世纪初的激烈思想变革中,主张中西绘画拉开距离,汲传统文化之精华,用现代绘画的观念改造了中国传统花鸟画,强调艺术创作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文章对潘天寿花鸟画作品构图的立意、用笔、墨色、审美意蕴的现代性进行了探讨:其画作构思独特,构图生动,蕴动于静,造型形式多样,作品笔墨空灵,拙趣横生,他成功地实现了传统花鸟画构图审美范式的突破.今天对潘天寿先生花鸟画构图审美意蕴的现代性解读,更应继承其精神性,注重对其思想性的解读.对当今花鸟画的创作而言,更应超越传统图式的束缚,极力寻求拓展画面的表现新空间,使当代花鸟画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新形式.  相似文献   

13.
双勾写意花鸟画是近几年形成的新的写意花鸟画形式。而双勾技法自古有之,双勾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一直隐现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梳理与探究双勾写意花乌画发展的历史,有利于人们对“双勾写意”这一独特表现形式引起足够的认识和关注,从而促进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工笔花鸟画曾盛极一时,达到颠峰后,渐趋衰落,至本世纪八十年代,工笔花鸟画重新崛起,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对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现状分析的过程中来论其发展创造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5.
花鸟画作为绘画形式,比山水、人物出现早。它经历了宋、明、清、现当代等四个大的鼎盛发展时期。长安画派多擅花鸟,是花鸟画在现当代发展中的一个高峰。张施民师承“二蔡”和康师尧,但更重自己的创新和发展,他在花鸟画创作上有自己的不少特点,他是长安画派的第二代重要画家。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过程中,元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其间产生了许多具有重大成就的画家,张中便是其中一位突出代表。但绘画史并没有给予他足够的重视。本文即通过对张中画作与身世的深入探究,着力还原其在花鸟画史中的地位及对花鸟画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知白守黑”和“计白当黑”的手法是一种特有的、非常高明的艺术处理方法,其渊源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它以空白表达实体形象,以虚空塑造事物,增加了画面的韵律美,具有中国画所追求的“畅神”‘‘逸气”的空灵之感,从而构成了中国画所具有的独特的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绘画以自己独具的艺术形式,充满了无穷无尽的诗情画意;具有自然造化之精髓,又有情景交融之意境。创造意境,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高境界。然而,绘画的艺术意境就诞生于外师造化、心物交融、重神轻形、画尽意在的审美创造之中。  相似文献   

19.
宋人院体画的发展已臻中国绘画史的高峰,其中翎毛花卉作品繁多,亦为后世所推崇。其于“以形写神”一路登峰造极,“刻画”之极却也为人所诟病。笔者在对宋人院体花鸟画经过反复品读后,感受其“以技进乎道”的高妙,院画家惨淡经营后,赋予画作以空灵、至美的视觉遐想,品读其中与庄子艺术精神相合的巧妙况味。  相似文献   

20.
浅谈写意画     
本文大体描述了写意画形成、发展、繁荣的发展过程及其各个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点出了写意画以写意花鸟画为典型。从“线”这一中国画与书的联结体谈到“写意精神”。作为一种民族性的美学范畴,中国写意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强调气象与形式,由形到神,达到艺术画的完美统一。作者着重对花鸟画进行了分析,以王维、徐渭的画作特点对早期的花鸟笔墨形式和破墨技法进行了.探析,然后论至清代拟人化的花鸟、空灵流动的构图、个性化的抒发和近代上海画派的金石入画、形色交融等。表现了写意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精神和意外意、味外味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