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下这个题目,恐怕又让某些同仁不屑:档案馆危机?开什么玩笑!危机在哪里,在哪里呀?这让笔者想起几年前,中国电信界开会讨论中国电信的危机与挑战问题.会上竞无一人能说出境外竞争者是谁,挑战者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怕不怕     
《新闻世界》2008,(6):36-36
我怕吃饭。——早餐一杯牛奶,午餐盒饭凑合,一到下班就发愁,“去哪吃?和谁吃?吃什么?”几乎等同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三大哲学问题一样没有答案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媒体系列谈之七]重建和谐统一的"媒介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邵教授,您好!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原本是行而上的哲学命题.我们现在面对新闻媒体出现的很多问题和困惑,有时也不禁会反思"我是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用良知为住房民生呐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房价绑架了无数中国人的幸福。谁是高房价的真正推手?谁攫取了高房价的暴利?中国的房价未来两年的走向如何?从房地产市场看,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如何?公众为何因为住房问题承受着如此巨大的压力?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出路又在哪里?本书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选编自该书,看专业人士时寒冰如何解读高房价。  相似文献   

5.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哲学命题,对今天的军事新闻工作者来说,多想一想大有裨益。其实,“三问”归根到底是一个问题,搞清了我是谁,何去何从也就不难了然于心。在反对“四风”的过程中,对这个问题多些思考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哲学命题。要谈网络,就不太适合这般严肃了,尽管说认识“网络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也一样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们”是谁?“他们”是谁?“我们”如何共处于一国?又如何和“他们”共处于世界?当今国民认同的共识之底线在哪里?在求富变强?在意识形态?在晚清心态与儒家国教?——其实只在“民主加法治”。[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哲学中最经典的三个问题。我叫"二维码",我乘坐新媒体这班顺风车而来,却不知路在何方?这是蓬勃发展的新媒体所带来的疑问。一、二维码联姻湖北日报开创全媒体报道先河二维码实际应用于纸媒,主要使用其视频再现功能,使报纸变成一个掌上移动电视,读者只需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扫码,就能看到多媒体呈现的移动"报纸"视频,从而使平媒实现全媒体报道。湖北日报与二维码联姻则不到一年光景: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道首次以"二维码"的形式刊发在湖北日报上;  相似文献   

9.
录取通知书     
档案记录的是最真实的人生,这种真实也许你自己都不知道。“这是哪里?我是谁?”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我悲哀地发现,我的脑子一片空白。静静地站在镜子前,那个头上已经有了华发的女人,相信已经不再年轻,那么试问,一个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人,她对自己的过往一无所知,这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06,(41):6-6,8
看了《中国新闻周刊》的300期特别策划,我觉得非常震憾。我们是谁?我们要走向哪里?唐装、故宫、中医、中国节……这些体现中国精神的文化符号真的已经符号化了。在这些僵硬的文化符号后面,中华文明中很多庄重崇高的东西正在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温故     
平凡如笔者一般的普通人有时也会仰望星空,扪心自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也免不了要环顾四周,想想从前和往后,《温故》这样的读物似乎很能填补心里的一些空白,让人感到踏实,感到温暖。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1995,(5)
论记者的形象编者记者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说到这个问题,人们脑子里也许就会冒出个“无冕之王”来。好象也真是这样,记者想到哪里去,就到那里去;想采访谁,就采访谁。似乎什么人都不敢怠慢,俨然一个未加冕的君王。其实,这不过是西方新闻界自诩记者社会地位崇高的比喻...  相似文献   

13.
冰心走了,她走过了漫漫的百年之旅,苦苦地寻觅她那朝思暮想的精神家园。人们认识自身是一个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关心人类灵魂的哲人苏格拉底发出的“认识你自己”这一著名的醒世命题两千年后,莎士比亚依然排遣不开对人的认识迷们,他借李尔王之日呼喊着:“谁能告诉我:我是谁?”又过了五百年,法国的印象派画家高更的不朽之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个命题正是现代主义文艺的心境象征,也贯穿着人类对自身本质的种种认识的思考。冰心是五四以来“自觉意义”的儿童文学的先行者,但她却惊呼“我也不知道我是怎样…  相似文献   

14.
读书的乐趣你最喜爱什么?——书籍;你经常去哪里?——书店;你最大的兴趣是什么?——读书这是友人提出的问题和我的回答。真的,我这一辈子算是和书籍,特别是好书结下了不解之  相似文献   

15.
现在,最关心弗洛伊德的是谁?在美国.据说是宗教界,百老汇和好莱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同事说,孔祥芬就像一根永远上满了发条的指针,总是不愿停下来。马路,小巷,哪里脏、哪里臭,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  相似文献   

17.
孙光海 《网络传播》2006,(12):18-21
对地方新闻网站而言,走在前面的有两个巨人,一是综合性商业门户网站,二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在经营上,地方新闻网站无法与商业网站抗争;在新闻上,无法与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竞争。无论是人力、财力还是网站的影响力,都无法与前面这两大梯队的网站相提并论,由此也成了地方新闻网站一块抹不去的“心病”: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我们的定位是什么?地方新闻网站的社会公信力、市场影响力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8.
一个大家庭,一份家庭小报,在时代的起伏中最浮,沉浮的是人们难以割舍的那份亲情和心灵深处“从哪里来?”的那个追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朱丹  刘纲 《大观周刊》2006,(28):66-67
夏日的气温不断攀升,可是人的胃口一点点下降。每逢这个季节,一到吃饭的时候,总有不少朋友打电话来咨询该上哪里去吃饭?突然间发现,此时此刻,有着浓浓家乡情怀的滇味家常菜才是朋友们最喜爱、最能勾起食欲的菜肴。  相似文献   

20.
推动中国改革的记者刘建明是谁第一个揭露“四人帮”?是谁首先发现凤阳农民“大包干”而把它披露于世?是哪家报刊首先发表有关“商品经济”、“股份制”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些重大理论和消息?是哪个记者第一个为民请命、揭开为农民“打白条”的盖子?是哪个新闻媒介最先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