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的定义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研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其主要特征为:一、立足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反思性教学要组成研究小组,帮助教师发现教学问题,提出假说并通过实践检验假说,直至解决问题。反思性教学与仅凭个人经验反思的教学有所不同,其一,它是研究小组借助群体反思开展的研究活动,而经验性教学反思只是教师个体的行为。其二,它有实践检验过程,其反思既是内隐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2.
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研究与反思教学中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统一起来的过程。借助反思性教学,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学校如何借助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研究与反思教学中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统一起来的过程。借助反思性教学,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学校如何借助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摘     
反思性教学的定义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研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其主要特征为: 一、立足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反思性教学要组成研究小组(由教师、教学理论专家和教育管理者组成),帮助教师发现教学问题,提出假说并通过实践检验假说,直至解决问题。反思性教学与仅凭个人经验反思的教学有所不同。其一,它是研究小组借助群体反思开展的研究活动,而经验性教学反思只是教师个人行为。其二,它有实践检验过程,其反思既是内隐的思维活动,又是外界的实践行为,能确保结果得到检验并使反思  相似文献   

5.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eaching)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ing how toteach)’与‘学会学习(lear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面对新课程理念的挑战,教师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开展反思性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的反思性教学近来在我国受到较大的关注.其实反思性教学不只是强调使教师自己成长为学者型教师,更重要的是它把“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而缺少反思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还不能算学会学习,学会反思是学会学习的一个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一、反思性教学的涵义对于反思性教学的涵义,不同信念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有不同的理解。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这个定义揭示了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以两个“学会”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主要特征,通过反思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二、反思性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反思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反思性教学在世界各国得到蓬勃发展.熊川武教授是我国较早构建符合国内实际情况的反思性教学理论体系.他的《反思性教学》(1999)一书中把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方面的,教学目的方面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全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可见,教学反思具有重要意义,是教师通过自身努力从“教书匠”变为“专家学者型教师”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反思性教学的内涵及实施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思就是要使教师学会如何将自己的内隐理论归纳总结、外化和发展为显性理论。学者熊川武教授给反思性教学所下的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1earning how to teach)”与“学会学习(1earn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的反思性教学近来在我国受到较大的关注。其实反思性教学不只是强调使教师自己成长为学者型教师,更重要的是它把“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而缺少反思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还不能算学会学习,学会反思是学会学习的一个必要条件。一、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反思的主要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否反思自己的思路、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涉及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教师的教学、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学习习惯等,我们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剖析,以利于更好地在教学中调动学生主动反思。1.学生的数学观数学知…  相似文献   

1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熊川武教授对西方有关反思性教学的理论进行了解读 ,采撷众说之长 ,提出了反思性教学的定义 :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 ,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 ,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 ,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这个定义揭示了反思性教学的主要特征。1.立足教学实际创造性解决问题。按照行动研究的要求 ,反思性教学要组成研究小组 ,因而它应是一种群体的研究性活动 ,它是行动研究小组借助群体反思开展的研究活动。而且 ,这种反思性教学有实验或实践检验过…  相似文献   

12.
周一贯 《山东教育》2004,(13):21-22
所谓教学反思,通常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应当说,教学反思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不仅指反思课堂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3.
反思性教学是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将反思行为贯穿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实践、教学绩效的评估,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在英语教学中,反思性教学也有其科学性和适用性,既能改善教学效果,又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反思性思维理论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反思”来提高教育实践的合理性也受到了当今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反思性教育实践是以教学反思为落脚点。而反思性教学则是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要求学生“如何学习”统一起来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朱秀华 《小学生》2011,(2):42-43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是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它以教师和学生的“思”为核心,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并强调“思”与“练”的结合,通过补救性的训练来解决存在问题,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根据教师常规教学活动的内容及教学程序,反思性教学实践一般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周鑫 《小学生》2011,(4):4-5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是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它以教师和学生的“思”为核心,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并强调“恩”与“练”的结合,通过补救性的训练来解决存在问题,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根据教师常规教学活动的内容及教学程序,反思性教学实践一般有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背景 反思性教学被看作是“教师和实习教师收集教学资料,研究他们对教学的态度、信念、假设以及教学实践,并把获得的这些信息作为批判性反思的基础”(Richards &Lockhart,1996:1)。熊川武教授(1999)则把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与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反思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更强调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教学反思转变观念,改进教学策略。熊川武在《论反思性教学》中指出: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学主体(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反思性教学”即教师对教师“教”、对学生“学”的反思,是指教师以教学目的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学习效果为反思对象,进行主动探究,寻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监控,调动教学自主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反思性教学”是在《音乐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它以教师和学生的“思”为核心,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新课改能否顺利进行的最关键因素。在教改实践中,我们要面对各种挑战,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自觉地将改革目标和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在教育观念、专业能力及教学方法上有一个大的角色转变。其中,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素质和教学目的、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型教师的过程。我国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因此,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数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教学形势下,反思性教学应当成为每个数学教师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