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现代迷信心理颇为明显,尤其表现在迷信动机方面,其次为迷信信念;从迷信程度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迷信程度总体呈现中等偏低;从问卷的平均值来看,大学生在迷信动机问卷上的平均分最高,其次为迷信信念,最后为迷信行为。要正确看待大学生现代迷信心理,学校、家庭、社会都应予以关注,并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干预: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加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科学文化的教育,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教育;在心理学方面要完善心理咨询的服务,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科普工作;在社会学方面除了要优化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高校应从课堂、实践活动和文化活动中声东击西加强教育,家长也应以身作则,把握子女心理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2.
现代迷信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现代迷信的基本特征入手 ,揭示了现代迷信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心理机制和心理根源 ,并从心理科学的角度对抵制与消除现代迷信 ,维护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出了四点操作性的策略 :全面净化社会环境 ,减少“伪科学”的心理污染 ;丰富心理咨询形式 ,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服务 ;重视心理科普工作 ,完善大学生的心理修养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全员性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本从分析现代迷信的基本特征入手,揭示了现代迷信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心理机制和心理根源,并从心理科学的角度对抵制与消除现代迷信,维护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出了四点操作性的策略:全面净化社会环境,减少“伪科学”的心理污染;丰富心理咨询形式,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服务;重视心理科普工作,完善大学生的心理修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员性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有关大学生现代迷信现状的调查表明:与科学发展观相悖的封建迷信现象已经蔓延到了大学校园,有些已经严重影响着个别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甚至导致人生迷茫,出现心态失衡、理想失落、人格扭曲等现象,且有逐步走向封闭、偏执,背离科学、理性的趋势。针对大学生迷信思想形成的心理原因,结合大学生幼稚、迷茫的弱点以及现代迷信较强的干扰性,提出加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育学生明辨真伪科学,拒绝、抵制现代迷信;丰富心理咨询形式、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扮演主要角色,积极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大学生的发展,同时对完善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有重大意义。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引导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能为校园文化提供不竭动力,通过对校园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探索,可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关系和情绪、情感等方面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开设专门心理咨询机构,加强心理咨询师资队伍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通过...  相似文献   

7.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师资培训几方面;以"心理文化节"为纽带,以心理社团为抓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好大学生心理测量和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监控工作;增设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网络心理教育与引导中心、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或电话应急中心;培养沙盘游戏指导人员,充分利用心理沙盘室,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结合部分案例,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加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都有必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的育人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引入心理科学,借鉴心理方法,遵循大学生身心发育规律。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排解大学生的心理困扰,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能从中愉悦身心,经受锻炼;关心大学生的疾苦,帮助其提高抗挫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 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成因分析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红香 《教育探索》2008,(3):119-120
亚健康已经成为当今全球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是引起其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的对策有: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咨询;设立心理健康选修课;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等。  相似文献   

11.
略论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库,完善符合学生实际的辅导员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活动在高校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培育大学生人格、调适大学生心理、完成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功能.要全面认识和努力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逐渐形成校园文化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3.
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生活、学习和就业的压力,情感困惑和危机,交际困难等是大学生心理不和谐的原因。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可采取以下对策: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一支高效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和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咨询活动;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紧密结合等。  相似文献   

14.
只有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剖析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产生的原因,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倡导在高校中开展健康教育,建立有效的心理咨询、治疗和干预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才能避免或减少亚健康状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分析了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必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级网络体系,将心理健康知识纳入课程体系,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注重早期心理危机干预和早期治疗,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关注特殊人群等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只有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剖析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产生的原因,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倡导在高校中开展健康教育,建立有效的心理咨询、治疗和干预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才能避免或减少亚健康状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心理情景剧是融于高校校园文化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心理情景剧的基本理念与发展的研究,指出了心理情景剧在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应用,探析了心理情景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心理情景剧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困扰高等学校德育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问题、学习目标的模糊及被动性的学习压力导致的心理异常、自我意识引发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不和谐引起的困惑、恋爱问题处理不当带来的情感困扰、求职择业困难引起的心理焦虑等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以预防性和发展性为指导,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加强高校心理辅助工作力度,及时为学生解决面临的实际心理问题,寻求积极高效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0.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人际关系敏感、心理焦虑、抑郁、内向和不稳定、自卑以及心理负担过重等心理健康问题。其成因与经济贫困、文化落后、父母教养方式、校园文化环境等密切相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策略主要有:贫困观教育与人格教育相结合、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与改善社会环境相结合、提供经济资助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