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铸行“圣宋元宝”、“圣宋通宝”钱。通宝分为小平光背和小平型背“当伍”两种,居中国古钱珍品之列。笔者珍藏着一枚“圣宋通宝”钱,径24毫米,穿5.5毫米,厚1.5毫米,重4.2克。小平光背“圣宋通宝”在查阅过的钱谱里只发现三种版式。笔者所藏这枚钱,同《历代古钱图说》第95页1033号“圣宋通宝”拓片文字两相比较,字体、风格、气韵颇为相似。后者字迹清晰,毫  相似文献   

2.
日前,笔者在广州钱币市场发现了一枚秦代铅质大型厚重“半两”钱。此钱颇具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强制推行“度、量、衡”的雄风,应是不可多得的古钱。西安董大勇先生曾在《收藏界》2003年第8期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介绍了甘肃张掖一老者请求鉴定古钱“第九重四两”、秦“半两”的故事,并认为大的秦“半两”真钱不多见。  相似文献   

3.
俞祥海 《收藏界》2012,(3):69-69
去年我有缘收得一枚日本古钱“和同开珎”,此钱直径约2.72厘米,厚约1.6毫米,属小平大样钱,与泉书上的银质“和同开珎”钱大小差不多。  相似文献   

4.
魏咏柏 《收藏界》2013,(12):92-92
几年前,我在古钱市场淘到一枚“唐国通宝”,此钱直径约2.5厘米,重约4.5克,钱面篆书“唐国通宝”四字,体正势圆,字迹工整,笔法秀丽。  相似文献   

5.
王吉祥 《收藏》2009,(10):133-133
我的藏品中虽然没有价值连城的孤品,但就是这些貌不惊人甚至是满布斑驳锈迹的古钱,促使着我不断地搜集和寻觅。2009年3月,我喜获1枚战国“蔺”字在左圜钱,因早年曾集得l枚“蔺”字在右圜钱,现终于左右“蔺”字圜钱集齐,可谓缘分,真乃人生一大快事。  相似文献   

6.
魏咏柏 《收藏界》2013,(3):87-87
几年前,我到湘西龙山县里耶镇参观。晚上在古街闲逛时,看到路边一家刺绣店还没打烊,打算进去欣赏—下苗家刺绣。后来无意中在柜台上一个纸盒里看到了十多枚古钱,大多是乾隆、光绪年间的常见古钱,不过还是有一枚引起了我的注意。此钱“直百五铢”篆书顺读,“五铢”二字略为瘦长而与汉“五铢”字样近似,“直百”二字宽矮,面、背有内外廓,背“为”。  相似文献   

7.
董大勇老师:您好!近日笔者在乡下,从一大串古钱中选出一枚洪武通宝背“祯”钱,此串钱中有宋钱、明钱、清钱几种,五六百枚,其中部分铜钱正背面包浆已被卖主磨亮过,此钱也不例外,其正面洪武通宝四字及边缘包浆,大部分已被磨去,但通宝两宇仍可见底层红棕色包浆,背面包浆  相似文献   

8.
华光普先生主编的《中国古钱目录》三卷本第932页介绍了一枚“伊藩吉昌”钱的墨拓片,其备注:“元王朝赐伊利汗国之特铸币,存世仅见”。并注明此钱为“一级、无定价”。  相似文献   

9.
古币二品     
何开俊 《收藏界》2010,(10):87-87
一、两枚泥坑钱 四年前,我在重庆地摊上第一次见到有20多枚泥封的古钱,挑选了其中六枚,这里介绍其中的两枚。初购时,不见钱文,去掉硬泥后,出现一层黑锈,擦拭几下,再置于便携式显微镜下,可以见到银白色的水银古。  相似文献   

10.
谱录刊载“小泉直一”钱的品类较为单一,除丁氏的《历代古钱图说》刊有鎏金“小泉直一”钱,《古钱新典》刊有传形钱外,各谱录未见刊载更多品种,这可能跟人们对其重视程度有关。实际“小泉直一”钱与其他钱币一样有多种版式,以下从收藏角度介绍数种版别钱。  相似文献   

11.
张建功 《收藏》2006,(6):101-101
我喜集古钱,尤其对新疆红钱情有独钟。2006年春节前泉友帮我收集到一枚喀局咸丰“当百”大钱,据原主人介绍,这枚大钱是在和田地区边远农村居民家中购得。此钱本来钉在房门上作辟邪用,可惜钱缘边被钻一小孔,内外郭也遭到人为磨损,但钱文清晰,锈色包浆自然,为传世之物。钱为红铜材质。其正面铸有汉文“咸丰元宝”,文字雄峻整齐,笔力稳健,楷意浓厚。背穿上下为汉字“当百”,穿左满文、穿右维吾尔文“喀什噶尔”。通观整体钱文,笔画粗壮不失雅致,是典型的新疆喀局“咸丰元宝”大钱风格。钱直径3.95厘米,穿径1.1厘米,厚0.21厘米,重20.4克(见图)。  相似文献   

12.
董大勇 《收藏界》2011,(8):73-73
本期发表的"驺虞峙钱"颇带点神秘感和传奇色彩。清代以前的古钱谱中,此钱有拓片,但无实物文字描述与背景资料,此后百余年,这枚神秘的古钱再未现过身,直到上世纪40年代,老一辈藏家丁福保先生出专著《历代古钱图说》《古钱大辞典》时,  相似文献   

13.
西夏《贞观宝钱》传世很少,古钱爱好者很难看到真品,只能在有关古钱的书刊上看到其拓片,故属珍罕品。笔者早年收藏到一枚西夏小平《贞观宝钱》,今刊出供古钱币爱好者观赏。该钱外缘直径为25毫米,穿为每边长7毫米的正方形,厚0.8毫米,重4.7克  相似文献   

14.
王可炜 《收藏》2011,(6):115-115
笔者藏有两枚出土于汝州市下程村的三铢古钱,其中一枚还留有当时铸造的浇口(见图)。该币直径24毫米,“三铢”两字看似平常,然字体深峻,包浆自然。  相似文献   

15.
笔者藏有两枚出土于汝州市下程村的三铢古钱,其中一枚还留有当时铸造的浇口(见图)。该币直径24毫米,三铢两字看似平常,然字体深峻,包浆自然。关于三铢钱的铸造年代,学术上存有争议,比较权威的说法有两种:一是铸于汉武帝建元元年至建元  相似文献   

16.
当历代古钱精品、珍品中的多数为前辈收藏家、博物馆所拥有之后,现代收藏者将部分集藏重心转向铸造精、书法美的古钱币。一些在同类钱中铸工精良、钱体厚重,却达不到样钱、母钱标准的古钱币,被称为“头炉钱”(指同版别的初铸钱币),这里特指同类钱中品质优秀的古钱。“头炉钱”一词在古钱币收藏  相似文献   

17.
钱币两则     
"崇宁通宝""旋背"当十大钱在笔者所收藏的众多的"崇宁通宝"古钱中,有一枚形制非常特殊的"旋背"当十大钱(见图)。"旋背",就是在极个别古钱的背面,其方穿的周围,有一突起的圆圈,形似方穿旋转  相似文献   

18.
周金科 《收藏界》2011,(5):96-97
2000年9月,江苏宜兴太鬲花园填土建造花坛,民工在福德桥旁取土时发现一窖藏内有一大团赭绿相间的土结块,打散后才知是锈在一起的古钱,估计有四万枚之多,其中有一种钱文"太清丰乐"(又说"天清丰乐")古钱约占总数10%,计四千枚左右,大部分品相完好,似未曾流通即入土的铸币。这批一千四百多年后出土的古钱断定了藏(币)界长期以来对"太清丰乐"钱出处的不同看法,意义非凡。"太清丰乐"钱,史书少有记载,  相似文献   

19.
杨学礼 《收藏界》2011,(1):79-79
本人早先收藏一枚"第一重四两"古钱,钱径41.4毫米,穿径8.6毫米,厚2.4毫米,重20克。此"第一重四两"钱面有外廓,背平素,与大"半两"相同,品相佳美,通体硬绿锈包浆,轻掷于地,则哑然,而无转音亦无破音。钱面文是非常精美的小篆,笔划均匀,结构完美,是一枚珍稀的砝码钱。  相似文献   

20.
金宝山 《收藏》2009,(11):110-112
加拿大华人杜维善先生收藏与研究中国古币40多年,收集数万枚古钱,仅半两钱就达2万多枚。他先后4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丝绸之路”古钱币近300枚,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也捐献了一些古钱。撰写出版了钱币研究专著6部,可谓著作等身、名副其实的古钱币收藏研究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