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许多数学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复杂,但如果我们借助于图形的平移(伸缩)变换,化复杂为简单,就容易找出这些较复杂问题中的不变化的量,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我们知道,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着,静止在则是相对的.反映在数学上就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经常地变换着,而在变中又蕴涵着不变的因素,我们称之为“不变性”.发现不变量,探究不变关系,并利用这些不变性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显得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此木 《家庭教育》2009,(7):69-69
伊娃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奶奶变得越来越健忘,常常忘记把糖放哪里了,忘记付账单,忘记去购物的时间。 “奶奶出了什么事?”伊娃问道,“她以前总是告诉我要记住这个记住那个,现在她自己都忘记了。”  相似文献   

4.
谢天     
陈之濮 《初中生》2006,(4):12-13,8
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经常坐在祖母身旁,祖母总是摸着我的头说:“感谢老天爷赏我们家饭吃。记住!饭碗里一粒米都不能剩,要是糟蹋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吃!”  相似文献   

5.
在近年来的数学竞赛中 ,经常出现所谓操作变换问题 ,即在一定的规则或特定的条件和要求下进行某种“操作”、“调整”或“变换”.而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有很多 ,有实验法、构造法、分类讨论法等 ,然而还有一种不被人们关注的不变量分析法 .本文试图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阐述借助不变量分析法的技法与策略 .1 利用和差不变量分析法例 1 一个 m× n的长方形表中填写自然数 ,可以将相邻方格中的两个数同时加上一个整数 k,使所得的数为非负整数 .试确定经有限次此种运算后达到表中各数均为零的充要条件 .(1989年第 30届 IMO侯选题 )证明 记 m…  相似文献   

6.
在解决与分式相关的代数式计算或求值的问题中,往往需婴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适当的“变换”,这些“变换”常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使得我们可以更加快捷高效地解决这些和分式有关的数学问题。下而我们将结合实际例证,来体验以下最给力的“变换”带给我们的惊喜吧。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启动思维与维持思维活动的动力来源于目标导向。对于稍微复杂些的数学问题,实现问题的总目标,不可能不加变换就会一蹴而就。一般情况下,需要将问题总体目标分解成几项,形成“中途点”的分部目标,这些分部目标构成了问题解决的环节,实现这些分部目标,再整合形成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当我们面临稍微复杂一些数学题(例如,高考压轴题)时,如何将一个难于实现的目标转换为一个比较容易实现的目标?我们无法给出一种“通用方法”,只能举几个高考数学解题教学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8.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总是强调知识的灌输,要学生记住生字词,记住重点句子的含义,记住主要内容等。无形中,把教师当作了课堂的主体,语文课堂成了教师一人的“领地”,教师在这块“领地”里主宰一切,自由发挥;而学生只能唯教师之命是从,课堂效率极为低下。  相似文献   

9.
从教十年来,我总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问题学生”身上,总是绞尽脑汁,千方百计的想把他们身上的“问题”给解决了,而对于“优秀生”,总以为他们学习自觉,求知欲强,成绩突出,遵守纪律,很有“安全感”,不会让老师担忧。因此就忽视丁这些成长在掌声和鲜花中的优秀生的心理问题。正是我或者说我们的这种“一俊遮百丑”的教育误区,常常在我们身旁埋下一些“不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10.
该谁关门     
关门,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但谁也不愿去做,所以所有的青年人都成了狮子的“美餐”。当我们在笑这些人的懒惰和愚蠢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反思我们自己?因为其实我们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类似的毛病。比如,食堂水池边的水龙头,你不关,他也不关,所以有的水池边的自来水总是哗哗地流个不停;公交车站,你不排队,他也不排队,所以门前总是一片混乱。同学们,赶紧关上我们“坏”的思想之“门”吧,因为旁边有一只无形的但更可怕的“狮子”正在准备随时“吞噬”我们!  相似文献   

11.
骑牛记     
我的童年充满了乐趣,这些不同的乐趣,将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我有限的记忆中,就有一件事使我至今难忘。大约在我六岁的时候,我随着爸爸一同去了一趟老家。在家乡的那段日子里,我们一直住在三叔家,三叔家有一头牛,我一直想上去骑两下。但是,三叔总是用什么“安全问题”来搪塞我,弄得我一点儿也不开心。  相似文献   

12.
解决较复杂的分数问题时,要先从题目中找出不变量,把这个不变量看作单位“1”,再把已知条件进行转化,找出所求的数量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最后列式解答。  相似文献   

13.
在探索某一命题思路时,总是从题设出发。逐步向结论推进,但对较复杂、抽象的数学命题,我们不妨采取“退”的方法.所谓“退”,就是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到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在解决这个简单问题的过程中找出规律,然后再来一次飞跃。不但能够解决原来问题,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升华。即“退中求进”.  相似文献   

14.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或缺的一环,这已成为中学教学教育界的共识.但笔者感到,当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仍存在一种“误区”.即我们总是试图让学生“分析”、“解决”我们提出的问题,而对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尤其在习题教学中更是如此.通常,我们编出的习题都  相似文献   

15.
刘健 《考试周刊》2012,(30):66-66
随着山东省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不断推进,赋予了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新的思维视角.如果我们能够变换解决问题的视角,探寻新的视点,进而在某一视点上做一些“科学性”的处理,则在教学中这些问题往往能够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6.
影子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当光线碰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就会产生影子.无论是在阳光下,还是在灯光下,影子与我们总是“形影不离”.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们某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总是被一种错误的教学意识所困扰。每每听课,他们总是盲目地去搞一些小表演或小互动,力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氛围“活”起来,根本不去考虑和探究学科的特点与内容。也就是说,一些原本很简单的教学内容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的教学问题,我们的教师却非要搞得很复杂,很冗长。  相似文献   

18.
有一类几何变换问题中含有某些始终不变的量,抓住这些不变量进行推理、推断、演算,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里介绍几类图形变换中的不变量.  相似文献   

19.
从这些问题中可以发现大家对变量和常量的含义理解不清,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对变量与常量的教学要求把握不准,导致了教学问题的存在.为了调查一线教师对这一内容教学的方式,笔者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变量”一节为例,让三位教师各设计一个教案,结果发现,他们均设计了针对式子辨别变量与常量的学生练习,如“说出下列变化过程中的变量...  相似文献   

20.
杨晓明 《科技文萃》2001,(4):101-104
为什么我们能记住一些事物?我们的大脑是怎样记住它们的?为什么考试前拼命记住的知识一考完就忘得一干二净?右脑和左脑有什么样的分工?这些分工与记忆有什么关系?下面让我们来就脑研究最难的课题——记忆的机制来探索一下不可思议的“记忆之脑”。 右脑与左脑 对那些有点儿讲死理、学究味很浓的人,人们常说他们是“左脑型,烦人”、“呆瓜(死板)”。而对那些喜爱音乐、擅长歌唱和演奏的人,则赞叹、羡慕不已:“不愧是个右脑发达、艺术型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