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记者》2007,(10):2-2
面对媒体行业的变化,巴菲特认为报纸销量及发行量之所以下降不是因为一些大型媒体企业实行了双级股票制,而是因为科技和化领域出现了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海外传媒     
《传媒》2006,(6):76-77
92.5%日本人读报,新加坡将推出首份免费华文报纸,美国报纸发行量下降,BBC外语广播听众人数创新高,沙特禁止国内媒体刊载女性照片,网络漫画杂志现身日本。[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王荣 《新闻知识》2001,(3):21-23
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因此,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多一份发行量,就意味着多一个读者,多一个宣传对象,多一份社会效益。因此,报纸的发行量越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理论上根本不存在有效或无效之说。那么,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提出“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呢 ?这主要是报业经营者考虑与追逐经济效益的行为使然。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发…  相似文献   

4.
强势报纸的强势强在哪里?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迥然不同的答案。通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发行量大的报纸,它们能够覆盖一个较大的人口稠密的地区,应当是强势媒体。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日本的《读卖新闻》(1300多万份),然而,联合国教科组织1993年评选世界十大报纸时,却把发行量在日本居第二位的《朝日新闻》推到十大报纸的行列,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信息资讯的获取来源更加广泛。传统的报纸媒体、新兴的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等多渠道的信息资讯传播丰富了大众的选择面。那么,在各个媒体的竞争形成掎角之势时,传统的报纸媒体如何通过推进自身的品牌建设,突破发展的瓶颈,已成为当前纸媒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作为报纸媒体的一名从业人员,就纸质媒体当前...  相似文献   

6.
对报纸而言,品牌既是一张报纸的容颜与形体,也是报纸的气质与品格。品牌强则媒体强,品牌弱则媒体弱。可以说,品牌战略事关一个媒体的兴衰成败,是媒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7.
刘慧 《记者摇篮》2008,(7):58-59
塑造强化报纸品牌意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办出具有品牌号召力的报纸,进而扩大报纸的品牌影响力,提高报纸发行量,增强报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个没有品牌做支撑的报纸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可能发挥出报纸应有的效益。而通过品牌塑造,则能够成就报纸专刊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报纸媒体品牌建设的缺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志懿 《传媒》2005,(3):53-55
纵观目前全国的报纸媒体,我们可以看到,品牌两极分化的现象已经日益突出.一方面每年都有少数叫得响的报纸品牌跳入人们的视野,而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报纸媒体却始终游离于报业的边缘,无法跳出原有的局限.原因是什么--21世纪报纸媒体的市场竞争已经成为品牌的较量.  相似文献   

9.
2005年以来,报业“寒冬论”甚嚣尘上,中国报业似乎被一种消极气氛所笼罩。一些报社报纸发行量明显下降,广告收入大不如以前,业内人士大喊报业遭遇“寒流”,报业的“冬天”已经到来。更有甚者,有人断言报纸这种媒体形态在几十年后将消亡。  相似文献   

10.
牛劲梅  刘阳 《新闻前哨》2010,(12):41-43
在新兴媒体日新月异崛起的今天,提升报纸发行量是传统媒体——报纸立于不败之地的途径之一。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着重探讨了象征符对报纸发行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报纸媒体竞争已经呈现白热化程度,生存危机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媒体的出路。尽管人们在寻求出路上各显神通,有一点已经形成共识:媒体要有过硬的品牌。没有独具特色的品牌,就很可能渐渐失去生存空间,势必惨淡经营,难以为继。 品牌已经成为关乎报纸生存的要件。 新闻品牌的概念是从经济管理学中移植过来的。品牌的定义是什么?从广义上讲,品牌是企业人才、设备、产品、符号、文化、个性的结合,品牌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全部。一个好的商业品牌必须从策划、设计、工艺、制作、包装、营销、广告宣传等各个环节精心打造和培养。 报纸的…  相似文献   

12.
赵金 《青年记者》2009,(15):53-55
1999年8月9日,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在青岛创办半岛都市报。经过十年的发展,半岛都市报已成为山东半岛地区信息量最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报纸。近年来荣获“中国十大创新都市报”、“最具品牌传播力强势媒体”、“中国都市传媒影响力状元媒”、“中国最具品牌价值报纸媒体”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列入世界日报第55强。  相似文献   

13.
手机报纸的现状与前景——探析报业新平台(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手机报纸、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视频等组成的手机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手机报的诞生,意味着报纸形态更加走向多样化,使之“一花三朵”——纸质报纸、手机报纸、网络报纸,进一步推进了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的跨越,“跨媒体”经营有了新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4.
品牌竞争与品牌建设:都市报竞争的新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益民 《新闻传播》2005,(12):52-54
在报业竞争中,一个困扰大家的问题.就是报纸的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为了在同质竞争中获得优势,各地报纸纷纷掀起价格战、发行战和改版风潮,然而这些手段只能起作用于一时。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报纸日益注重品牌的培育和建设。这里,本文想以武汉的都市报为例,谈谈品牌对于报纸媒体的重要意义、品牌建设的方式及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媒体设计:新闻传播教育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宏 《新闻记者》2005,(9):68-70
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很少谈媒体设计,这是因为:1.过去媒体的形式单一和专一化所决定,而现在的传媒形式丰富多彩,尤其是新媒体的层出不穷,导致媒体形态不拘一格;2.过去的媒体内容比较统一,大多起着党的喉舌的作用,现在的媒体有了鲜明的分类,就报纸媒体而言,就有专业性的报纸(体育、文艺、汽车等)、都市类的报纸、商业类的报纸等等之分,定位不同、受众不同;  相似文献   

16.
地方报纸如何强化“地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传媒观察》2005,(11):60-60
就同一个地区而言,随着近年来新闻媒体事业的快速发展,地区外的其他媒体纷纷伸出“触角”,受众对于媒体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这就意味着地方媒体的竞争将曰益激烈。面对越来越多杀出的“程咬金”和渐渐拥挤的地方报纸市场,土生土长的地方报纸必须扬长避短,从定位、采编等各个方面不断强化报纸的“地缘效应”,突出地方特色,巩固并扩展“势力范围”,成为家乡人爱读的“家乡报”。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化作用下,报纸传播的不只是新闻消息,其刊登广告也逐渐成为报纸信息传播的重要内容。在报纸品牌化发展的今天,报纸广告对报纸品牌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适的广告可以促进报纸品牌发展,反之也可阻碍报纸品牌发展。《广州日报》作为珠三角第一大报,非常重视报纸广告对自身品牌发展的重要影响力.也因此连续多年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媒体品牌。  相似文献   

18.
一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的允诺和质量的保证。关于媒体品牌,黄升民教授认为,它是“媒体所提供的精神产品在受众心目中的品质评价以及这种品质评价所具有的潜在的商业价值。”周鸿铎教授认为,媒体品牌是个大概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内容,比如报纸媒体的版面品牌,电视媒体的频道品牌、栏目品牌、节目品牌等。我们认为,所谓媒体品牌,  相似文献   

19.
杨勇 《新闻导刊》2004,(6):32-33
目前,被公认的大众传播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这样的排序的依据是媒体产生的时间先后.并不意味着媒体影响力和重要性。不过,在当今四种媒体共生的环境中,网络媒体可以说是对于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媒体,但决不能说是最具权威性、最具重要性的媒体,虽然网络媒体在世界的发展也不过十多年时间,媒体形态发育并不成熟,然而因其影响大,并且不断加大,生活中一经网络媒体炒作,负面效应被成倍甚至成放大,以致事情无法收场的例子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20.
王荣 《新闻出版交流》2001,(5):10-12,17
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因此,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多一份发行量,就意味着多一个读者,多一个宣传对象,多一份社会效益。因此,报纸的发行量越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理论上根本不存在有效与无效之说。那么,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提出“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呢这主要是报业经营者考虑与追逐经济效益的行为使然。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