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先进模式,同时也是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外部因素.相对于以往非集群化的产业发展状态,产业集群的“群”特征、“链”结构和“网络”形态,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产生着重要影响:一方面引发了高等教育资源以各种方式向产业集群所在地区集聚;另一方面催生出新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形态和科研组织模式.因此,产业集群背景下,高等学校必须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着眼点,确立以组建大跨度学科集群、专业集群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2.
系统梳理了产业集群、区域产业关联性、区位熵理论脉络,剖析了产业集聚中发展现实与背景、矛盾与难点,围绕产业定位、园区建设、重点项目、配套服务、营商环境等,提出高起点建设、发展产业集群,以打造产业聚集示范区.  相似文献   

3.
产业园区的建设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当前,辽宁确定了以工业园区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工作方针。通过对辽宁省县域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其县域产业园区早期规划和产业集聚的系统发展提出政府与市场结合、拓展县域经济空间、加速产业集群和延伸产业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聚是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经济组织形式,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区域分工效益。现代印刷业是新兴都市产业,产业集聚是印刷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土地问题是制约印刷产业集聚发展的瓶颈,为加快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必须破解企业经营用地的瓶颈问题。结合城市工业总体布局规划和印刷企业发展现状,从行业趋势、地区差距和企业集中度等三个维度,分析总结郑州市在推动印刷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的努力与经验,提出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条,发挥企业集群优势,规划专业产业园区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疆的城市化水平与我国其他省份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处于低水平状态,仍需要进一步提高。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新疆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需要新疆抓住机遇,结合实际,促进城市化发展。新疆作为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产业合理分工,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化与城市化相辅相成,工业的发展必然推动城市的发展。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载体,产业不断向园区集聚,在累积循环作用下,产业园区向产业集群发展,进而产业集群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产业转移的视角来探析新疆城市化问题,基于分析,提出推进新疆城市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温州工业园区大多是“一袋马铃薯式”的园区,未形成集群机制,创新能力有限。集群化园区内的企业既有地理邻近又有组织邻近,能产生资源集聚、分工与协作、公共物品与区域品牌共享等方面的协同效应,有利于增强创新能力。实现温州工业园区向集群化园区的转变,应强化集群意识,务实区域社会资本,构建以园区为核心的区域创新基地,并有机融入全球价值链。  相似文献   

7.
创新集群是产业集群的高端化,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广东的创新集群主要集中珠三角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主,但存在部分集群缺乏核心技术、持续竞争力不强、企业创新能力较差等问题。创新集群应顺应广东省未来发展的两个大战略——“双转移”和服务业升级,着力向高端型、原创型、服务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虽然河南省职教园区开工建设时间、规划面积、发展目标和院校层次有所不同,但是大都建在产业集聚区,依据区域产业设置专业。从产业集群化视角,河南省职教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规划缺乏产业集群视角,空间布局有待优化;园区内品牌院校少,层次布局有待优化;专业群与产业链耦合度不高,专业布局有待优化。据此,优化布局的对策在于:依据产业集群分布优化地域布局;依据产业集群化水平优化层次布局;依据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布局。  相似文献   

9.
从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协同演进的视角出发,采用NU比方法测算温州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结果显示,两者关系趋势由极不协调逐渐走向协调,其中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中小城镇发展滞后及产业集聚和城镇化的“串珠式”发展格局,是导致温州模式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坚持创新机制的前提下,促进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在空间格局上协同演进,从而引导温州模式向企业集团化、工业园区化、市场网络化、城镇集群化发展,突破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0.
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推动集群化不仅优化园区入住企业结构,而且为聚集企业尽早形成柔性化的经济环境提供外部环境基础。近几年来,在国内产业转移及支援西部项目的驱动下,新疆新建立和建设中的专业化工业园区承接的国内企业迅速增加。关注和推动园区企业集群化,使园区企业投资更加优化,协作发展,以共享集群化的规模经济资源。  相似文献   

11.
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和企业发展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产业集群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和企业发展若干问题,应鼓励产业集群推行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循环、企业之间生产过程循环和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循环,以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在信息化的产业融合过程中,产业集群的地理空间仍然是有限的;集聚循环经济将成为产业集群的重要形成机制;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原则是产业集群政策设计的重要原则;公司“废物”循环利用是公司空间扩张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宿州市县经济技术开发园区为载体承接发展产业集群为调查分析样本,撷取了宿州、萧县、灵璧、泗县、砀山共5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宿州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省级筹建开发区和南北合作共建的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的主要产业聚集区进行实地调研.在调研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以这八大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发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析.提出了八大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产业集群亟须突破的若干困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虽然势头强劲,但从整体上看,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不仅全国产业集聚整体趋势不利于以河南为代表的中部地区,而且区域市场分割、行政干预过多以及广泛存在的低水平竞争等因素限制了河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河南省产业集群亟须突破以上困境,以便加快实现“中原崛起”。  相似文献   

14.
产业的集聚发展、相互间渗透发展以及产业持续发展构成了新世纪产业发展的主旋律。文章将逐一分析和探讨产业发展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的内在涵义及其相互关联性,以期对把握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国内模具产业集聚基地和安徽省模具产业集聚地分布的现状,指出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其产业集群竞争力,继而借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安徽省模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6.
景县特色的城镇化就是以"工业立县",建立工业园区,形成"三大集聚",即园区向城镇集聚、产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镇集聚,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因此,县域城镇化必须以工业化为动力,走出一条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发展园区产业、统筹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的县域城镇化新路子。景县用发展的理念、创新的精神加快县城城镇化进程,科学把握和妥善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集约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衡量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要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旅游业必须做到四个转型,即旅游资源由分散开发向整体开放开发转型,旅游消费由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度假观光并重转型,旅游收入由门票收入为主向综合收入转型,旅游景区由粗放型建设向标准化建设转型。推进旅游产业集群是实现这“四个转型”的重要抓手。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必须坚持规划引领、完善产业体系、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园区建设、创新机制体制,并从加强服务、健全工作机制、提供优惠政策、强化人才保障等方面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地方大学科技园单一产业创新集群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学科技园区单一产业的创新力为研究对象,通过创新集群的经济学原理,在分析大学科技园区单一产业集群的特征基础上,从定性角度构建了大学园区创新产业集群与环境要素作用模型、大学园区具有创新能力单一产业集群模型;为了进一步对大学科技园区具有创新能力单一产业集群模型运行规律进行研究,借助数学中的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研究了大学科技园区具有创新能力单一产业集群模型的动力学模型;最后,从数据分析角度运用实例化研究,证明了所构建的动力学模型对定量化分析大学园区创新集群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微电子技术发展到现阶段,形成了集成电路领域行业企业、高校院所、园区等集聚的产业集群,迫切需要人才与技术的深度供给。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是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型协同育人模式。文章主要讲述了微电子产业群的特点、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建设基础和长三角地区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学院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福建省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以及福建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集聚的发展动态,总结出电子商务集群即将成为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优化电子商务行业环境、加强相关体系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电商协会的作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等方面研究了打造具有福建省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