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冰点”的警示朽木中国青年报有一个专版叫《冰点》。之所以取名《冰点》,是编者有感于一些被“冷落了的新闻话题”而开设的。被冷落了的东西还应该是“新闻”吗?成了“冰点”的东西还是“新闻”吗”?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题目。其实,准确地说,是叫做“不应冷落的新闻...  相似文献   

2.
新闻策划与制造新闻兼与丁未先生︽﹃新闻策划﹄现象析︾一文商榷刘文帅新闻是可以策划的吗?新闻媒体可以“制造”新闻吗?丁未先生在《‘新闻策划”现象析》中作了否定的回答,为什么泥?作者认为“‘新闻’不等同于‘新闻本体不能策划应是十分明确的”。请问:“事实本...  相似文献   

3.
“新闻策划”现象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策划”现象析丁未现代社会观念更新已经到了令人目不暇接的地步,时下新闻界不是流行着一个颇为时髦的词──新闻策划吗?乍一听似乎不同凡响,但只要稍作思考,不禁大为疑惑:新闻是可以策划的吗?如果新闻可以人为策划,那么新闻的真实性又从何而来?“客观事实是...  相似文献   

4.
谢顾问:我虽初学写报道,却深知“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原则。可有的老通讯员常常这样提醒我:学习写稿要脑瓜灵活,有点“超前思维”的本领。这不是在让我写假报道吗?因此,我要问:采写新闻是否需要“超前思维?”32837部队方节初方节初同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什么叫“超前思维”。所谓超前思维,通俗一点讲,就是指预见性考虑问题的本领。那么,采写新闻需要不需要这种预见性呢?新闻是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从这个角度讲,事实在前而报道在后,是用不着预见性的。但实际情况又没有这样简单。其一,一个重大…  相似文献   

5.
刘锐 《新闻三昧》2006,(3):36-37
话题新闻是通过解析讨论由具有特殊潜在价值因素的新闻事实所引发出的话题,推动化解它所反映的典型矛盾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1995年1月25日《,光明日报》一版头条“每月聚焦”栏目推出一篇报道《部长同志:您办公室里有国旗吗?》,首开话题新闻实践先河。随后《光明日报》在“每月聚焦”“、今日话题”、“热点透视”、“光明视点”等栏目上发表了大量的话题新闻,形成话题新闻的栏目化、制度化。此外《,人民日报》的视点新闻版“热点解读”专栏、新华社的新华视点、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今日论坛”等,亦都属于话题…  相似文献   

6.
某晚报记者去年曾通过模拟测试,写了一篇《你有同情心吗?——一次现场模拟测试实录》的报道,新闻界颇有异议。这几位年轻记者装扮成盲人、孕妇,去测试路人有没有爱心、同情心。电视上已见过类似的“策划”,初看挺新鲜,再一深思,这种名为采访,实为制造新闻的活动实不可取。因为那事实并没有发生,只不过是记者模拟、“制造”出来的,这怎能叫新闻?新闻应遵从事实是第一性、报道是第二性这一原则,采访不过是挖掘新闻、发现新闻的过程,绝对不能无中生有或去制造,其中的界线是可以把握住的,一种是制造、一种是挖掘。至于有人说这是…  相似文献   

7.
国际媒介     
商业化的媒体就一定不能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吗?“数字化”一贯正确吗?美国媒体人士对此提出质疑,请看大众报业集团编辑杨晓白编译的《新闻业前途光明是谎言吗?》。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比比皆是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并且在众多形式各异的节目中有效抢占市场收视份额?“无民生不经济,无经济不民生。”因此,民生新闻改变传统单一的“民生新闻”,创新为“民生经济新闻”不失为一条新路子。即打破所谓民生选题与经济选题的界限,在新闻采访实践中将民生视点与经济视点结合,拓宽思路,针对不同类型选题在新闻切入点上大做文章,跳出传统民生新闻只关注民生的窠臼,深度挖掘、高度探求、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广泛呈现,找准与普通民生新闻不同的新闻角度与视点,体现市场经济时代下民生新闻的新特色。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1998,(2)
论新闻倾向性何光新闻是有倾向性的———这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吗?西方许多新闻学研究者曾经十分憎恶新闻倾向性,鼓吹所谓“纯客观新闻”,而现在,他们却又有人声称新闻客观性是“一个神话”,是“不存在的”云云。然而,什么是新闻的倾向性?这个倾向性是缘何而生的?...  相似文献   

10.
新闻策划如同一个精灵,近10年来一直困扰着理论家和实践者,经过众人见仁见智的辩论,“新闻策划作为新闻传播媒介运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似乎已成通说。然而,我们真的认识到“精灵”的本质了吗?它真的被“驯服”了吗?  相似文献   

11.
《新闻前哨》2010,(11):41-43
当走民生路线在中国电视新闻领域驰骋近十年之时,2010年,湖北经视开始明确提出和实践“大民生”新闻的理念。什么叫“大民生”?“大民生”新闻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宁“大民生”新闻实践对民生定位内涵的突破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什么叫“边缘新闻”?也许是笔者孤陋寡闻,在新闻理论教科书中未见过,这一名词只不过是生造而已,主要是由边缘学科引发的联想,即发生在“工,农,兵,学,商”行业之间,或捕捉在“党群,政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经济”诸领域沿边界线或交叉点上的新闻。  相似文献   

13.
电视节目主持人向演员学什么?申家宁(92级外语系研究生)电视节目主持人向演员学习?节目主持人不是不要“表演”吗?向演员学习,难道不会导致新闻功能的退化吗?有人也许会发出种种疑问。我认为,电视节目主持人不必掌握表演的全部技巧,但要抓住表演的“魂”。这种...  相似文献   

14.
刘冰  孙琦 《新闻窗》2007,(5):39-40
用事实说话:是报道方法还是评论方法 长期以来,新闻界将“用事实说话”当作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或方法。可是,这种看法正确吗?“用事实说话”到底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或方法,还是新闻评论的方法或技巧,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和厘清的理论前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06,(17):50-50
中国目前只有时尚杂志。没有新闻杂志吗?新闻杂志的广告受众和新闻受众一致的环境还没形成吗?“冷风劲吹”——《中国杂志:陶醉在自恋的幻境中》  相似文献   

16.
写新闻的根据只能是事实─—与李文喜同志商榷罗纲新闻中有“生活真实”吗?从广义上讲,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新闻,当然报道的是社会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但是,具体到李文喜同志在《新闻界》1995年第二期上以《新闻中有“生活真实”》为题发表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新闻是什么?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然而老话说,熟知非真知。以为自己很清楚的事情,其实未必就一定是那么回事。我们每天都习惯性地看新闻,但是否认真想过什么才是真正的新闻?我们能那么肯定地说在新闻媒体上天天播放的就是新闻么?如果不全是,那么那些我们认为不叫新闻的东西又该叫什么呢? 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起码应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新”,一是“事实”。如果只“新”,而没有成形儿的“事实”,那么不能称其为“新闻”。与之紧密相关的,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说话”、“开会”能不能算构成新…  相似文献   

18.
新闻角度谈     
角度,即看事物的出发点,又称作“视点”、“观点”、“观察点”等。学艺术创作讲究角度,新闻写作同样重视新闻角度。  相似文献   

19.
声音     
《网络传播》2007,(12):93-93
“很多新媒体内容提供者喜欢贴一个‘杂志’的标签。他们没有印刷版,只是弄一个网站,时不时更新内容,然后管自己叫‘杂志’,你能怎么办?说它不是杂志吗?它的进入门槛如此之低,几乎人人都可以建一个网站,然后管自己叫‘杂志’。比如Blog,是杂志吗?我不知道,我不是排外的人,我会说,OK,这是一个没有出版周期的杂志。”  相似文献   

20.
刘佳峰 《军事记者》2005,(12):54-54
“同志们,讲课之前,我想讲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余书福,几年前还是我们部队的一名战士报道员,现在已是海南特区报的一名编辑。如果当初不从事新闻报道,他今天能成为报社的编辑吗?”这是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一次举办新闻骨干培圳班时,一位大校给培训人员讲课时的开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