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洱海之恋     
百川 《大理文化》2011,(10):54-55
风花雪月,浪漫大理;苍洱山水,人文大理;洱海之恋,自在大理。浪漫大理、人文大理、自在大理,这是我看了"洱海之恋"大型激光音乐喷泉后发自内心的感叹。大理"洱海之恋"大型激光音乐喷泉,在建党90周年期间建成开放,为大理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又是浪漫大理、人文大理、自在大理的  相似文献   

2.
洱源美食记     
北雁 《大理文化》2013,(8):72-75
邓川粑粑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县城里一两个早点摊上开始打起了"邓川粑粑"的招牌,一听心中很是纳闷,暗思老家洱源位居大理和丽江两大风景区之间,北有丽江粑粑驰名已久,南有喜洲粑粑亦早有渊源。因此,这个闻所未闻的名字,是否正是那些善于钻营的人巧取南北两大粑粑的名头,有意取宠顾客招揽生意?于是每次见到,心中都很是不屑。一天赶早起来回城上班,车至邓川街头,再次看到了同样的招牌,恰好几分饿意,索性盘算着下车买上一兜回来,同时想到此处就是这粑粑的原产地,正好可去看看,正宗的邓川粑粑究竟是什么回事。天还未亮,灰暗的街灯下,路边一位老伯掀开一摞热气腾腾的蒸笼,待一层水雾散尽,我方才看  相似文献   

3.
《大理文化》2010,(3):117-120
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是1993年经云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六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之一。它立足于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人文风情,经过17年的开发,已初步建成融自然风光、  相似文献   

4.
大理四章     
曼娘 《大理文化》2015,(4):39-42
走进大理,我便跌入岁月的轮回中.总是在不经意间踩到千年古道,闯入百年村庄.我在千百年不朽的时光里,把自己揉碎又整合,整合又揉碎.反反复复,周而复始.于是,就有了大理四章. 浪漫大理 在大理,无关爱情的风花雪月,造就了爱意流淌的旖旎风光.三月街,蝴蝶泉,廊桥梦,风情岛……含情藏爱,与浪漫相拥,让我在悠闲从容中感受到大理的温暖情怀.  相似文献   

5.
蓦然写下这个题目,是否会让人感觉有些夸张?然而当我一一回忆起三月街那些难以忘怀的场景,那么,的确除了"魂牵梦绕"就再也找不出更恰当的词语来表明白族人对三月街的感受了。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一年一度的大理三月街是那么遥远而神秘,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我的故乡洱源凤羽离大理城不足一百公里,从水系上来说,它是真正的洱海之源,但是,被称为世界屋脊屋檐的点苍山把我们远远地隔在大理坝子西北的山峦之间。那时候交通阻隔,凤羽人要去一趟大理无异于现代的大理人去一趟北京,至少两天行程。即首先要翻越点苍山的余脉天马山来到邓川,如果想找一点代步工具,那就得继续赶往沙  相似文献   

6.
吴棠 《大理文化》2014,(3):96-104
正公元2003年9月,大理市下关以四方街为中心的正阳、子河片区,在"旧城改造"中被拆除。对土生土长的老下关人和我来说,这是一块人气最旺的风水宝地,历史上曾几度辉煌;人文学者的视角则认为是:"承载着独特民族文化内涵的文化遗产"。从时间、地理、人文环境等方面追根溯源,这一街区是大理古老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物质文明交替、融合、最具说服力的地方。四方街的消失,成为我和很多人挥之不去的情结。云南三大商帮崛起之地下关是南诏、大理国的南面门户重镇,又是滇西驿路、公路的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7.
《大理文化》2010,(8):117-117
大理,一方诗意的栖居地,千年文明传承的人间乐土。大理镇立足实际,找准定位,以打造"人文大理、幸福家园"为主题,以白族民居建筑风格整治和村容环境提升为重点,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再见大理     
再见大理,是几年以后了。这次随中国百名文化记者采风进驻到了大理的深街古镇,有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就像那部《时光倒流七十年》的电影,若不是手里握着现代的"硬币"——手机,似乎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再重温那著名的苍山洱海三道茶,也不过是浮光掠影,水上冰山。遥远的画卷提到大理,我们脑海里大都会最先出现金庸为我们刻画的《天龙八部》,风流倜傥的段王爷,段誉和他的凌波微步……这次在石钟山石窟,我见到了金庸的亲笔题字"南天瑰宝"。据说金先生是听了陈寅恪的话,觉出宋朝是民族永远之瑰宝,所以把他心目中的大侠郭靖乔峰都写在了宋朝,托出了神秘的南诏国,从而也引起了史学界对南诏  相似文献   

9.
《大理文化》2012,(12):112-112
《大理文化》是由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主管,大理州文联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社科类文化期刊。于1979年6月创刊,是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创办历史最长的刊物。创刊以来,便以其浓郁的大理少数民族风情,悠久厚重的人文历史文化,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作品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1996年10月被评为"云南省一级社科期刊",2007年被评为"云南省A级社科期刊"。  相似文献   

10.
《大理文化》2012,(4):73
从2012年第四期起,决定向广大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征集插图用摄影图片稿。根据各栏目文稿内容需要,大理风情类、风光、旅游、名胜类、大理小品类  相似文献   

11.
沧桑三月街     
五十多年前,我从远房亲眷和母亲的闲谈中,得知云南大理有个"三月街".我想,这有哪样稀奇嘛,不就是赶个街子,满街白菜萝卜、野菜土瓜什么的,也值得这样大惊小怪,讲个没完没了? 后来看了点"闲书",被几篇苍山游记之类的文章吸引住了,于是便把苍山想象成故乡的玲珑小山,把洱海想象成一泓清澈的池水.再后,又在一家旧书店里翻到一本残缺的木刻版本<江阴·徐宏祖·滇游日记>,其中记叙着徐老从邓川州沙坪到大理出下关达茅草哨的经历和感受.捧读之余,才悟到我儿时对苍山洱海的想象大错特错了.  相似文献   

12.
黄璜 《中华文化论坛》2023,(4):61-76+189
汉地祈雨,尤到唐宋时期,愈加与佛道相摄。彼时西南边地的大理国写经也显示出大理国的祈雨仪式与汉地有着总体相同的文化特征。目前,在大理国密教写经中发现四则与祈雨相关的启请次第,一则抄于云南省图书馆所藏写本残叶“密教观行次第”中,另三则属于云南省博物馆藏《诸佛菩萨金刚等启请》中的内容。通过该四则祈雨材料,大理国密教祈雨文化的概貌得以构现——从教法源流看,汉地密教祈雨法仍是其主要依据,同时汉地道教自然神灵信仰也被融摄其中,形成了以佛教为主,佛道双涉的神灵谱系。但这些道教神灵在行法中业已密教化,皆以道场观想的方式出现。虽然观想中的部分神灵显示出一定的行法特色,但观想法门和大理国密教祈雨法中的神灵谱系与中土密教总体一致,各祈雨次第之间的互见内容“摩诃婆罗”也反映出唐宋等汉地密教作为母体文化在大理国的传持,以及大理国密教对母体文化的接受和演绎。这些祈雨材料从宗教文化的角度反映出大理国和中原汉地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张云霞 《大理文化》2014,(7):96-110
正大理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西南地区的重镇,古老的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在这里交汇延伸,是滇西通往南亚、东南亚的大通道。西汉武帝时设置益州郡叶榆县,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唐宋时期,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南诏、大理文化,直至今天,大理仍是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的"桥头堡"。代代相传的南来北往交流中,各种文化在这里融汇、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理文化,成为中国西南民族文化资源最富集的区域,有"文献名邦"、"史冠南疆"之  相似文献   

14.
《大理文化》2010,(11):118-118
大理,一方诗意的栖居地,千年文明传承的人间乐土。大理镇立足实际,找准定位,以打造"人文大理、幸福家园"为主题,以白族民居建筑风格整治和村容环境提升为重点,紧密结合洱海综合治理保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明卫生村创建、土地整理及基本农田保护、旅游二次创业等项目  相似文献   

15.
薛祖军 《大理文化》2010,(8):103-111
大理国(937-1253年)是云南历史的一个奇迹,也是外人眼里的一个谜。生活在大理国时代的人们热爱和平,民风淳朴,与世无争,风俗民情与中原之地迥然有异,被世人称为"妙香国"。  相似文献   

16.
《大理文化》2011,(11):115-118
大理学院为云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大理医学院"和"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1978年成立。大理医学院是当时云南省建在地州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大理学院合并组建十年来,在省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市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学校紧紧围绕"立足大理、服务云南、面向全  相似文献   

17.
吴裕成 《大理文化》2013,(11):79-80
大理是一部大书。云南腹地的山重水复,南诏国大理同的时光流转,美石纹似水墨,三塔状若诗笔……大理这部书让人赏心悦目,开卷难掩,何况心目流连之际.还能有一位导读者——徐霞客,明代旅行家。  相似文献   

18.
赵寅松 《大理文化》2014,(6):109-112
正《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书》云南大理12卷由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院联合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局、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学会共同完成,由知识产权叶版社出版发行。大理白族文化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抢救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古村落的号召,于2011年开始,组织专家学者对大理地区的名城、名镇、名村进行实地调查采录和图书的编撰工作,  相似文献   

19.
吴棠 《大理文化》2010,(9):82-84
2010年8月19日开始在大理古城文献楼展出的国宝铜鎏金阿嵯耶观音立像,系近日州人民政府从美国征购回故乡大理的国宝"阿嵯耶观音"。阿嵯耶观音为大理国(宋代)时期造像,青铜鎏金,高45.5厘米,呈站立状。观音造像硕长纤细,形态优美。高髻冠巾,宝冠正中端坐有一阿弥陀小化佛。观音前额有白毫,眉如弯月,秀目微启,双目前视。直鼻,小口薄唇,双唇微  相似文献   

20.
《大理文化》2010,(12):121-121
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在大理市大理镇党委政府和村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南门村立足实际,以打造"人文大理、幸福家园"为主题,以白族民居建筑风格整治和村容环境提升为重点,紧密结合文明卫生村创建、土地整理及基本农田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