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小学的班级管理中,班干部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与协助管理者,对推动班级建设、形成班级良好风气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班干部作为促进班级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也有着显著影响。因此,正确认识班干部对班级中各种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对优化班级组织和强化管理,形成和谐的群体氛围,凝聚良性班级文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姚庆玲 《文教资料》2008,(30):109-110
目前,职业学校生源质量差,问题生比重较大,这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笔者主要从营造和谐班级氛围、制定量化考核、加强班干部建设及转化后进生等几个方面谈谈进行有效班级管理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班级管理应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级管理制度,让班级管理充满"人情味";建立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使班级"分权"、"分层"合作;培养一班充满自信的学生群体,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4.
班干部是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群体,班干部的产生一般有三种方式:"任命制"、"选举制"和"轮值制",在不同任用方式中,班主任、普通学生和班干部展开了权力和权利的博弈,探讨班干部权力与权利的来源和划归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一、"班干部"设置不能流于形式在班级管理中,对班干部、小岗位的设置与引导是极为重要的。班干部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不可缺少的小助手。但更重要的是,小岗位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它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6.
一、"班干部"设置不能流于形式 在班级管理中,对班干部、小岗位的设置与引导是极为重要的.班干部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不可缺少的小助手.但更重要的是,小岗位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它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故事中两个班级的班主任,在设置班干部、小岗位的过程中走向了误区:表面上"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其实仅仅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7.
班级好比一个交响乐团,班主任就好比是交响乐团的指挥。班主任采用"握手与放手"的班级管理办法,更能奏响班级和谐交响乐。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素质,学会"握手与放手",做好为人师表的榜样。"放手"是指班主任把班级交给班干部管理,让学生管理学生,培养学生的管理才能和自觉能力。"握手"是指班主任要教育和培养好班干部,关爱所有学生。"握手与放手"的班级管理办法,其目的是走进学生心灵世界,营造班级管理和谐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学生的个人与非个人因素的干预,使得班级中出现了后进生这一较为特殊的群体,从而使班级的整体发展受到了限制。因此,为了实现"优生更优,后进生进步,增强班级整体水平"的目标,提升对后进生的转化与教育就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呢?  相似文献   

9.
“后进生”作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大群体,他们的表现对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后进生”的成因及心理特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后进生”转化的策略方法.以此来建设优良的班风学风,促进班级学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后进生是班级中的特殊群体,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只有与后进生心灵相通,做到以心换心,维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才能架起教师和后进生之间的桥梁,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也就能取得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善于任用班干部,挑选班干部不能任人唯亲,选拔出来的班干部思想要正,素质要高,能力要强,心态要稳,才能让班级其他学生愿意听从班干部的安排与管理,班级管理才能到位。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班级管理所实行的是"控制主义的层级化管理",从班主任到小干部,从小干部到学生,层层控制,级级落实,学生没有发挥创造性的机会,个人的情感、需要、愿望和兴趣等常处在抽象状态.而班主任把管理权又长期交于班中少数几位能力较强的班干部手中,置大多数学生于"被管理"的被动地位.这样人为地把班级这个群体分成两个相对稳定的"阶层"--"干部阶层"与"群众阶层",造成学生班级地位的差异,难免一些学生不服管而捣乱.很明显,这是一种不以学生为中心,不以实现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的班级管理.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在班级管理、班干部培养中,我们时刻要记住"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3.
职业中学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要求班主任必须全程跟班管理,这样才能使班级稳定,使各项工作走上正常轨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思维的变化,班级管理的理念、方法也要随之更新,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表明:要做好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培养一批称职的、团结向上的班干部群体,使他们能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现结合本人工作实践,谈谈对职业中学班干部自主管理的粗浅认识和点滴做法。  相似文献   

14.
提高后进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廖丽蓉如何提高后进生在班级中的地位?从我自身的实践来看,有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选举班干部、组长,用两班人马。每班人马均由优秀学生、后进学生搭配而成。两班人马分周轮流值日管理班级,既互相帮助,又互相竞赛。目的是给后进生以职务约束...  相似文献   

15.
张新泽 《考试周刊》2014,(25):188-189
一个优秀中学班级的形成,取决于班主任的领导力、班干部的凝聚力和班级自身的内生力。因此,要提高中学班级管理的实效性,就必须以学生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培育骨干,发挥班干部的示范作用;抓住重点,培育优良班风和学风。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班级里优秀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后进生也有令人值得学习的地方。班主任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在对待优秀生和后进生不同群体的时候要公平、公正、公开。笔者拟从后进生的表现、后进生的原因、后进生问题转化的策略三个方面,浅谈班级管理中后进生转化的策略。一、后进生的表现在生活中,后进生常常缺乏生活热情,不喜欢与人交往,喜欢独来独往;内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的班级建设中,班级管理实行的往往是“控制主义的层级化管理”。从班主任到班干部,从班干部到一般学生,层层控制,级级落实,学生(包括班干部)没有创造性的天地,个人的情感、需要、愿望和兴趣等常处于抽象状态。其结果是束缚了学生的发展,班干部成了服从和执行所培养出来的“小警察”,有时还会造成藏族学生和汉族老师的隔阂。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重新给班干部和老师的管理角色定位,应该成为班级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把民主选举权真正还给学生。内地西藏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个体之间不是上下级的行政管理关系,而是平等的学…  相似文献   

18.
后进生是班集体中“与众不同”的群体.是常被人们“遗忘的角落”。社会的稳定.和谐班级的构建.教育和转化后进生至关重要。在多年的班务工作实践中.自己不断探索后进生教育转化的途径与方法.积累点滴,在此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9.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是年级主任与学生的桥梁,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得力助手。一个班能否形成一个团结、和谐、有集体荣誉感、有正确舆论的集体,班干部是关键,班主任的工作意图往往首先变成学生干部的具体行动,然后再去教育和影响全体学生,因此,学生干部在学生中必须具有特殊的号召力和影响作用,而选拔好班干部,形成班集体的领导核心,才能有力地带动全班去共同努力,团结奋斗。因此,班主任要管好带好班级,关键要选拔、培养、使用好一批热心于班级工作的班干部。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小学普遍采用的班干部制度,使班级成员在权力分配上形成等级关系,如果班干部的角色定位不当,就可能对小学生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一、小学班干部角色的"错位"在目前的小学班级管理中,由于对"班干部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这一问题缺乏深入的认识,班干部角色定位不当的情况比较突出,这种角色"错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班干部与班主任的关系层面看,在一些小学的班级里,班干部俨然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