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来一些报刊在对期刊发行量的统计和报道方面出现了一些概念模糊的提法,有澄清的必要。期刊是一种定期出版的连续出版物,期刊的出版周期长短不同,由短到长大致可有以下一些种类: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年鉴)等,统计期刊的发行量,历来都是按照该种期刊的期发行量来认定的。近年来,一些期刊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缩短了刊期,比如将原来的月刊改为半月刊或者周刊出版。一般的情况下,刊期缩短以后,刊物的期发行量会有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期刊史话〕我军报刊出版的特点·方英·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报刊据不完全统计达600种以上,而且都有一定发行量。例如《抗敌报》发行量达8000份,《前进报》发行量达7000份,《前哨报》、《胶东画报》发行5000份左右,《拂晓报》发行约4000份...  相似文献   

3.
疯狂的教辅报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泽青 《传媒》2003,(2):20-20
我国发行量超过100万份的期刊不到30种,其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面向中小学生的教学辅导类期刊,不但教辅类期刊发行量很大,这类报纸也都发得很好。不是因为这类报刊质量有多高,内容有多精美,如果仔细调查一下这类报刊的背景,就不难看出,这类报刊大都依托各级教育部门,通过自己特定的渠道发行。  相似文献   

4.
浅谈媒介定位策略——以知音传媒集团三大刊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新闻爱好者》2011,(21):36-37
知音传媒集团下属10份期刊2份报纸,其中有3份百万报刊(月发行量超过100万份的报刊):《知音》月发行量达600余万份,《知音漫客》和《新周报》月发行量均超过240万份,而且知音传媒集团下属所有报刊均实现盈利。知音传媒集团的媒介定位策略对期刊界有哪些启示,本文进行了初略分析。  相似文献   

5.
建立报刊发行量认证制度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刊发行量认证制度,是在广告主、广告公司和报刊出版单位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三方都认可的衡量制度.所谓的报刊发行量认证,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手段对报刊出版单位声称的发行量进行稽核,确保以真实可信的报刊发行数字向相关的目标群体和社会公众公布.  相似文献   

6.
金伟 《今传媒》2007,(9):23-24
根据中国期刊协会的统计,在全国一百多家文学类期刊中,故事类期刊品种虽然所占数量不到1/7,但是发行量总和却是其他文学类期刊期发行总和的7倍.全国13亿人口中,每166人就拥有一本故事刊物;全国3.4亿个家庭中,每47个家庭至少也拥有一本故事刊物.目前,国内故事类报刊总共有130余种,其中以《故事会》为代表的标准故事类期刊有47种,标准故事类报纸有3种.130余种故事类报刊的期均发行总量约为1300多万册,其中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的《故事会》杂志,上下半月加起来总发行量就有500多万册.  相似文献   

7.
且前,我国每年出版报纸1938种、期刊9468种,如果从市场占有量和读者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期发行量最大的当属教学辅导类报刊。目前公开出版发行的教育报刊有140多种,但是期总发行量却超过1.5亿份,占全国报刊期发行总量的3/4。这中间,占教育报刊发行量90%以上的又是教辅类报刊,中国庞大的受教育群体——中小学生在应试教育中的巨大实际需求,催生了独特而广阔的教育报刊市场,形成了一道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报刊风景线。但毋庸讳言,教辅类报刊巨大的发行量、过细的分版以及传统上对行政的依赖,掩盖了自身品牌的创建,以致影响了报刊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教辅报刊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品牌建设已经是刻不容缓。[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王亮 《编辑之友》2010,(8):61-64
我国报刊的发行量不公开、不透明,发行数字掺水、虚报,报刊的真实发行量成为商业秘密,甚至一些报社规定不得向外透漏发行量,违者轻则处罚、重则开除.报刊虚报发行量,不仅伤害了读者、广告商的权益,也使得重视公信力的报刊业面临公信力下滑的严峻局面,而且还会损害报刊产业的整体利益. 有鉴于此,我国在2005年4月25日成立了国内从事出版物发行量调查统计和认证的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但接受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认证的报刊数量并不多.  相似文献   

9.
2005年4月25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宣布,具有中国特色、目前国内惟一从事出版物发行量调查统计和认证的机构——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挂牌成立。对此,有评论认为。这意味着我国报刊发行将从此进入“透明”竞争时代,也有评论认为,真正实现报刊发行量认证工作还任重道远。但无论如何,虚报报刊发行量现象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传媒业健康发展的“恶疾”,撇去报刊发行量“泡沫”,营造一个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是关乎我国报刊业发展前景的重要步骤,这已成为业内外的共识。为此,本刊特约陈中原先生介绍世界报刊发行量稽查制度的基本态势,并对建立我国独立的报刊发行量核查制度提出建议.相信对推进我国报刊市场竞争规范化、有序化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洪卫林 《青年记者》2016,(24):51-53
中国教育报刊的出版单位一般有国家和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所属的教育报刊社、期刊社以及出版社、传媒集团、高校、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相关机构.本文所指的中国教育报刊,主要是指教育主管部门所属的教育报刊社、期刊社所出版的教育类报纸和期刊. 在中国,教育报刊主要面向青少年读者、家长读者和教师读者,拥有极其庞大的受众群.从中国现有行业性报刊来看,中国教育报刊是目前行业报刊中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类.  相似文献   

11.
一、文摘的魅力没有人怀疑,原创的作品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可是人们又不能不承认,被称为中国期刊第一品牌的《读者》,是一份文摘月刊。2000年英国出版的国际期刊年鉴里面,《读者》的发行量排在世界综合类期刊的第四名,第一名则是美国的《读者文摘》。上海《报刊文摘》,是一份新闻文摘周报,发行量达100 万份,其影响也远远超过一些全国发行的新闻报刊。对于有阅读习惯但时间又不充裕的人来说,欣赏文摘类报刊是最佳的选择。正因为如此,多年来,不管报刊市场竞争怎么激烈,《读者》、《报刊文摘》、《小说选刊》等文摘类报刊始终走红。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文摘类报刊或文摘类版面已发展到8000多家,仅北京就有2000多家。  相似文献   

12.
陈苏 《编辑学刊》2010,(1):72-75
一、困扰少儿期刊市场化原因错综复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少儿报刊发展迅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各地纷纷创办新刊,少儿报刊从建国之初的10余种,发展到目前的200多种,其中不乏发行量达上百万的期刊,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然而不同于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1995,(Z1)
来自兄弟报刊的信息(六则)据报刊管理权威性的刊物《中国报刊月报》1995年第2期报道,今年全国有21种期刊发行量突破百万册。排行如下表:1995年发行量超百万册地刊排行表据《中国记者》杂志1995年第2期报道,由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社与新民晚报社共同举...  相似文献   

14.
杨青 《编辑学刊》2002,(3):66-69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期刊已达8000多种,其中少儿类期刊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发行量一般不小.这一方面是因为教育市场大,中小学生数量庞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多借助教育行政力量的推动.随着少儿期刊的不断增加,近年来国家关于"优化报刊结构,将报刊逐步推向市场"的精神的贯彻落实,中小学学生人数的逐年减少,借助行政推动的局面将逐步被打破,少儿期刊的市场竞争日渐加剧,并逐步白热化.因此,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按市场规律办刊,树立品牌意识,谁就有可能脱颖而出,一领风骚,打造成未来少儿期刊的航空母舰,相对集中地占领市场.  相似文献   

15.
如何走出少儿期刊“同质化竞争”的泥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期刊已达8 000多种,其中少儿类期刊占了一定比例,而且发行量一般不小。这一方面是因为教育市场大,中小学生数量庞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多借助教育行政力量的推动。随着少儿期刊的不断增加,以及近年来国家关于“优化报刊结构,将报刊逐步推向市场”精神的贯彻落实,中小学学生人数的逐年减少,少儿期刊的市场竞争日渐加剧,目前这种借助行政推动的局面将逐步被打破。因此,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按市场规律办刊,树立品牌意识,谁就有可能脱颖而出,打造成未来少儿期刊的“航空母舰”,相对集中地占领市场。 …  相似文献   

16.
顾子慧 《出版参考》2016,(11):30-32
近年来,台湾地区传统的大众期刊发展进入停滞状态,大众期刊市场近乎饱和.全台人口逾2340万(2014年),据台湾地区《统计年鉴》数据资料,2014年全台共有1181家期刊出版单位,共拥有25大类、超过6600种期刊,平均每4000人拥有一本期刊,每百户中有7户订阅了期刊,人均种数和册数均居世界前列.2014年7月至12月,据《台湾发行公信会稽核报告》统计,《商业周刊》平面及数字原型版杂志平均发行量为130023份,是台湾地区发行量第一的财经类刊物,也在全台所有期刊发行量中排名前列.与发行量达到十几万的杂志相比,台湾地区小众杂志平均发行量基本在10000-15000份,且集中分布在大台北地区,通过数据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其在发行量上的“小众”.  相似文献   

17.
曹鹏 《新闻记者》2005,(3):27-29
如今国内传媒机构基本都是企业化经营的,因此,可以说除了个别例外,报刊社几乎全是国有企业。与现实社会中的国企亏损多、赢利少相一致,目前的报刊论数量也是赚钱的少。虽然各大城市的晚报、都市报市场日进斗金,但是如果统计一下报刊全局的经济状况,就可以看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格局。无论是发行量还是广告额,都集中在少数报刊手里,而占大多数的报刊日子过得很难,  相似文献   

18.
刘明华 《记者摇篮》2008,(12):49-50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科普期刊的读者群日渐萎缩,虽然科普期刊的数量稳步上升,但是发行量却迟迟不能跟上,一些科普期刊苦苦支撑,科普期刊的发展进入了低谷。据最新统计,月发行量100万册以上的科普期刊只有《家庭医生》杂志,月发行量50万册以上的也只有3种,月发行量10万至50万册的约有50种,  相似文献   

19.
2007年6月25日,《二00六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统计报告由新闻出版总署计划财务司公布(未含港、澳、台地区的相关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06年全国图书、期刊、报纸用纸量增长1.84%;图书品种继续增长,达到233971种;报刊发行量呈现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我国对党政部门报刊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整顿。从中央到地方,共停办期刊395种,这是中国期刊历史上涉及期刊最多、影响深远的一次整顿。本文依据公开资料,对这批停办期刊的刊龄、类别、刊名、刊期、发行量、总码洋及在第一、二届国家期刊奖中的地位等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