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因斯坦的人生在我们今天看来称得上是辉煌的,但他却是孤独的,他一辈子生活在深深的孤独感中.他说:"我实在是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到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  相似文献   

2.
我在他的文字里感受着孤独,那样的孤独任凭怎样的人生也无法缓解。我想,在他的作品中,在幸福的表象下,追溯到生命的本质是虚无。  相似文献   

3.
幸福在别处     
象牙谷 《今传媒》2005,(3):40-40
在我接触的人群中,李青是个另类。他走进这座古城时曾经身无长物,但他却是为了摆脱心灵的痛苦来到这里,这就是为什么当他在广告圈里如鱼得水时仍然像流浪汉一般孤独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他有点白     
草丛中住着—群决乐的小田鼠,他们大多是灰色的。只有维维不—样,他比别的田鼠白多啦!维维想:“我有点白,也许我不是一只田鼠吧?”维维不再和田鼠朋友们一起玩了,他有点孤独,也很无聊。  相似文献   

5.
蒋勋的孤独     
据说这是一位在台湾颇有影响力的大师级人物,被很多青年人奉为精神导师。恕我愚昧,在此之前未曾读过他的任何作品,直至此次在大陆出版的《孤独六讲》和《汉字书法之美》。  相似文献   

6.
曾经一度不明白,村上春树的作品何以令那样多的读者痴迷。有一个统计似乎可为佐证:在日本,平均每30人拥有一本《挪威的森林》。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他与现实世界始终保持距离。他热衷出门远行,他的作家身份背后隐藏着一个旅行者身份。《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即开笔在希腊的米科诺斯岛,西西里岛,封笔在意大利罗马。村上春树沉迷音乐,生活质朴简单,远离文坛和媒体。孤独与无奈构成村上春树作品的基调。《挪威的森林》表现的爱情故事,正是在人的这一孤独本性上展开,显得尤为复杂和深刻,它使原本相互倾心的恋人,从每个个体…  相似文献   

7.
李莉 《大观周刊》2012,(22):18-18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上富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本文旨在对他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和《我的丁一之旅》所体现出的爱情观作分析,具体包括爱情是孤独的证明,爱情要专一、爱情是对人类残疾的拯救三个方面。他的爱情观是一种形而上的思考,他对爱情作出了完美的解析。  相似文献   

8.
舞步     
关于舞的记忆开始于16岁,那时候的我疯狂地谜恋芭蕾。每次看完演出,我都是那样蹦跳旋转地一路飘回家,路灯下的树,梦幻般明亮的花店,这样的那样的、孤独的相拥的人.在我跟前疾驰而过。  相似文献   

9.
花田半亩     
田维 《出版参考》2011,(2):18-18
是谁说过,生命是一片纯白的空地,孤独的人们反复徘徊。在这一片纯白之地上,我哭了又笑了,一点点明白人世所谓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山上的孤独     
我在山上行走是因为我孤独,我想抛弃属于孤独的那种感觉。 我们那边的山就像发质极差的秃子,仅有的几棵马尾松是它可怜的点缀。山中的羊肠小道上往往漫步着几只农民的羊,它们在一起嬉闹,完全没有对于屠宰的恐惧。我踏过的地  相似文献   

11.
65537的问候     
买了一本保罗·乔尔达诺的书《质数的孤独》,一个不认识的意大利作家。我是个孤独爱好者,抗拒不了几乎所有以“孤独”为名的书。  相似文献   

12.
庞洁 《出版参考》2011,(9):15-15
小时候玩一种游戏,叫做“一二三,木头人”,非常怕做那个“木头人”,单单站在花园一头,背对着小朋友。唯独在喊出“一二三”时,回过头去快快看他们一次,继续转身,向着花园深浓的青涩秘密,不知所以。心里忐忑,闭上眼睛,害怕哪个调皮的小孩,突然在我还没来得及回头的瞬间,已经逼到身后,扑上来包围我。直到游戏结束,还惶惶然。后来明白,那种惶然不过是年少时对孤独的最初体悟,不愿意背对人群,于是多年后记住的也唯有孤独,而忽略了裹杂在时光中的喧哗。  相似文献   

13.
农民张正祥竟然入选了国家形象片!我不知道这事儿是谁"拍板决定"的,这简直是对"国家形象"的最大侮辱!如若不信,请看我从媒体的公开报道中截取的一些片段: 执拗的张正祥无怨无悔,发誓要与破坏滇池的人斗个你死我活.很多人认为他是"环保疯子",孤独而穷困潦倒的日子他坚持了30年.  相似文献   

14.
《大观周刊》2010,(39):49-49
“别说那些关于孤独的陈词滥调,之于我这种人,孤独是一种胜利,这是场人生战役。像我一样从事创意工作的人,必须独处,让自己重新充电。整日生活在聚光灯前面,是无法创作的,所以我赞成每个人都该有独立生活。将别人当成依靠,对像我这种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Valentino Garavani  相似文献   

15.
他,象征着黑白电影时代的终极浪漫;他是好莱坞短暂的英雄时代里最为嘹亮的一声号角;6月12日,这位美国百年电影史上的“头号英雄”,87岁的格里高利-派克安然远逝。留给影迷的是那张永远俊美的微笑和他孤独而正直的时代记忆  相似文献   

16.
梧槐 《新闻世界》2006,(3):42-43
8年来,他为推广教科书循环使用,孤独地行走在“环保中国”的边缘。耗资数万,负债累累,足迹遍布14个省,进行200多场演讲。如今,他的奔走呐喊开始出现一定效应,尽管推广之日尚远,但他仍然为之奔走呐喊。[编按]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图书馆员李忆云我是一名图书馆员,每天工作在三尺书台边。无论炎炎苦夏,还是刺骨寒冬,我都用知识、热情和微笑,面对读者渴望的眼睛,帮助把知识的宝藏探寻。也曾豪情满怀,梦想生命之春放出异彩;也曾屡遭挫折,于茫茫暮色之中孤独的徘徊。十七年上班路上的风...  相似文献   

18.
王元化是我所尊敬的一位作家。读他的著作并不多,他的有名的《文心雕龙疏》就未曾涉猎。但是一本《思辨随笔》引我走入他的宽阔的思辨世界,已使我十分地醉心和满足了。当代据说正在兴起陆笔热,可能也是从西方引进的:卢梭的《孤独者漫步》,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帕斯卡尔的《会思想的芦苇》,兰姆的《伊利亚随笔》……不但是美文,更常常引人进入沉思和悠想。我们的随笔则似乎显得飘浮一  相似文献   

19.
我与juve.net     
我原来是个很孤独的JUVETINO(意大利语中尤文球迷的统称),因为总是被米兰、罗马等对立球队的球迷所包围,自己显得很孤立。但自从接触到尤文球网以后,我的生活开始有了改变。从足球中,从这个论坛中,我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新的礼拜开始,我都盼望周三周四的到来,因为那两个晚上有我所钟爱的电台节目《零点冲动》。听这个电台谈心节目是从2003年开始的,那是我刚踏进社会门槛不久,也许因为是漂泊一族,也许因为工作中的种种委屈,也许因为寂寞孤独……那晚我失眠了,百无聊赖中打开收音机,只记得从某频率中传来那亲切而磁性的声音吸引了我,由此便开始对听这个节目产生了兴趣。渐渐地,在他聆听众多听众来电所谈的话题中,我折服于主持人沉稳、自然的语言风格以及诚恳真挚、温文尔雅的交流态度。有时我觉得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