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两年中,连续两次执教《项链》一文,原先已产生的问题又在头脑中萦回,那就是:《项链》一文中玛蒂尔德的形象究竟是悲剧呢,喜剧呢,抑或正剧呢? 现行的《教学参考书》和有关材料,都是归入了头一种,说是全篇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前面写女主人对奢华的追求,后面写她由此造成的悲剧,其中有对玛蒂尔德的同情。 虽然最后提出了“同情”二字,但对于最终仍是悲剧的论断,我很感疑惑,是以班门弄斧。将浅见说来,以就教于方家。 从短篇小说的创作来说,莫泊桑可谓是饮誉于全球的艺术大师。他的两篇杰作《我的叔叔于勒》和本文在我国都入选为中学教材。这两篇精品刻画的都  相似文献   

2.
世人有倡安贫者,亦有倡求富者,试若问君,安贫乎?求富乎?不知您会作何回答。但若问我,我必答:二者皆抛。因为这是两个极端,我不愿走极端,所以,我要说既不安贫又不求富!古代的高雅之士惯有“安贫”之美德,鄙夷物欲,崇尚精神生活。战国时,曾有一个名  相似文献   

3.
传统意义上的校长是管理型的.一手“抓钱”.一手“管人”。现代理念下的校长是专家型的,既要懂管理,也要懂教学。这里就涉及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校长如何研究教学、管理教学、引领教学。推行新课程以来,比较流行校长“行走课堂”的理念.有些专家提出校长要“带好一个班,教好一门课”.正鉴于此,经常可见一些校长亲自“操刀”,拿起生疏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鞭,重返讲台,亲自为全校甚至全市教师上教研课、示范课。这种做法对推进新课程应该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可以上课了吗?”教师弯下腰亲切地问。学生们回答:“可以。”其实.教师在问这个问题前.已经让同学在说ABCC式的词语了.同学们说出了很多.比如自雪皑皑、雷声阵阵、杨柳依依、春风徐徐等。许多人都以为在上课了,上课的铃声也已经响过了。假如这个时候,有人说.老师.不是已经在上课了吗?那一定会让教师感到不舒服.说不定旁边的同学也会戳他一下手肘:要你多嘴!如今,  相似文献   

5.
李老师疯了。他逢人便问:‘我是公办还是民办?’当别人以惊愕奉迎的口气回答他是‘公办’时,他拇指一伸:‘你是大好人!’而当别人回答他是‘民办’时,他就同你纠缠不休。李老师怎么了?他怎么一下子变成这样? 原来,他是个老民办,在一所乡中代英语。民办转公办之风吹拂已久,唯独没有吹到这位默默耕耘的民办英语教师身上。1992年教育局进行摸底,发现英语教师数量众多,而且这些教师由于平时致力于  相似文献   

6.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热潮中,坐落在西安市南大街闹市区的西安教育学院,“门面”几乎  相似文献   

7.
[案例 ]语文课上 ,授者一如既往般自信 ,抑扬顿挫 ,神采飞扬。“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偶然中蕴含了必然 ,失项链是一个偶然事件 ,但这一偶然源于人物贪慕虚荣 ,追求享乐的思想基础……”听者表情严肃 ,授者窃喜 ,不失时机地送上惊人之语 :“虚荣使女子堕落。”以求强化之效。有人颔首 ,有人窃议。教学按章步入“自由质疑”篇 ,沉默有间。女生甲 :“女孩穿得漂亮些不好吗 ?”男生甲 :“人应该适应环境 ,不要追求力所不及的事物 ,‘平平淡淡才是真’嘛。”女生乙 :“贪慕虚荣的人会勇敢地承担那笔可怕的债务吗 ?”男生乙 :“贪慕虚荣并不意味人…  相似文献   

8.
某日,听一位小学低年级老师教《孔融让梨》.这位老师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字词句的训练之后,连设三问,实录如下.老师问:"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和谁一块吃梨?"——"和哥哥一块吃梨."又问:"孔融拿了大梨还是小梨?"——"孔融拿了一个小梨."再问:"孔融为什么吃小梨?"——"因为孔融是弟弟."这样的设问,似乎天衣无缝,然而我敢说,她的这节课失败了.显然,"弟弟"不是"应该吃小梨"的理由.小学低年级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水平低,往往不能看出事物的主要方面和事物各部分的联系,而常以事物的偶  相似文献   

9.
龙舟 《中文自修》2010,(1):11-11
读过著名画家范曾的一篇文章。他说:“宠物’云者,本应爱其生命.听其自然。然而人类的贪欲,必以动物痛苦的代价愉己,那么无论如何的宠爱都无异于戕害。”它们“虽为宠物,实为囚徒”。他并反思自己曾饲养两只小猴的过程,虽“饲以果品甜点,洒以香水,然而不到三年,它们先后死去”。范曾先生重视的是动物的“自由生存”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有些连接副词,如when、if、as、before等引导的从句,能否做定语,说法不一。笔者在阅读中收集了下列几个句子:  相似文献   

11.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弊端仍是讲风盛行,不放心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教师设计教学时,忽视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智力的差异,忽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处处强求“统一”,习惯于用自己已经定好的框框去“套”学生。比如解释词语、回答问题等,都得让学生按照词典或课本原原本本地说出答案,稍有发挥和不同,就判错误。这样下去,语文课又回到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老路上去,这与当前推行的课改精神是完全背离的。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中心”论仍然在某些人头脑中作怪,惯于把学生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掌心,不敢放开让其自…  相似文献   

12.
<正>近来组内教研,学习了初三的一节语文复习课,在复习到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者将词中的"恨"释意为"怨恨"。笔者对此产生了质疑。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就编选了北宋大词人苏轼的这首中秋咏月词。"恨"字就出自词的下阕"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教材下面的译句为:月亮对人不该有什么怨恨,可是为什么它老是在人们离别时圆呢?对照译句,可知教材将"不应有恨"的"恨"释义为"怨恨"。再翻阅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书  相似文献   

13.
《挑山工》这篇课文的教学已经接近尾声,我让同学们把自己最想对挑山工说的话写在课文的插图旁边。由于前面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同学们思绪飞扬,妙语连珠:  相似文献   

14.
很多人在选择职业时会问这样的问题,一份工作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可是收入却差强人意,或是,工作很无聊,可是收入却不错,为了生存不得不坚持下去。当工作在生存与兴趣之间挣扎,究竟该作何选择  相似文献   

15.
和煦的春风抚摸着我疲倦的身体,使我的心情格外愉快!因为今天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下个月举行运动会,想参加的同学到班长那儿报名。”班主任王老师在班上宣布。同学们马上活跃起来了,都在七嘴八舌地讨论报什  相似文献   

16.
虫乎?人乎?     
“哇,这是什么虫啊?”陈炳霖问道。他整个上半身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只有两只眼球跟着虫子骨碌骨碌转。周围的一圈人立刻凑了上去。陈炳霖桌上果然有一条很奇怪的虫。极细小,深褐色的,一伸一缩地蠕动着。“真是好奇怪的虫!”“而且,它爬起来好有个性哦!”这虫爬着爬着,还会竖起身子来瞧瞧周围。我们一群人把目光都聚焦在它身上,七嘴八舌地讨论着。陈炳霖拍了拍前桌翁来逸。翁来逸转过身来,盯着桌子,“啊!哇!妈呀!”他突然大声惊呼,整个人一下子弹开好远。直到晚自修开始,翁来逸都在左顾右看,担心有虫子爬到自己这边来。我便跟他开玩笑。“要…  相似文献   

17.
大约一年前在北京举行的科技普及与科教兴国研讨会上,科普大师们就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反科学与反“科学主义”、科学与迷信,以及新闻的性质与功能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热烈讨论。大家对所谓“科学文化人”最近提出的若干“科普新见”给以有力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正>“葱包桧儿!谁要吃葱包桧儿!一口吃掉秦桧这个小人!”大家在西湖边春游时,正在草地上分享午餐,小路对着同学们吆喝起来。“什么是小人啊?”“小不点儿”发问。这下引发了一场关于“君子与小人”的大探讨。大家首先请出了孔子之孙子思。相传,《中庸》为子思所作。《中庸》里写道:仲尼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相似文献   

19.
近来学术界对李秀成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现在看来,李秀成是真降不是伪降,李秀成是叛徒不是英雄,已经真相大白,可以定案了。公开支持“苦肉缓兵计”、正面宣扬“万古忠义”李秀成的文章,已经不多见了。但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一些评论家在肯定李秀成投降是事实、承认李秀成的确是背叛了革命之后,却又端出种种“论据”,仍然要把李秀成打扮成一个混了不起的农民革命领袖,他们宣布,李秀成虽然投降了敌人,但就他的一生来说,仍然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历史人物。所谓“功过”论、“局限性”论、“不  相似文献   

20.
一天,有个学生来到教研组,向老师借阅教学参考书。这引起了在场教师们的争论,有的主张借给他看,有的坚决反对,理由是,“教学参考书是专给教师们备课用的”。其实,这“理由”背后的潜台词是:我把参考书借给你,到课堂上我讲什么?原来他的宝贝都在参考书里,教学内容都是从参考书里抄的。学生如果知道了这宝葫芦里的秘密,岂不有损教师的尊严?所以,教学参考书既是这些教师的法宝,也就成了字生的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