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用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教材应用题例1:某供销社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1500千克,用卡车运化肥的重量是大车运的3倍。一共运来化肥多少千克?题中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已学过的几倍求和的问题。这里再次出现,是要求学生在已掌握的列分步算式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会列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解答应用题,由分步列式到列综合算式是一个飞跃,六年制数学第六册教学这部分内容是从一个例题开始的。例题:“供销社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1500千克,用卡车运的千克数是大车运的3倍,一共运来化肥多少千克?”一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学习应用题,大家看例题(出示例题)。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学生将要学习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按教材的安排,先分步列式解答,然后再复合成综合算式的顺序进行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这样教学,不易使学生摆脱分步列式的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且比较繁琐,若抓住数量关系式,来指导学生列综合算式,不仅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如教学第66页例1:“供销社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1500千克,用卡车运的千克数是大车的3倍。一共运来化肥多少千克?”首先引导学生弄清题目中的问题是什么?(一共运来化肥多少千克)要解决这  相似文献   

4.
列综合算式是解答应用题的难点,特别是对需要使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算式,学生不易接受和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发展思维概括能力。因此,教给学生正确灵活地列综合算式的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现根据教学实践,介绍五种指导小学生列综合算式的常用方法,供参考。一、追根代入法《简称代人注)用代入法列综合算式,就是从最后一个分步算式出发,追根究底,逐步代入。例1、蔬菜村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3000千克,用卡车运的千克数是大车运的3倍。一共运来化肥多少于克?l、…  相似文献   

5.
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小学三年级要列综合算式解答两到三步计算的问题。下面谈谈个人教学列综合算式解应用题的几种方法。 (一)图形法。这就是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然后看图列出综合算式。 [例1]城东大队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3000斤,用卡车运的斤数是大车运的3倍。问一共运来化肥多少斤?  相似文献   

6.
11。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课师:(幻灯示题:商店第一天运来8箱饼干,第二天运来50千克饼干,两天一共运来多少饼干?)怎样列式解答?生:8+50=58。师:58是"58箱"还是"58千克"?生:(很快发现单位名称不一样,不能直接相加)上面的算式是错误的。师:请同学们二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这道题中饼干的数量可以用什么作单位?(2)问题中的单位名称可以怎样确定?()问题中的单位名称确定后,想一想:这道题缺少条件吗?如果需要补充,那怎样补呢?生:......这道题缺少一个条件。如果求"两天一共运来多少千克饼干",要先算出第一天运…  相似文献   

7.
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方法是学习解答两步计算复合应用题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可采用画解题分析思路图的方法。例:食堂原来有大米50千克,又买来4袋,每袋100千克。食堂一共有大米多少千克?要求大米一共有多少千克,就要知道食堂原有大米多少千克和又买来大米多少千克这两个直接条件。原有大米多少千克题已直接给出。又买来大米多少千克,题里没有直接给出,所以不能直接把这两部分的总数求出来。怎样求出又买回大米多少千克?根据已知又买了4袋,每袋100千克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求出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要求食堂一共有大…  相似文献   

8.
两步计算应用题难点训练陇西师范附小韦正才一、用比较、分析法识别题中的省略句式,揭示中间问题例如,食堂原有大米120千克,买来的大米比原目的各30千克。(买采大米多业千克?)食堂共有大米多少千克?分析数量关系时,往往因为题中没有括号里的中间问题而增加了...  相似文献   

9.
通过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可以更好地弄清题里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正确灵活地列综合算式,有以下几种方法。追根代入法。就是从最后一个分步算式出发,追根究底,逐步代入。例1:蔬菜村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3000千克,用卡车运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小学数学第四册两步计算应用题复习课。  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2能熟练正确地解答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重点:分析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两步应用题的结构,揭示解答两步应用题的中间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分析中间问题  (1)商店有72千克苹果,卖出46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商店有9筐苹果,每筐8千克,卖出46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第(2)题,要先求什么?  …  相似文献   

11.
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应用题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揭示两步计算应用题的中间问题呢?下面以六年制第五册应用题例1加以说明。首先,教师设计一道一步计算的准备题:食堂原有大米50千克,又买来大米400千克,食堂一共有大米多少千克?让学生作复习旧知练习,加深对已学知识点的认识。其次,出示由准备题扩充  相似文献   

12.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怎样进行复习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呢?一、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之系统化通过复习,把平时分散、孤立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样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例如,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题:①白菜240千克,萝卜的重量是白菜的3倍,萝卜有多少千克?②白菜240千克,萝卜的重量是白菜的4/5,萝卜有多少千克?③白菜240千克,萝卜的重量是白菜的80%,萝卜有多少千克?④白菜240千克,萝卜的重量与白菜重量的比是4:5,萝卜有多少千克?通过以上四道题,把整数的…  相似文献   

13.
教学“用字母表示数量”时,我先引导学生复习了有关常见的数量关系。 1.一枝钢笔2元,3枝同样的钢笔要多少元? 2.小明今年7岁,小英比小明大2岁,小英今年几岁? 3、商店原来有水果120千克,又运来15箱,每箱20千克。现在一共有多少千克?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内容之一,特别是单位1不同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则更难掌握。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假设法解决这类问题,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例题:有两筐苹果,每筐重30千克,分给两个班,已知甲班分得的与乙班分得的一共13千克,求两班各分得苹果多少千克?本题单位1不同,又没有相等的条件,用假设法解学生较易接受,假设甲班和乙班都拿出本班苹果的手,是30×2×=10(千克),比13千克少3千克,为什么呢?因为把乙班的假设成了,这样就少了3千克,3千克的对应量是();如果…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中有这样两类常见的应用题:一类是一批货物卖出几分之几后,又运进多少千克,结果比原来多或少几分之几,求原来多少的问题;另一类是已知两个量,其中一个发生了变化,或是两个量都发生了变化,以及变化前后两个量的比,求总量或一个量的问题。本文将两类问题分简、难、繁三种情况分别论述,如让学生掌握了下面的解题要领,审清题目,算式便会脱口而出。 第一类。 例1.商店有一批水果卖出后又运来60千克,结果现在比原来多,原有水果多少千克? 解:60÷()=200(千克) 答:原有水果200千克。 分析:据题意,又运…  相似文献   

16.
莫让生成性资源悄悄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所滨 《江苏教育》2006,(3B):29-29
[案例1]一位教师教学工程问题.出示下题:一天,王大妈去水果市场批水果,苹果、梨一共买了8千克。她带去的钱如果只买梨可买15千克。如果只买苹果可买10千克。王大妈那天买梨、苹果各多少千克?学生解设苹果买来x千克,则梨买来(8-x)千克,列出下列方程解答:  相似文献   

17.
例某粮店运来面粉和大米共4800千克,已知面粉是大米的20%,后来又运来一批面粉。这时面粉与大米的比是3:8。问又运来面粉多少千克?这道题趣味性强,综合性大,解题途径广,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用以下方法进行思考求解:[解一]用倍比法解由题意知,原来面粉是大米的20%即面粉占总重量的1/6,而面粉前后的重量分别是大米的20%、3/8,故现在面粉是原来的(3/8÷20%)倍,减去原来面粉的重量(即为1倍数),剩下部分就是又运来面粉的重量。即:4800×1/6×(3/8÷20%-1)=700(千克)[解二]用对应法解因为现在面粉和大米的总重量可以看作原来的4800千克与又运来一批面粉的和,所以现在面粉的重量相当于4800千克的1/6与  相似文献   

18.
第一课时(教材第18页例1、19页例2) 一、引入练习 用字母表示以下各题中的数量关系: (1)学校买来a本文艺书和b本科技书,两种书一共买了多少本?(2)学校买来c本文艺书和科技书,其中文艺书a本,科技书多少本?(3)商店原有a千克水果糖,又运来b千克,商店现有多少千克糖?商店原有a千克水果糖,又运来b千克,卖出x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相似文献   

19.
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应用题的教学,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应用题的教学效果. 一、教会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常用的推理方法 小学生模仿性强,往往模仿教师讲授的方法去解题.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如分析法是常用的推理方法,即从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与要求的问题出发进行推理分析.如:"甲车一次运菜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运'50千克,两车一次共运菜多少千克?"先要求学生说出求两车一次共运菜多少千克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题中给出的条件中哪个是已知的,哪个是未知的,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两车一共运菜多少千克),即300+(300+50)=650(千克).  相似文献   

20.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个整体,各类应用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教师组织复习时,应在整体思想的指导下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以构建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解题思路的结构体系。建议复习时由易到难地进行系统整理,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路线进行。一、整体疏通联系这一阶段主要引导学生把分散学习的三类基本题进行疏理比较,弄清各类题基本数量关系的内在联系,可以组织学生练习:1.商店运来大米5000千克,卖出了3000千克,卖出大米的千克数占运来的几分之几?2.商店运来大米5000千克,卖出35,卖出多少千克?3.商店运来一批大米,卖出大米3000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