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槛效应、经济增长与碳排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登勋  黄杰 《软科学》2015,(4):67-70
依据"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二氧化碳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增长将呈现出非线性变化。基于Hansen发展的门槛面板模型,利用2000~201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样本,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关系;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在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中表现出显著的门槛效应,当这些门槛变量达到或超出一定的门槛值时,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中协整检验分析技术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出口与经济增长,进口与经济增长之间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进、出口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并不是进、出口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袁嫄 《科技广场》2009,(8):108-110
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多元滞后分步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1979年~2008年间FDI与广东省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广东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即FDI是广东省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4.
美国风险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协整理论,利用1981年-2007年的美国年度经济统计数据,对美国风险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建立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美国风险资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建立线性回归模型,阐述江西电力发展与江西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且通过分析1990~2003江西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特点、全社会用电量与各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各产业增加值用电单耗,参照江西省宏观政策,对2004至2006年江西省电力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及预测。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1990—2013年的有关初级产品进、出口总额和GDP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动态时间序列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初级产品进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数化后的进、出口总额和经济增长均为一阶单整序列,且存在某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协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较好,有利于进一步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初级产品进出口的预测;我国经济增长与初级产品的进、出口之间是单向因果关系,但初级产品的进口与出口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崔海燕 《未来与发展》2010,33(11):96-100
本文根据1978—2007年的山西省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支出的有关数据,运用动态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短期内,山西省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波动关系,但从长期来看,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居民消费,但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因此,山西省政府应该通过启动消费、影响投资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根据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的数据,首先对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做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然后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进一步研究.对三大经济区域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做了分析与比较.研究认为,在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中,长三角地区在各项指标中几乎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科技活动人员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再次是R&D经费支出;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率与科技活动经费增长率及R&D经费支出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9.
基于协整分析,以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R&D投资为视角,采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对跨国公司R&D投资与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实证分析.首先对FRD和CDP两组变量进行协整分析,验证跨国公司R&D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次对跨国公司R&D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和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最后对跨国公司R&D投资与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择甘肃省1978-2016年的数据对甘肃省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协整检验以及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通过协整检验发现,在甘肃省,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甘肃省城镇化水平也会随之提高,但是城镇化水平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因果检验,利用河北省1952~2005年的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河北省经济增长与最终消费之间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和短期的波动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河北省最终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增长与研发经费支出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的理论, 通过对1995-2005 年度我国经济增长与研发经费各类型支出之间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经济增长与研发经费各类型支出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我国研发经费各类型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并提出改善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梁馨月 《大众科技》2014,(8):189-191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协调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投资与经济良性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以及采用Eviews计量工具,对柳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有待优化之处,并配套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探讨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能否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助于全面地认识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价值,发挥旅游经济的正向作用。本文使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测度了1999-2013年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异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E-G两步协整模型、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探讨了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异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旅游经济增长在各地区都呈现整体收敛趋势,城乡收入差距也整体呈现缩小趋势;全国及东、中、西部的旅游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异程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变异每增加1%,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变异就增加0.516 9%,说明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收敛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收敛有影响;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短期变动关系中,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变异每呈现1%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变异就会增加0.631 5%,经济发展越强的地区其长期均衡关系对短期波动的调整力度越小;旅游经济增长空间变异与城乡收入差距空间变异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据此认为旅游经济增长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回归模型定量地分析了重庆市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在重庆市经济增长中贡献并不明显;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第一产业最大,第三产业最小;说明了加快重庆市传统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中部地区的对外经济开放度进行了度量,并采用Johnson协整分析技术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考察了中部地区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对外经济开放度与GDP增长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即两者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开放度的提高是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但该地区GDP的增长没有显著地提升经济开放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国际旅游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同时,在定量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修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合应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我国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算了中国1961年~2001年的生态足迹及能源足迹、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水域足迹。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GDP与各种生态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GDP分别与总生态足迹、耕地足迹、能源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GDP与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水域足迹不存在协整关系,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资源、能源消耗型;并建立了GDP与总生态足迹、耕地足迹、能源足迹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应用模型分析发现增加1%的GDP产出需要增加0.61%的生态足迹,需要增加2.38%的能源足迹、1.28%的耕地足迹,因此能源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瓶颈。因此,为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知识、技术、信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经济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协整和VEC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数量正相关、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负相关,经济增长数量和增长质量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1989-2007年的江西省统计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江西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促进关系,对外贸易明显促进了经济增长.最后,就促进江西省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