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一对一的作文训练形式,这样做是能收到一些效果,但只采用单一的训练形式,教学实施受限制,作文成效不高。笔者采用"作文分组接写"的作文训练形式,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本文主要阐述学生分组接写、合作交流的趣味性——下笔之趣,交流之趣,成长之趣。  相似文献   

2.
<正>1.作文教学"趣"为先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腐朽为神奇。马正平教授在谈论学生写作时指出,第一是"写作兴趣",足见"兴趣"在作文教学中堪称第一要素。我们再从作文本身来讲,要解决好三个基本问题。即想写一一写作兴趣;写什么一一写作内容;怎么写一一写作方法。课堂教学中仍然是"兴趣"放在第一位。德国教  相似文献   

3.
<正>作文要出新,关键不是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时,要打破惯常的思维模式,进行逆向立意,求异出新。所谓"意"是指文章的主题,即中心。"意"可以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也可以是一种情感,一种哲理,这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而定。记叙文出新的方法是,作者对某一事,某一物,或某一人,从某一角度,有了新的认识,或有了特殊感受之后,而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与常人或者自己  相似文献   

4.
作文批改是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环节,也是指导学生修改文章的有效手段。但是,作文批改的质量如何,作文评语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作文评语具有评价和导向的双重作用,评语不仅要分析习作的成败得失,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个性化。作文评语的个性化又可以通过在评语中动之以情,言之成理和导之以趣来体现。  相似文献   

5.
材料作文是高中作文训练当中较常见的一种。因为材料作文既没有现成的题目,又没有话题,但本身又是一种限制性很强的作文形式,要写什么必须从材料中提取,所以相对于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难度比较大。这就要求学生面对给材料作文,必须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分析材料,准确领会题旨,从而确定文章的中心和思路。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又云:"故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者,即作者立意之本意也。"古人以"帅""、主脑"作比喻,形象说明了文章中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课文所包蕴、表达的情感很丰富,如因成功感到愉快,因失败感到悲痛,因受辱感到愤怒,因美好事物产生爱慕之情,因丑恶现象产生憎恶之感等等。扣课文情感,写情感作文,是读写结合的一个有效途径。扣童心之趣写生活之真明人李贽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可见童心之趣在感情中的位置。童趣中不泛拙趣。如《小猫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中提倡参与意识尤为重要,因为害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是变学生“要我写”为“我要写”的关键,是克服学生害怕作文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一、指导写“应需之文”,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往学生作文往往是为写作文而作文,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学生也往往提不起写作积极性来.于是,出现了装腔作势、假话套话连篇的毛病.写“应需之文”,这是叶圣陶先生早在60年代就提倡的.他说:“课内作文最好写应需作文,即令叙非叙不可之事物,令发非吐不可之议论”.  相似文献   

8.
很多小学生怕上作文课,因为写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体会不到写作的乐趣与成就感。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体会到作文之趣、作文之乐,鼓励学生"怎么说就怎么写""怎么想就怎么写""要说真话、写实事",引导学生在一次次修改中锤炼语言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9.
徐正安 《教师》2013,(12):59-60
针对如何写文,如何写好文这些困扰学生和老师的难题出发,文章从格局和境界的提升、文采的蜕变、技法的指引等三个角度较为完整地阐述如何指导初中生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作者从传统文化尤其是汉字入手,讲述内在丰富的内涵,提出要提升学生作文"质",又从一读二诵三写三个方面强调如何达到文采的蜕变,并从学课文中的技法来构思全文,写出文质兼美的"君子之文"。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需要和生命过程,走真实的写作之路。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提前指导,延展"真我"习作之长度;限时作文,增强"真我"习作之效率;范读评改,提升"真我"习作之档次,让学生用自由之笔,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表自在之趣,彰显真实个性。  相似文献   

11.
李森森 《陕西教育》2011,(10):41-41
体验类作文,并不是一种作文体裁,而是一种特殊的作文要求。它强调的是基于生活体验,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显自我之趣。这对于突显作文的个性和灵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以体验写过程,以体验写细节,以体验写旨趣。  相似文献   

12.
<正>刘勰主张"为情造文"。情感充沛的作品,读之赏心悦目;缺乏情感的文章,读之味同嚼蜡。可是,学生的作文"假""大""空"屡见不鲜,如何引导学生"为情造文"呢?在进行新概念快速作文的实验中,我是这样做的。一、体验生情,做好作文前的准备工作作文前的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平时的准备,一方面是临时的准备。所谓平时的准备就是多看,多看书读报,多观察事物。所谓临时的准备就是需要教师在提前一天或者一周,甚至两周做好写作的准备。如,要写《我的爸爸》,就要认真观察爸爸的言谈举  相似文献   

13.
“夫文章之道,自古称难”,中学生更是视作文为天下第一难事。作文难写原因很多,其中,偏重写的知识或技巧的传授,忽略对学生作文激趣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究竟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
“夫文章之道,自古称难”,中学生更是视作文为天下第一难事。作文难写原因很多,其中,偏重写的知识或技巧的传授,忽略对学生作文激趣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究竟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于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至于修辞之工,谋篇之巧,除非必要之需求,能之故佳,不能亦不为病.”这说的是要让小学生放胆去写,不做过高的要求.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因此要让学生热爱写作,让他们“随心所欲而文”,写自己喜欢的文章.做好“课前三分钟”拓宽选材范围;培养信心,鼓励学生放胆去写;放胆文写法灵活,要注重生活化;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学生写得有声有色,老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作文,为学生们创设写作情境,将学生的写作活动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学生的自我体验结合起来.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合理、有效地指导学生作文,才能让学生自觉去写,才能打破习作难的怪圈.  相似文献   

16.
[引导文]看图作文中的"图"是对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人物、事物、动物或事件的形象描绘;而"文"则是对这些事件的文字记载。要写好看图作文,首  相似文献   

17.
黄怡 《中文自修》2011,(9):54-56
第24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复赛共有10道作文题。其中5题为半命题,分别是:有一种品质叫____;与____对话;网络使我更____;_____之交(如"春夏之交、世纪之交、忘年之交,水雨之交"……);学会______。另5题为"与名家写同题文",分别是:与毕淑敏写"回家去问妈妈"的同题文;与龙应台写"目送"的同题文;与王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生命活动的体现。面对新课程改革,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做到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本,让学生用自由之笔、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表自在之趣,展现真实个性。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哲"即聪明,哲人乃才能见识非同寻常之人;哲理则是包容聪明智慧之理。纵览2011年中考,引导考生作哲理思辨的作文命题并不鲜见。有的考题直接提出思考论辩的对象或范围,例如青海要求以"出发与到达"为话题作文,清远市要求以"顺流逆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咸宁市的作文题是《示弱挺好》,镇江题为《理解是个慢慢的过程》;有的考题则将思考点"隐藏"于题目中,例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改变以往"讲"作文,"教"作文的做法。引领学生走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倡导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之趣;养成读书习惯,激发写作灵感;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拓展写作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