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作为宫词始祖的唐王建《宫词》的研究概况,作比较全面的学术史回顾,通过对于前贤研究的总结与回顾,重新审视了王建《宫词》的意义与价值,认为随着考古学等相关学科日益发达,王建《宫词》可以成为唐代宫廷文化的复原研究中的核心文本,这是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
“夫妻合葬”是唐代社会一种广为流行的丧葬习俗。“夫妻合葬”习俗所蕴藏的性别文化内涵在于“妻从夫葬”,这是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在丧葬礼俗文化中的反映。在唐代“夫妻合葬”习俗中,“妻从夫葬”居主导地位,但“夫从妻葬”的合葬形式亦不乏其例。究其原因,与唐代社会开放、唐人礼法观念较松弛以及女性地位较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唐代婚姻习俗与妇女地位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唐代婚姻作为“人伦之始”和封建尊卑等级制度的基础,它的缔结往往是以儒家“阴阳尊卑”学说为依据,以宗法秩序为准则而贯穿于整个婚姻礼俗中。唐代婚姻习俗既有封建保守的一面,也有其务实开放的一面。这一特点决定了唐代婚姻习俗中在坚持传统的“男本位”原则的同时,也出现了“男到女家成婚”、“夫从妻居”婚姻生活的新格局。这是唐代妇女地位较高而在婚姻习俗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我国封建社会县下乡村基层组织是构成封建专制统治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封建国家赋税、摇役、兵源征收的最基层组织。各封建王朝对其设置非常重视,国政治、经济势力发展变化常常有改革与调整。宏观而言,我国封建社会乡村基层组织特点有二;一是各朝代乡村组织单位都很严密,层层设官,细小不乱;二是秦汉时期初步奠定的乡村组织基本模式,以后各朝多有变化,但其结构、运转方式及功能未有根本变革,目的都在于对农民阶级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和残酷经济剥削。  相似文献   

5.
泛舟之役     
“泛舟之役”是我国古代人民充分认识了水上运输的优越性,大规模地利用水运的优势,开展合理运输的典型。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十二年……晋旱,来请粟。丕豹说缪公勿与,因其饥而伐之。缪公问公孙支,支曰:‘饥穰更事耳,不可不与。’问百里奚,奚曰:‘夷吾得罪於君,其百姓何罪?’於是用百里奚、公孙支言,卒与之粟。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史称之为:“泛舟之役”。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秦穆公十二年(前648年),晋国受了从来没有见过的大旱灾,于是晋国的国君夷吾派了使臣到秦国去买粮。卖与不卖,秦国的大臣们争论不休,大夫丕豹想  相似文献   

6.
臧明艳 《阅读》2023,(74):18-19
<正>秋天,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里,总会增添一份思念之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举头望月,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便会涌上心头。那么,当唐代大诗人杜甫身在异乡时,他是怎样表达思念之情的呢?  相似文献   

7.
话说漕运     
“运河水,万里长,千船万船运皇粮;漕米堆满舱,漕夫饿断肠;……”这首抒发漕夫苦衷的小调,过去曾经长期流传在运河沿岸的船家之间。它反映了我国历史上漕运制度的残酷和漕丁、漕夫的苦难生活。  相似文献   

8.
唐代是我国封建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足球运动的极盛时期。当时的蹴鞠运动与现代足球运动已很近似。球门已演变为一边一个,不再是汉代“法月衡对,二六相当”的园月形鞠室,而是球场两头各插两根大竹竿,竿中张一网,形状像一个门(参见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签》)。唐代帝都长安拥有不少从事球类活动  相似文献   

9.
唐代妇女了离婚原因之一,类型各异。出妻是夫权制社会男子独有的特权,弃夫是妇夫选择婚姻自由方式,义绝表现的是政府对人们婚姻生活的干预,和离则给予感情不和的夫妻双方以重新生活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草亭动孤酌,日敛瘴烟昏.老屋因风捲,清溪带雨浑.桴皼新声在,山瓯古意存.荜门通细火,渔唱起江村. 明代官员林俊在出任云南按察副使期间,曾到过永昌蒲缥驿站,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名曰《蒲缥驿》,诗中介绍的是永昌蒲缥的乡村驿站. 明代蒲缥的乡村驿站非常朴素,这是一个简陋的草棚搭建起来的驿站.屋顶由稻草编成的草爿镶嵌而成,横梁是稍粗一些的毛竹,柱子用的是松或者杉,墙则是土坯墙.这是滇西非常典型的乡村房屋,虽然看上去很简陋,但是遮风避雨的作用一点儿也不打折扣,而且还有冬暖夏凉的作用.诗人在这样简陋的草亭驿站中不免感到有些寒冷,独自一人,又在这偏僻之地,一时也觉得睡不着,便情不自禁地想小酌几杯,暖暖身子,也好解除一路上舟车劳顿.太阳下山之后,蒲缥村中渐渐笼罩在一片烟云之中,昏昏沉沉的,颇有些像是瘴气.因为周边都是崇山峻岭,这蒲缥村刚好在群山之中,天气阴冷的时候常常会起云雾.驿站的屋子因为年久失修,在大风中似乎摇摇欲坠;原本清澈的溪水因为下起了大雨,卷入无数泥土,也变得浑浑噩噩了.“皼”在古代就是鼓的意思.虽然天气不好,可是诗人依然能听到门外传来木槌敲打在鼓上的新颖美妙的乐音.这曲子还是诗人从来没有听过的,想来定是这儿的人们自己新谱的.百姓们淳朴、厚道,酒肆中其乐融融,没想到这山间小村寨也有着他们自己的生活意趣,就连这曲声也并不俗套.这驿站房屋简陋破旧,晚上睡下后,周围还有老百姓在起舞歌唱,外面的烛火从竹荆编织的门缝透进来,竟觉得天也没那么冷了,仔细听来,原来是从江村来的渔人在唱歌.  相似文献   

11.
东汉王符《潜夫论》并列复词逆序词现象大量存在,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潜夫论》书中成对的并列复词逆序词;二是《汉语大词典》失收《潜夫论》并列复词逆序词;三是《汉语大词典》并列复词逆序词中相应词条的书证晚于《潜夫论》。  相似文献   

12.
唐代辍朝制度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述唐代辍朝的资格、时间和管理机构,认为唐文宗太和年间是辍朝制度的重要改革时期,以此为界,唐代对辍朝资格的规定前宽后严,前松后紧;并认为辍朝资格的变化与唐代政治形势相关。指出唐代辍朝制度是封建等级观念和宗法意识的体现,是封建帝王控制朝臣、维护皇权和实施教化的政治工具。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参数横摇对船舶运动和倾覆的影响,通过对船在规则波上随浪航行时,恢复力矩中出现的1个以正余弦规律变化的强参数激励项进行适当的变量置换,将船舶的横摇运动方程转换成标准形式的Mathieu方程.根据Floquet理论和方程的稳定性过渡曲线,比较2种不同改进变形参数法的求解精度,利用改进变形参数法来分析黏性阻尼变化对参数横摇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增大黏性阻尼可缩小船舶横摇的不稳定区域,但黏性阻尼在不稳定区域内不能抑制横摇响应的无限增长.  相似文献   

14.
清代姚际恒、方玉润认为《小雅.采薇》中有既归之词,方遣又不可逆料归期,以及"一月三捷"的事实,又有情景交融的景色描写,因此断定非"遣戍役"之诗,提出"戍役还归"说。然而结合宋代朱熹《诗集传》与段昌武的《毛诗集解》,可知清之前人早已论述了采薇以计时、戍役期固定、三捷是约言、雪景是预设等。因此姚、方二人的论证仍值得反思,他们的说法有助于从艺术境界上理解《采薇》,然而一旦涉及诗作的创作背景及内容时,就显得漏洞百出。  相似文献   

15.
唐代驿传体系发达,驿路通畅,通讯准确及时,这与唐代统治者重视驿传体系建设有关,但唐代驿传的背后也有许多不光明的东西。其驿传物资和钱财的获得方式除国家拨助外还有三条渠道:"捉驿"就是捉大户供奉驿馆所需;"帖驿"就是在驿馆驿马不足时由驿路两旁百姓用自己的私马补充驿站的临时需要;"营驿"则是驿馆通过放高利贷形式获取驿路两旁百姓的高额利息以供驿馆所需。三条渠道的获得方法均存在盘剥百姓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在梳理东汉王符《潜夫论》反义并列复词的基础上,分析了《汉语大词典》对《潜夫论》相应的反义并列复词的编纂情况,指出《汉语大词典》失收词条、书证迟后、漏立义项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高水上交通的安全,减少海事事故,完善水上交通法制管理,本文对中,日两国的《海上交通安全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比较,并指出我国的海上交通安全法存在管辖内容过广,有关航行安全法条文不够具体等问题。文章建议主管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参考各国交通管理经验,运用新兴“水上交通工学”知识,尽快制定我国的《航路交通安全法》和《海事审判法》及其实施细则等,以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的法规。  相似文献   

18.
高静 《职大学报》2010,(4):25-29
方方的小说《水在时间之下》展示了汉剧名角水上灯跌宕起伏的一生,用冷峻无情而又富含哲理意味的语言描述了这位汉剧名伶在动荡年代里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蕴含着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深邃的人生思考,使得她笔下琐碎、凡俗的小市民生活,也具有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相似文献   

19.
踏歌之俗由来久矣.在唐代,踏歌风俗较前代更为流行.唐代踏歌承担着庆典、娱乐、祭祀、祝寿、送行等重要功能,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李白《赠汪伦》为唐人送别名篇,现今学界对汪伦为李白踏歌送行情境说法纷纭不一,汪伦为农人或县令的身份也备受争议.结合李白原诗与现有材料分析,汪伦的身份应为县令,其携村民或家乐给李白送行的说法并不可信,踏歌乃是汪伦即兴而为.  相似文献   

20.
在璀璨耀目的唐诗中 ,寄夫诗是很有特色的。透过这些诗篇 ,让我们了解到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唐代妇女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