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世界上包括一些非洲国家在内的100多个国家都出台了反虐待动物法案。而我国在这方面却一直处于滞后的状态。对于动物,生命权应如何保护呢,本文介绍了以下内容:法律的使命即在于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对动物不得任意宰杀;宰杀动物时,应以使动物产生最少痛苦之人道方式为之,并遵行相关规定;不得虐杀动物;虐待动物会导致诱发虐待人本身;违反规定的罚则。杜甫有这样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那么,让我们祈愿所有的生命,都享有免于匮乏和恐惧的平安。  相似文献   

2.
杨通进 《红领巾》2004,(6):29-32
“动物权利“话语是现代合理多元主义的结构特征,是后现代生态文明的合法话语.从同情理解的角度系统阐释汤姆·雷根的“强式动物权利论“和玛丽·沃伦的“弱式动物权利论“,可以揭示动物权利论的局限及其合理诉求.只有认真对待和严肃思考“动物权利“话语,我们关于人对动物的责任的伦理观念才会变得澄明起来.  相似文献   

3.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生趣盎.然。我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实则是因其美丽而激发起人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初中课文中有一些描写动物的佳作,在学习时,要特别留意,看一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动物之美的。  相似文献   

4.
动物熟语具有多样性,一旦进入熟语系统,其语义就基本确定下来。动物熟语的字面意义虽然很少使用,但是字面义可以使熟语更具有感性特征,更直观,而动物熟语的比喻义、象征义则是以人们的观察、经历、文化为基础并由此而来。中国人从情感表达方面来说,趋于内敛,所以,动物熟语的比喻义和象征义能使表达显得委婉含蓄,同时也能引发人的联想,使人回味悠长。本文着重从动物熟语中动物词的字面义、比喻义及象征义来探讨其语义。  相似文献   

5.
动物熟语具有多样性,一旦进入熟语系统,其语义就基本确定下来。动物熟语的字面意义虽然很少使用,但是字面义可以使熟语更具有感性特征,更直观,而动物熟语的比喻义、象征义则是以人们的观察、经历、文化为基础并由此而来。中国人从情感表达方面来说,趋于内敛,所以,动物熟语的比喻义和象征义能使表达显得委婉含蓄,同时也能引发人的联想,使人回味悠长。本文着重从动物熟语中动物词的字面义、比喻义及象征义来探讨其语义。  相似文献   

6.
在汉语中,人们会根据某种动物的特征,用该种动物来形容人,如我们常听到的"你真牛",意思是"你真厉害";还比如"瞧你那熊样",意思是"瞧你那蠢样"。而在英语中,也有用动物来形容人的用法,但与汉语有异同,  相似文献   

7.
沈志和 《柳州师专学报》2007,22(1):54-57,74
谚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动物词语的英语谚语则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含隐喻意义的动物谚语尤其绚丽多彩,但是它们往往也是理解的难点.本文试从分析英语动物词语的国俗语义入手,列出谚语的汉语翻译,以便正确理解这类谚语的真正涵义.  相似文献   

8.
D.H.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的一位天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作家。他无限热爱大自然,几乎为所有的动物写过诗或故事。同时劳伦斯终其一生批判现代西方工业文明、追求生命价值的实质并终其一生不断探寻人类回归本真的再生之路。本文将着力分析劳伦斯通过对于非人类的动物的关注来反映其独特的动物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动物世界里的那些小生灵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亲情和友情,动物世界是地球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地球上的很多动物正在人类的捕杀下逐渐消亡。其实,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们的生命同样宝贵。人类和动物应该和谐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请看下面几则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故事。  相似文献   

10.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大哲学家庄子做了一个梦,梦醒后发现,其实庄周可以是蝴蝶,蝴蝶也可以是庄周。庄周和蝴蝶,一为人,一为动物,怎么可以互换呢?庄子用四个字解释:“天人合一”。既然自然万物与人都可以融为一体,蝴蝶当然也可以。可是,从一个什么样的基点出发,人、物可以互换呢?我感觉,这个基点就是生命本身,就是作为人的庄周和作为动物的蝴蝶在生命流程中的一些共通之处。是的,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开始通过身边的生灵来体悟人生,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已不再仅仅意味着一顿丰盛的晚餐,而成了人们精神上的启迪。人们在动物身上发现美丑,明晓善恶,于其有限而脆弱的生命中体验自己同样有限而脆弱的生命。科技的进步,工业时代的到来,方便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却也逐渐掏空了人们的心灵。于是,人们又回过头来,把目光投向了自然万物,投向了那从腐烂的鸟儿的尸体旁发出的第一声啼鸣,投向了那被困于笼中的迷惘之豹,以及奔驰在巩乃斯草原上充满着原始生命气息的马群,也许,从它们身上,我们得以反思,得以汲取力量前行。  相似文献   

11.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生趣盎然。我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实则是因其美丽而激发起人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初中课文中有一些描写动物的佳作,在学习时,要特别留意,看一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动物之美的。  相似文献   

12.
和人一样,动物也会"弄虚作假"。最近,科学家发现,半真半假才最有利于动物进化。和人一样,动物也会"弄虚作假"。根据人类的历史记载,从鸟类、青蛙、甲壳类动物到灵长类动物以及类人猿,这些动物都有欺骗行为。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中的词汇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差异,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中英两种语言赋予动物名词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对比中英两种语言中动物名词的文化内涵之异同会有助于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14.
吴效群 《红领巾》2004,(6):33-35
通过梳理中国历史上人与动物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类是“天地之心“、“万物之灵“,负有“赞天地之化育“的职责.中国文化倡导“仁民爱物“,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些思想指导下,中国历史上一度出现了人与其他动物和谐相处的局面,而这些思想对于指导我们今天如何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也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动物世界里的那些小生灵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亲情和友情,动物世界是地球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地球上的很多动物正在人类的捕杀下逐渐消亡。其实,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们的生命同样宝贵。人类和动物应该和谐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请看下面几则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故事。  相似文献   

16.
【设计思路】其一:动物生命之小,小至蚂蚁、虫豸,生命之大,大至巨象、巨鲸;草木无声,其情堪鉴。它们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它们有着与人类一样的快乐与痛苦,一样平等而又美丽的生命。有必要让学生认识这一点。其二:指引学生观察动物、感悟真情、关照人生。我们常常埋怨自己的眼睛缺乏发现,其实是心中缺乏湿润而善感的东西,因而情感变得粗糙起来。动物也是“人”,把动物当“人”看,潜心察看,就会拥有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就会拥有美丽而欢愉的心情,有人生独到的感悟。其三:师生互动,感悟语言,学会表达。阅读开道,创设情境;范文引领,唤醒回忆;要…  相似文献   

17.
当代著名的思想家史怀泽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把传统的伦理范围扩展到一切有生命的物质,认为一切有生命物质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动物的生命与人的生命是同等重要的.西顿、罗伯茨与莫厄特是加拿大动物文学中最杰出的代表,在他们的动物故事作品中,充满了史怀泽的生命伦理学思想,分析这些动物作品中蕴涵的敬畏生命的伦理哲学将使我们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而更加珍爱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相似文献   

18.
以“主客二分法”的哲学理论为依据的传统法学理论将动物定位为客体,曾对人们改造世界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近来有学者提出,它忽视了动物自身作为一种生命形式而客观存在的价值,导致了人类对动物权利的漠视,加剧了地球物种的灭绝,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核心理念。笔者认为,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动物作为生命物质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有其生存、发展的权利。要加强对动物的法律保护,有必要突破传统的法律思维定式,进而确立动物法律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9.
吕亚琼 《考试周刊》2011,(84):28-29
动物与人类同属自然的生灵,但人类在根深蒂固的动物歧视下,对于与人一样有知觉、有痛觉的动物们肆意剥削、欺凌和杀戮。当代著名的思想家史怀泽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把传统的伦理范围扩展到一切有生命的物质,认为一切有生命物质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动物的生命与人的生命是同等重要的。迈克尔.布莱克的小说《与狼共舞》充满了史怀泽的生命伦理学思想。分析作品中蕴涵的敬畏生命的伦理哲学将使我们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而更加珍爱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相似文献   

20.
赵志梅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2):120-122,158
本文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对比了英汉语的动物词汇,由于人类思维存在某些共性,两种语言对动物词汇的理解也存在共性,比如对猪、狐狸、狼、老鼠、驴、马、猴子、鹦鹉的理解,但由于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不同因素又会导致两种语言对动物词汇的理解存在不同之处,比如对红熏鲱鱼、牡蛎、海狸、鹤、鸳鸯、乌龟、龙、猫头鹰、狗的理解。本文运用相当多的语料进一步证实了英汉语动物词汇的隐喻认知的共性与个性的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