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世纪图书馆》2014,(12):F0002-F0002
顾氏过云楼为晚清时期苏州地区著名藏书楼,曾以书画收藏傲视东南,其善本书籍却一直未作详目公之于世,多年以来,仅有零星数种散见于各家著述中。九十年代初过云楼善本大半入藏南京图书馆。始知其珍本之丰,并不亚于书画。今从其各种版本中萃选精华部分二十余部,分期介绍,以飨读者,亦借此展示过云楼善本收藏之概貌。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图书馆》2014,(9):F0002-F0002
顾氏过云楼为晚清时期苏州地区著名藏书楼,曾以书画收藏傲视东南,其善本书籍却一直未作详目公之于世,多年以来,仅有零星数种散见于各家著述中。九十年代初过云楼善本大半入藏南京图书馆,始知其珍本之丰,并不亚于书画。今从其各种版本中萃选精华部分二十余部,分期介绍。以飨读者,亦借此展示过云楼善本收藏之概貌。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图书馆》2014,(8):F0002-F0002
顾氏过云楼为晚清时期苏州地区著名藏书楼.曾以书画收藏傲视东南,其善本书籍却一直未作详目公之于世,多年以来,仅有零星数种散见于各家著述中。九十年代初过云楼善本大半入藏南京图书馆。始知其珍本之丰,并不亚于书画。今从其各种版本中莘选精华部分二十余部,分期介绍,以飨读者,亦借此展示过云楼善本收藏之概貌。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图书馆》2014,(10):F0002-F0002
顾氏过云楼为晚清时期苏州地区著名藏书楼,曾以书画收藏傲视东南。其善本书籍却一直未作详目公之于世。多年以来,仅有零星数种散见于各家著述中。九十年代初过云楼善本大半入藏南京图书馆。始知其珍本之丰,并不亚于书画。今从其各种版本中萃选精华部分二十余部,分期介绍。以飨读者,亦借此展示过云楼善本收藏之概貌。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图书馆》2014,(7):F0002-F0002
顾氏过云楼为晚清时期苏州地区著名藏书楼,曾以书画收藏傲视东南,其善本书籍却一直未作详目公之于世,多年以来。仅有零星数种散见于各家著述中。九十年代初过云楼善本大半入藏南京图书馆,始知其珍本之丰。并不亚于书画。今从其各种版本中萃选精华部分二十余部,分期介绍,以飨读者,亦借此展示过云楼善本收藏之概貌。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图书馆》2014,(5):F0002-F0002
顾氏过云楼为晚清时期苏州地区著名藏书楼,曾以书画收藏傲视东南,其善本书籍却一直未作详目公之于世,多年以来,仅有零星数种散见于各家著述中。九十年代初过云楼善本大半入藏南京图书馆,始知其珍本之丰.并不亚于书画。今从其各种版本中萃选精华部分二十余部,分期介绍,以飨读者。亦借此展示过云楼善本收藏之概貌。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图书馆》2014,(2):F0002-F0002
顾氏过云楼为晚清时期苏州地区著名藏书楼。曾以书画收藏傲视东南。其善本书籍却一直未作详目公之于世,多年以来。仅有零星数种散见于各家著述中。九十年代初过云楼善本大半入藏南京图书馆,始知其珍本之丰。并不亚于书画。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图书馆》2014,(6):F0002-F0002
顾氏过云楼为晚清时期苏州地区著名藏书楼。曾以书画收藏傲视东南,其善本书籍却一直未作详目公之于世,多年以来,仅有零星数种散见于各家著述中。  相似文献   

9.
过云楼轶事     
正过云楼是清代宁绍台道顾文彬的收藏楼,他在《过云楼书画记》自序中称:"书画之于人,子瞻氏目为烟云过眼者也,余既韪其论以名藏秘之楼。"顾氏父子精心打造的过云楼在晚清民国时期声名赫赫,素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美誉。过云楼受到各路人马的追捧,古董商们纷纷向顾氏父子推销书画作品,与顾文彬交好的张之万、沈秉成、李鸿裔、吴云等达官贵人都向过云楼借阅书画,顾沄、胡三桥、陆恢、吴昌硕等书画家曾在过云楼流连忘返,连  相似文献   

10.
过云楼历代主人先后笃志于书画碑帖鉴藏之学,使得过云楼书画碑帖收藏数代相传、日趋富赡,成为江南书画收藏界之翘楚,建国后以高风亮节藏之于公。顾氏以过云楼、怡园为文化基地,荟聚江南书画名家、琴家于怡园画社、怡园琴社。过云楼从"益吾世世子孙之学"的私家收藏传承出发,关注各类文化精品遗存和乡邦文献,集聚地方文化菁英群体,成为晚清后百余年内的江南文化传承之重要一脉。  相似文献   

11.
过云楼收藏名闻天下,其书画是怎样来的?通读《过云楼日记》《过云楼家书》、顾承信札及过云楼友朋信札等档案文献,可获知这样的信息:大部分购买,小部分是交换所提得.其中无锡籍清代书画家秦缃业与顾文彬的书画交易颇为频繁,尤其是唐寅《王文恪出山图》(以下简称《出山图》)的交易经过更为曲折有趣.  相似文献   

12.
由苏州市档案局和苏州市过云楼文化研究会点校的《过云楼家书》于2016年11月出版.此书收录了顾文彬北上京城候缺及出任宁绍台道期间写给儿子顾承的书信527通,年代为同治九年(1870)三月至光绪元年(1875)四月.过云楼第一代主人顾文彬生活在没有网络的年代,唯有以“见字如面”的方式传达有关牵挂家人、教育儿孙和买卖书画的情感与信息.顾文彬时为宁绍台道,其家书中有不少涉及官场交往、处理政务、收缴关税及海关边防等内容,因此《过云楼家书》除研究官宦之家的家风家教、人情往来、民风习俗和过云楼收藏经过之外,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晚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3.
林丽  丁延峰 《兰台世界》2012,(36):100-101
杨氏海源阁是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以收藏善本著称于世。但杨氏还收藏了很多金石书画碑帖端砚,有"东潍"、"西聊"之誉。20世纪30年代,海源阁惨遭匪劫,这些珍品连同善本一同散佚。但仍有不少尚存于世,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过云楼“藏书画的聚与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较系统地阐述了“过云楼”主人顾氏几代人藏书画的发展、特色以及藏书画的聚与散。  相似文献   

15.
郑丹  孙华 《兰台世界》2021,(1):131-133
过云楼是明清时期江南最负盛名的私人藏书楼,所藏古籍善本、名人字画不仅数量宏富而且品质精良,一百多年来,虽历经战乱,但因中华民族诗书传家的优秀传统仍得以很好的保存.如今,这些稀世珍宝多已化为公藏.这批善本古籍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千年传承,也是先贤留给世人的珍贵礼物.  相似文献   

16.
乾隆帝喜好与个性等主观因素构成其书画收藏鉴赏活动持续进行的根本动因。其汉族士人情结、强烈的占有欲以及好大喜功的性格共同成就了他在书画收藏史上的突出地位。而帝王之收藏必然蕴含着国家与政治的意义。在调和收藏的个人性和国家性之中,乾隆帝又形成了自己的收藏思想。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大学图书馆中,复旦大学图书馆以近40万册的线装古籍藏量,仅次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排名居于第三。其中所藏古籍善本约6万册、7500种,远非一般大学图书馆可及。1926年起,即有明万历刻本《重刊并音连声韵学集成》等人藏,实为善本收藏之始。此后通过学校归并、  相似文献   

18.
自2012年起,苏州市档案馆陆续将苏州古典园林怡园、过云楼主人顾文彬(1811-1889)及其后人的档案征集进馆,其中顾文彬日记、年谱、书信、《吴郡真率会图》等颇为珍贵,弥补了馆藏档案历史文化内涵的缺憾.《过云楼日记》是顾文彬从同治九年到光绪十年(1870-1884)15年间宦游生涯与归隐故里的实录,涉及家庭生活、社会交往、诗词创作、怡园修造、过云楼收藏、官场活动等情形.2015年5月,《过云楼日记》由上海的文汇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图书馆藏善本清代河南籍作家稀见本诗集提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善本古籍中,已成为孤本的明清两代河南籍作家之诗集有十余种,我们曾在《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善本明清河南籍作家孤本诗集提要》一文(见1997年第3期《河南图书馆学刊》)中对其予以了简要揭示,而另有数种诗集目前在国内的收藏亦无几家,可称稀见.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善本古籍中,已成为孤本的明清两代河南籍作家之诗集有十余种,我们曾在《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善本明清河南籍作家孤本诗集提要》一文(见1997年第3期《河南图书馆学刊》)中对其予以了简要揭示,而另有数种诗集目前在国内的收藏亦无几家,可称稀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