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校园文化在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在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提出了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载体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创新精神和骨干队伍的培养来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重要的任务,高校必须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度出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的时代的要求和新的实际出发,注重大学精神家园的建设,培育民族精神和高尚品格,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实现高校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重要指导思想,指导高校工作全过程,在这方面真正抓出成绩,抓出实效。高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高校实际出发作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必须根据高校的特点,着力加强理论建设、课程建设、宣传阵地建设、礼仪制度建设、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和组织好校园文化活动、"志愿者"奉献活动,在搞好这些建设和活动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国家必须承担的职责,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更具有紧迫性。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当代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政治建设方面的基础性工作。此外,从战略性角度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需加强和创新意识形态建设,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性任务;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和完善公民社会,发挥公民社会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在政治文化转型中把民族精神作为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极为重要的任务。我们要运用有效的手段,创造有利的氛围。培养高校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当代大学生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是高等教育的时代意蕴。高校要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科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又是国民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校园文化建设是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的培育、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的培育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壮大的精神支撑。新世纪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高校应把民族精神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贯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渠道,这是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性质以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特点决定的。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看,能否顺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1.
社会实践是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仍存在着重视理论灌注、轻视实践教育的现象,使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未能得到更好的培育和升华。因此,高校应该从提高认识、拓展社会实践、精心组织策划、认真总结提高等方面加强和改进社会实践教育,发挥其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积极作用,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担负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历史使命。经济全球化时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应当突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优化和创新教育内容、方法,切实增强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校园化活动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应该在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塑造自尊、自信、自强的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担负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历史使命。经济全球化对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应当通过主渠道改进、实践提升、文化涵育和环境熏陶等途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核心,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是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高校辅导员重要的工作职责。本文论述了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并阐明了对大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探讨高校德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从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结合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抓好有关课程体制建设、结合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德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高度重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取,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基础;高度重视科学精神的塑造,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目标度重视当前一部分人思想上存在的实际问题,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思道德体系建设,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长远保证。  相似文献   

18.
潘灯 《闽江学院学报》2005,25(4):123-126
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准确把握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积极探索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方法,是高等教育更好完成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渠道,这是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性质以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特点决定的。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看,能否顺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而全面发展自然包括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培养政治素质的主渠道,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较高的政治素质既包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坚定的理想信念,较强的政治参与能力,也包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当代大学生是先进文化、先进知识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者。他们的政治素质特别是民族精神状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要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优良革命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主精神的任务。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本身就承担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并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学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与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族精神是构建大学精神的总前提;构建大学精神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弘扬民族精神与构建大学精神及其统一,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