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耐挫力又叫挫折的耐受能力,是指人们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即个体在遭遇挫折时,不仅有使自己的行为、心理不致失常的能力,而且有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行动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对于提高其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实现教育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可能遇到挫折与失败。挫折对于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耐挫力又叫挫折的耐受能力,是指人们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即个体在遭遇挫折时,不仅有使自己的行为、心理不致失常的能力,而且有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行动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对于提高其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实现教育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可能遇到挫折与失败.  相似文献   

3.
挫折和失败是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必须面对的负面情绪状态,婴幼儿也不例外.尽管家长们对0-3岁的婴幼儿呵护有加,然而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的生存能力有限,所以他们更容易遭受失败和挫折.文章基于婴幼儿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阐述婴幼儿耐挫力教育涵义的基础上,对婴幼儿家庭培养孩子耐挫力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培养的两大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更是学生身心健康的保护神.耐挫力的培养是教师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经受挫折、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的训练过程.通过耐挫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增长学生的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不断地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耐挫力是教师的责任.下面谈谈我在培养学生耐挫力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由美国第32届总统罗斯福身上所体现的强健的心理品质想到当今的中学生必须加强耐挫力教育。历史教学可以成为耐挫力教育的重要手段:(1)结合历史学科特点,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挫折;(2)利用古今中外的典范人物,教育学生防范和克服心里挫折;(3)利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耐挫力。  相似文献   

6.
教育中合理得体的惩罚能增强学生对失败和挫折的耐受力;教育中适时适量的惩罚能让学生正视自己的缺点,约束自己;教育中不留情面的惩罚能使学生体会到生活的严酷性,变得坚强。本文以什么是教育中的惩罚,教育中的惩罚与学生的耐挫力的关系,以及如何把握教育中的惩罚的度,这三个层次来阐述教育中的惩罚和学生的耐挫力。  相似文献   

7.
在快乐教育、赏识教育展示着它们美好一面的时候,我们渐渐发现,不少学生害怕困难、害怕挫折,有的甚至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受挫力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有人认为让学生多吃苦就是挫折教育,于是送学生去参加各种吃苦夏令营或者人为地给学生制造一些困难、挫折。由于在挫折后没有给学生及时引导,屡屡受挫并没有令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得以提高。其实,提高学生的耐挫力需要“挫折”情境。  相似文献   

8.
苏成诚 《考试周刊》2013,(10):185-186
耐挫力应从小培养,一般而言,一个人年少时的心理品质与精神品质将影响到这个人一生的精神生活,因而学龄前的家长,在尽量满足孩子各需求的同时,同时应当让孩子接受一点挫折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耐挫力,这可是孩子一生伟大的财富。  相似文献   

9.
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发展学生的智力 ,而且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任。在语文课上做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与加强耐挫教育相结合既是可行的 ,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此 ,我分析和运用现行教材 ,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耐挫教育。一、分析课本 ,挖掘耐挫素材我国知名学者张殿国认为对挫折的正确态度主要是面对困难的勇敢性和耐失败的不屈性及面对厄运的刚毅性。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主要人物面对挫折都能表现出正确的态度 ,他们知难而上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是对小学进行耐挫教育的好教材。新教材第四册课文《劈山救…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很多家庭是"4+2+1"的家庭结构模式,孩子在6位长辈的庇护之下成长.然而,过于顺利的成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耐挫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是当前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对耐挫力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积极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设计耐挫力运动干预方案,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案设计探讨增强小学生耐挫力的有效途径,用运动干预的方式建立学生对挫折的积极认知,进而引导学生在运动中合理调控情绪,从消极防御转化为积极构建,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陈有娣 《教师》2019,(13):21-22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挫折教育,能增强学生的耐挫力,能使他们正确地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但当今社会的学生耐挫力极差,严重影响自身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阳光、积极、向上的性格,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者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挫折教育,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家庭与学校要密切配合,教育学生辩证地对待挫折,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给学生自我调节方法,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和困难,增强他们的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耐挫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已势在必行。耐挫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合理的锻炼而得到培养、提高的。首先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树立克服挫折的信心;其次,教师可运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重视家庭教育,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培养学生素质的同时,应当加强对大学生耐挫折力的培养和训练。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认识挫折的双重性.调节抱负水平,创设一定的情境,进行耐挫锻炼。  相似文献   

15.
李韦 《广西教育》2023,(4):29-32
本文立足小学生挫折体验匮乏的现状,通过研究耐挫力的内涵及相关理论、分析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耐挫力不足的原因,从学生、教师、家庭三个方面探索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耐挫力的培养策略:首先,学生应明确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树立挑战数学难题的信心和决心;其次,教师要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耐挫力的培养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最后,家长要以家庭为实践场,张弛有度地对孩子进行耐挫力训练。  相似文献   

16.
王蓓 《考试周刊》2009,(20):149-150
学生挫折承受的能力已日益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挫折承受能力亦即耐挫力,对学生进行耐挫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尝试从明确耐挫与耐挫教育的概念入手,分析体育教学中渗透耐挫教育的优势,重点从教师操作层面,探讨在体育教学中渗透耐挫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王俐 《文教资料》2012,(4):187-188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对待挫折,耐挫力差,少数学生甚至会走上不归路。近年来挫折教育已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在历史教学中可采用身临其境,正确认识挫折;运用典型事例,正确对待挫折;名人实例,激励学生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耐挫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也应注意●耐●挫●教●育●郭从晓挫折是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可能遇到的。然而,面对挫折,有的人能够受到教育,从“挫”中悟理,执着而进;而有的人却不知所措,灰心丧气,对学习产生畏惧感。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耐挫教育,使学生遇“挫”而不“折”呢?1....  相似文献   

19.
孩子耐挫力的高低,关系到他将来的成就与发展;儿童耐挫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培养学生耐挫能力的重任。希望我们的学生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飞过所有的挫折,飞过所有的绝望。  相似文献   

20.
家庭与学校要密切配合,教育学生辩证地对待挫折,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给学生自我调节方法,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和困难,增强他们的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