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折叠问题是研究平面图形折叠成空间图形后,由于位置关系发生变化而带来的度量关系的变化问题.由于折叠条件不同,就产生不同的空间图形.因此.研究折叠问题,对树立运动变化的思想和以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认识空间图形,从而提高分析空间图形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同时,折叠问题在沟通三种几何以及几何与代数、三角的联系上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折叠问题往往与相似、函数、方程等知识有关系,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抓住折叠前后图形的对称关系,灵活运用轴对称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在立体几何中有这样一类问题,是把平面图形按照一定要求进行折叠或旋转,得到空间几何体,而为解决一些立体几何问题又需将空间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这类问题即为立体几何中的图形折、转、展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分清楚图形变化前后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图形折叠问题是指将某一几何图形沿着某直线对折后得到新的几何图形,然后求解新图形中几何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问题.折叠问题的本质是图形的轴对称变换,所以在解决有关的折叠问题时要抓住因折叠而形成的等线段和等角.  相似文献   

5.
把一个平面图形按某种要求折起,转化为空间图形,进而研究图形在空间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上的变化,这就是翻折问题.图形的展开与翻折问题就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在历年高考中以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作为命题内容时常出现,因此关注图形翻折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图形翻折问题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
折叠是将图形沿某条直线翻折,翻折前的部分与翻折后的部分是轴对称关系.因此在解决折叠问题时,须利用以下知识.  相似文献   

7.
所谓折叠图形,就是由平面图形经折叠而得到的立体图形.求解折叠问题时,将折叠图形还原为平面图形,去寻求折叠前后量、位置关系的变与不变,特别是利用量、位置的不变,就能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使隐含条件明朗化,空间问题平面化,从而优化思维程序,简单、快捷地完成解题。  相似文献   

8.
动态问题的解题方法主要有:1.“化动为静”,了解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画出变化中的不同图形,并逐一研究;从动点、动线到动形,从移动、折叠到旋转,从运动变化(动)中寻求图形间(静)的位置关系.2.用动态思想,“动中求静”,抓住运动变化中的“不变量”、“不变图形”等为“向导”,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9.
折叠问题是中考数学常考的题型之一.折叠问题以其动静结合、富于变化而广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2012年中考已落下帷幕,笔者发现2012年中考折叠问题呈现出“简单折叠考角度,普通折叠考长度,复杂折叠考本质,综合折叠有难度”的特点,这为破解中考折叠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王炳文 《中等数学》2006,(4):12-15,21
折叠、展开和拼接问题,一般是由已知状态(变换前的图形)和终点状态(变换后的图形)组成.而观察、比较前后两个状态,分析两个状态的差异,找出变换中的不变量和不变关系,往往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常见于高考题中,应引起我们的关注.解答折叠问题的关键在于画好折叠前后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注意对翻折前后线线、线面位置关系、所成角及距离加以比较.一般来说,位于折线一侧的同一半平面内的元素其相对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在翻折前后不发生变化,分别位于两个半平面内的  相似文献   

12.
平面图形折叠的空间问题,关键是寻求折叠前后的不变量,利用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用空间概念解决问题.如何寻求折叠问题中的不变量呢?把握折叠前后的部分图形是否在同一个平面上,若在同一个平面上,则折叠前后的长度、角等就是不变量.把握折叠问题中的不变量就找到了求解空间问题的切入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13.
苏科版七(下)教材第42页上第19题是一道关于三角形折叠的角度猜想验证的问题,问题如下: 如图1,将△ABC纸片沿着DE折叠,使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点A'的位置,探索∠A与∠1+∠2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14.
转化图形的方法有等积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折叠变换等,其中等积变换是好方法、好“帮手”.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从面积的角度审视一些图形关系,通过面积的数量关系转化图形,借助中心对称进行剪拼,利用平行线实现等积变形转化图形,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折叠后空间图形各元素间的位置关系 例1 图1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  相似文献   

16.
解决折叠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折叠前后的图形及数量上的对应关系,同时又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对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折叠问题特征的分析和学生自主设计的折叠问题的探讨,向读者展示一个生动的、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数学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庄浪县通化中学马福泰平面图形经过折叠,就得到立体图形,从而产生一类立体几何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分清折叠前后,哪些元素间的关系保持不变,哪些元素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充分利用平面图形的性质,从中分析出解题的途径。例1.直角三...  相似文献   

18.
<正>把一个平面图形按照某种要求折起,转化为空间图形,进而研究图形在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上的变化,这就是折叠问题。解决折叠问题时,要注意折叠前后的变量与不变量,折叠前后同一半平面内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均不发生变化。1.折叠问题中的线线关系例1如图1,在梯形ABCD中,AB∥CD,E,F分别为BC和AD的中点,将平面CDFE沿EF翻折起来,使CD到C′D′的位置,G,H分别为AD′和BC′的中点,求证:四  相似文献   

19.
函数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重要数学模型,它反映的是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世界永远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的,因此无论是数量关系中还是空间形式中都充满了有关运动变化的问题.函数在当今数学的各个领域都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反比例函数是其中重要的一类.大家都知道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但你知道吗,利用双曲线还可以解决一些著名的作图问题呢!  相似文献   

20.
简单空间几何体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从考查的方式看,选择题、填空题主要考查三视图,将三视图还原成几何体,计算几何体的体积、表面积;解答题主要考查空间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及空间角的计算,折叠问题、探索性问题有时也会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