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普普通通的灵棚,祭奠着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连日来,在钢都鞍山,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学校,从工厂到街道,络绎不绝的互不相识的人们自发地涌到灵棚前,有时高达数千人。他们有的在遗像前含泪献上一束鲜花;有的在遗像前深深鞠躬;有的在遗像前长跪不起……他们撕心裂肺地呼喊着一位老人的名字——魏秀芝。人们称赞她是中国见义勇为的英雄群体中最年长的一位英雄。  相似文献   

2.
《出版参考》2005,(14):38-39
今年4月2日是丹麦作家安徒生诞辰200周年.提起安徒生,大家总会想起他的童话<丑小鸭>、<小人鱼>、<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姑娘>等.故事中天真可爱的人物、奇妙的幻想,通过世界各国翻译成的140多种文字,打动着孩子和大人们.其中就打动着一位中国老人--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安徒生研究专家林桦先生.  相似文献   

3.
新港地段医院退管会多年来一直坚持为医院退休的老人们办实事,做好事,为老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使老人们老有所乐,安度晚年。他们每年举办的“敬老节”、“一日游”活动使老人们笑逐颜开,乐不可支;夏送“清凉”、冬送“温暖”举措更使老人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馨。  相似文献   

4.
尹永铸 《新闻三昧》2006,(10):23-25
第一次知道田金珍是在去年湖南一家电视台做的一期她的专题。这个利用农闲时间拣破烂以贴补家用的农妇,曾遇到了两个饿昏在路上的女孩,她们是去矿山寻找在外打工的父亲。田金珍被这件事情震动了,她太了解并同情这些孩子了。在她的家乡,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凄惨故事不胜枚举;仅在她的村子,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几乎占了一半。她决心为这些孩子拍一部电视,以提醒那些在外的父母们。看了电视以后,我被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动着。对于千千万万进城的农民工我们已经不陌生了,但是在他们的家乡,他们的父母、孩子又生活得怎么样,应该告知社会…  相似文献   

5.
假期市场历来流金淌银,尤其是青少年的寒暑假,图书市场因为万千学子的到来而充满活力和生机.虽然这些学子不是有产者,但是,在他们的背后,站着一支队伍,这支队伍是学子们的"银行".  相似文献   

6.
兰台小灵通     
<正>3月5日,安宁市档案馆领导及职工8人与金方街道凌波社区共同开展"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共分成2个小队,入户或集中为8名退休老党员及70多岁老人理发。通过活动,体现了党和政府社区对老人的关怀,受到老人们的一致称赞。安宁市档案馆  相似文献   

7.
一 1995年5月,我作为上海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赴北京访问文化老人向他们征集手稿等资料.其间,专程去拜访了曾经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雷洁琼同志.  相似文献   

8.
羊城灭蚊     
8月19日,两名广州老人从正在烟熏灭蚊的街道走过。 当日19时30分至20时,是广州今夏首次全城统一灭蚊时间,大街小巷弥漫着从门窗缝隙腾腾而出的烟雾,在街道巷口,消毒站的工作人员还用专门的烟雾机向下水道和沙井喷洒灭蚊药剂,市民们则大多到附近的公共休闲场所散步、聚会。  相似文献   

9.
3月11日,南京市建邺区档案局组织青年志愿者,赴建邺区社会福利院开展"学雷锋"活动,看望慰问福利院老人。志愿者与老人谈心交流,为他们表演节目,老人们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活动过程欢声笑语不断。建邺区档案局青年志愿者在"学雷锋月",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用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0.
何发  肖捷 《出版参考》2010,(9):35-35
老人感觉到这个夏天在一天天变凉。老人要走了。老人不想走。老人舍不得居住的土屋,更舍不得他多年的老伴。老伴为他养育五儿三女,吃了一辈子苦。老人和老伴儿孙满堂,可儿孙们却很少去他们住的土屋。  相似文献   

11.
朱玲 《北京档案》1999,(2):18-19
一月十五、六日,当你踏入全国政协礼堂大厅,就会看到在这里参加西城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们三三两两地簇拥在"西城老照片"展览前,指着一幅幅染着时光锈迹的黑白照片发出感慨.他们仿佛在寻找着什么,诉说着什么……  相似文献   

12.
萧衡 《档案与史学》2007,(11):38-41
"复旦八怪"这个名称,乃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复旦学子中部分"好事之徒"为校内八位特立独行的学者送上的绰号.使用这样的称呼,显然来自"扬州八怪"一词的启发,"怪"字的内涵既蕴含学子们对这八位学者行为举止迥异常人的惊奇,也隐寓着对他们才华杰出的钦重.然而在今天,即使已达耄耋之年的老复旦人,恐怕没有一个能完整而准确地说出他们的姓名,随着岁月的推移和人事的变异,有关他们的趣事轶闻,势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0月5日,杭州上城区望江街道兴西居委会的活动室里,一块由王家扬同志题写的“早报茶室”匾额挂到墙上。这是《今日早报》开张的第一家早报茶室,王家扬老人亲自来到这里,为这个“第一”喝彩。而此  相似文献   

14.
建国初期,上虞县谢塘镇塘前村,一位顾姓老人躺在病榻上,生命垂危。老人一辈子挣扎在贫困线上,无儿无女。在他病榻前忙碌着的是村干部及其家人。病痛折磨着老人的肉体,却未能摧毁老人的思维。顾家的祖上也荣耀过,在他的怀中就保存着祖上受皇恩沐浴的凭证——康熙皇帝的诏书。这份诏书是顾家儿孙们的骄傲,其价值被顾家儿孙从精神延伸至物质上,无限放大,他们像护身符、传家的稀世珍宝一样珍藏它,代代相传。可惜并不是所有的精神都能转为物质,世事更替,到顾老伯从父辈手中接过这诏书时,家道已日暮西山,连娶妻生子这种延续家族的基本大业也不能完…  相似文献   

15.
王喆  马弋飞 《东南传播》2021,(5):97-100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介入和改变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力量,改变了传统的工作场域和劳动形态,也催生了新的职业群体.网文写手作为数字时代一种新型的职业业态,不同于工业时代的工人群体,他们以一种"自愿的、愉悦的"方式主动参与到生产劳动之中.网络文学平台既是他们的"游乐场"又是"社会工厂".互联网促成的合作带来了新的剥削,平台方通过资本复制与弹性雇佣贬低了写手们的劳动价值,不断转型升级的网文产业也在日益挤压着写手们的生存空间.网文写手作为网文写手"金字塔"式构造的底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也是常被忽略的群体.探究网文写手的劳动实践,对理解数字时代的新型劳动形态,或许有一些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人中流传着的故事是:中国士兵即使在敌人的飞机、坦克、大炮的攻击之下也不临阵脱逃,仅仅是因为蒋介石在他们背后安置了督战队,如果他们企图退却,就要遭到蒋的机枪扫射.真正的原因--尽管这些解释也许有些悲伤--是中国士兵们的背后都站着他们被蹂躏过的姐妹们、母亲们、妻子们和被杀害的婴孩们的幽灵,是这个在激励着他们去继续战斗.  相似文献   

17.
随着"空巢老人"群体的不断扩大,大众传媒对"空巢老人"的媒介呈现与主题构架直接影响着社会对后者的关注与行动.本文选取人民网为研究样本来源,运用词频分析法并构建LDA主题模型发现:人民网关于"空巢老人"的报道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地方新闻是其主要的信息来源且以正面宣传为主;其对"空巢老人"的报道着重关注四个主题"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18.
走近位于唐山市路北区河北路街道南一社区王珠老人的家,你会看到,码放整齐的大大小小的纸盒、纸箱,里面全都是被老人称作宝贝的剪报、相册以及各类文史资料.这是他与老伴多年精心积累下来的家庭档案.  相似文献   

19.
时间进入1984年6月 ,82岁的彭真委员长脑海里经常在琢磨一个问题 :自己入党61年了 ,再过几天就是党的63岁生日 ,如何庆祝党的这个生日呢?他昼思夜想的是 ,如何使这年的“七·一”过得更有意义。“到天津去 ,和我当年一些同生死、共患难的老工人、老战友们促膝谈心 ,听听他们对国内外一些问题的看法 ,征求一下他们对党和国家一些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如果能听到他们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一些批评意见那就更好。”当彭真老人把这些想法告诉相濡以沫、患难与共几十年的老伴张洁清时 ,张洁清坚决支持老伴的想法。就这样 ,彭真委员长…  相似文献   

20.
街上行人鞠躬致敬汤池的黎明是从洒扫庭院和街道声中开始的. 早上5点多钟,东方熹微,几十个身穿写着"力行近乎仁"字样衬衫的男女,手拿扫把走上街头,大街小巷随即传来了"刷刷"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