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恩和奶牛》是丹麦作家约翰尼斯·扬森的优秀短篇小说作品,说的是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问津者不少,但是老妇人拒不出售。最后,人们气愤起来,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那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散心。应该说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甚至有些简单,但结尾奇峰突起,耐人寻味,非常适合用来对学生进行续写训练,因此在本文教学临近结束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文章进行合理的续写。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机会观摩了一次青年骨干教师优课评比活动。授课的内容为苏教版七年级教材新课文《安恩和奶牛》。《安恩和奶牛》是一篇外国小说。讲的是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因为这头奶牛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选编了丹麦作家约翰尼斯·延森的一篇文章<安恩和奶牛>,讲述的是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了,便引来很多问津者.但是,无论买者出多高的价钱,安恩却拒不出售.最后,人们气愤起来,安恩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那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散心.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选编了丹麦作家约翰尼斯·延森的一篇文章《安恩和奶牛》,讲述的是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了,便引来很多问津者。但是,无论买者出多高的价钱,安恩却拒不出售。最后,人们气愤起来,安恩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那头  相似文献   

5.
丹麦作家约翰尼斯&#183;延森的《安恩和奶牛》,讲述的是一位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了,便引采很多问津者。但是,无论买者出多高的价钱,安恩却拒不出售。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篇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小小说。文章的大致情节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圣诞节的下午,一位孤独的老妇人赤脚走在雪中,无人注意。老妇人去乘车,众人反感漠视,怕她有某种传染病,都不敢靠近她……  相似文献   

7.
(在瓦尔普峡集市的牲口交易场上,站着一位老妇人安恩和她的奶牛。)师:别人误以为安恩是来卖牛的,于是在安恩和买牛人的交锋中,我们的故事展开了。现在,孩子们,我就是买牛人,请你赶快找出安恩是怎么回答那两个买牛人的询问的,并且想想应该如何读。请关注课文第3~10段。(学生很快找出并圈出了安恩的回答。第一句为:它是不卖的。  相似文献   

8.
王磊鸣 《考试周刊》2014,(95):21-21
<正>《安恩和奶牛》在2009~2010学年度首次取代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而进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新篇目。对于教材的这种改变,笔者在认真研读了这篇新课文后,是非常赞成的,因为相比较雨果的小说,《安恩和奶牛》所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和意图灌输给他们的理念,无疑更富于时代性和现实性,也更易于他们理解和接受。在初中六册语文课本中,有些文学作品中的妇女形象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童年的朋友》中的外祖母,但这篇小  相似文献   

9.
分析叶圣陶的小说《夜》,老妇人的形象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她是作品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最集中的体现者。而老妇人形象的成功塑造,又取决于对老妇人思想性格转变过程的成功描写。而促成老妇人思想性格发生遽然转变的因素,除了反动派血腥罪行引起她的愤激之情外,篇末的那张小小的字条则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那张小小的字条,像一层薄薄的窗纸,老妇人一经看到就犹如舔破了他们之间的隔膜的这层窗纸,窥见了女儿女婿心灵殿堂的真迹,一下子全然明白,从而彻底改变了自己以后  相似文献   

10.
<安恩和奶牛>是第一次选入七年级语文教材的一篇外国短篇小说.它是约翰尼斯·延森最出名的一篇短篇小说,在丹麦几乎家喻户晓.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构思精巧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在课堂教学时,我颇有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11.
一 苏有友喜欢写小说,但她讨厌给人物起名字。苏有友的妈妈也是这样的,她妈妈喜欢苏有朋。 苏有友最近发表了一篇推理小说,是“范先生系列”的第五集。苏有友会写这个系列,不是因为她创造了一位英明神武的范姓侦探形象,而是因为她写的这五篇小说,死者只有一个,那就是范先生。这第五篇小说名叫《校草之死》,回归了范先生的本质,也算是“范先生系列”的完结篇了。  相似文献   

12.
鲁迅在《药》这篇小说中所描写的夏瑜烈士,就是写秋瑾。鲁迅与秋瑾是在日本相识的,对她的光荣牺牲是十分悲痛的,并用《药》这篇小说来纪念她。鲁迅在这篇小说里  相似文献   

13.
【我解读】 《安恩和奶牛》是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丹麦小说家、诗人约翰尼斯·延森的作品。它是一篇短篇小说,编者将其选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亲近文学”单元,用意是让学生感受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迷人风采。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篇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小小说.文章的大致情节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圣诞节的下午,一位孤独的老妇人赤脚走在雪中,无人注意.老妇人去乘车,众人反感漠视,怕她有某种传染病,都不敢靠近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分析着老妇人处境凄凉的原因,却没人上去帮助她.众人对老妇人漠不关心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善良商人的反感,他解囊相助,塞给了老妇人一张20美元的钞票.  相似文献   

15.
<正>【设计理念】《爱之链》是苏教版六上的一篇课文,文章讲述了严寒冬夜里一个充满爱的故事:生活遭遇困难的乔依无偿帮助素不相识的老妇人修好了汽车;老妇人用餐时得到陌生女店主的悉心照顾,她受到了爱的感染,悄悄地留下一些钱来帮助女店主;女店主安慰自己的丈夫乔依,她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三个小故事相对独立,又因为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喜欢阅读的小说,喜欢看的动画片、电视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之中都有很多出人意料的情节。意外的情节能让我们一下子提起精神,对情节的发展充满兴趣。我们学习的课文中,也经常有这样的例子。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在柏林》这篇课文为例,美国作家奥莱尔在故事开头写了一位老妇人无缘无故地在火车上数数,两位小姑娘嘲笑她,令读者疑惑又好奇。随后作者又通过老妇人的丈夫之口揭示了老妇人是在数她在战争中死去的孩子,使读者感到意外和震撼。  相似文献   

17.
师:对《蜡烛》这篇课文.同学们还有什么疑惑吗? 生:我还有个疑问,就是文中的老妇人爱不爱她的丈夫? 师:你为何有些一问呢? 生:老妇人在她丈夫死后,没有把蜡烛插在她丈夫的坟上,而是把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插在了异国红军陌生人的坟上,老妇人不爱她丈夫吗?  相似文献   

18.
高中第三册语文课本的《夜》,写了一位老妇人的女儿、女婿惨遭反革命屠杀,老妇人听了弟弟带回的消息后,由怯弱到勇敢,“决定勇敢地再担负起一回母亲的责任”,好好抚养外孙大男。小说很感人。这篇小说我教过许多遍了,但在备课时,总觉得里面有一个问题颇费解,特此提出来就教于大家。课文的“预习提示”与“单元知识训练”中,都明确指出,小说发表于1927年10月,是以1927年“4·12”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篇获全国微型小说大赛一等奖的佳作。老作家汪曾棋评介说:"这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的抒情诗,或者可以说是一篇抒情诗体的小说。"这篇小小说,首先征服我们的是它浓烈而含蓄的感情。作者几乎是蘸着泪水来描画真挚感人的师生情的。苗兰老师跟孩子们说,她要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和男朋友结婚,以后不回来了。苗兰老师是深夜里悄悄走的,没想到全班40多个孩子都到车站为她送行。他们送苗老师一篓山  相似文献   

20.
玩游戏     
《快乐阅读》2008,(10):9-9
一位年过七十的老妇人中了1000万美元的大奖。不过最先得知此事的是她的儿女。她的儿子和女儿都急坏了,因为老妇人有着非常严重的心脏病,绝对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