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民族院校独特的文化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研究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民族院校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符合多元文化教育的世界发展趋势,依据文化的平等与繁荣这一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目标要求,促进一体多元中华文化的整合是民族院校的基本功能,并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继承、弘扬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院校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2.
在2005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到,北京市“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要“强化首都职能,突出首都特色,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努力将北京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这里并没有提到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3.
城市国际语言环境是指一个城市使用世界各种语言(种)进行信息交流的广度、深度和频度。良好的国际语言环境能够增强城市的亲和力,有助于人们的沟通和交流,为人们提供种种便捷,在世界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北京市重视国际语言建设,整合政府力量、企业力量、社会资源以及教育资源等多方面因素,营造有利于外语学习的氛围,着重培养外语应用能力,增强外语服务能力,并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这是适应世界城市建设发展要求、加强北京国际语言环境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构建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既是落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具体措施,也是边疆地区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地理环境特殊、民族关系复杂、不安全因素较多等具体特点,边疆地区常态化宣传教育应重点围绕“理念认知”和“情感认同”展开。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是党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性尝试。边疆地区在常态化宣传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也要把握边疆地区的特殊情况,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与共”“四个共同”“五个认同”“三个意识”等内容进行重点宣传教育。可通过建立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细化宣传教育目标受众、丰富宣传教育方式手段、完善宣传教育基础工作等实践路径,构建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城市精神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城市精神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为摇篮,以时代精神为号角,以民族精神为基石,以地域特色为个性、以人文精神为核心。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精神有四大作用:动力作用、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约束作用。培育和弘扬城市精神的途径在于: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提升市民素质,奠定民众基础;推动文化建设,提供文化支撑等。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民族复兴中,“精神小康”建设同样重要。文化建设比经济建设更沉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文化上的全球主义趋势已成为新的文化挑战。要警惕文化上“全球主义”对民族国家文化的浸蚀。民族精神是建立在民族优秀文化基础之上的。弘扬民族精神的前提是弘扬民族国家的传统优秀文化,同时吸纳世界上的一切先进文化内涵。陕西文学创作对民族国家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承载作用,其优良传统应该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宗教是城市社区中客观存在的一种重要而特殊的社会资源,我们在进行城市和谐社区的建设中,合理地开发和运用这种资源,特别是开发和运用宗教具有的引导、劝导人向善、心理调适、社会整合、社会控制、社会认同、文化传承、社会交往等功能,对我们加快城市和谐社区的建设,解决社区中的民族问题,打造独特的地标景观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各民族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民族工作的重要载体,其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超越偏狭的外在功能论,从民族院校的办学宗旨、知识创新、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文化叙事的内在逻辑方面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理路,从价值、制度、审美、行为、媒介等方面整合校园文化建设资源,重塑文化价值信仰,提升现代大学治理,探索审美范式的现代转型,培育共同体意识,建立品牌形象,从而引领升华民族院校师生的精神形态与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世界格局中都市文化比较的意义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文化的积聚地,都市是文化的聚焦点,在全球化背景中开展世界都市文化的比较研究,可加强都市文化的个性与现状的研究,加强不同文化交流与影响的研究,加强文化发展历史与趋势的研究,加强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研究。在继承借鉴已有的文化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努力拓展研究视野、努力推陈出新,使都市文化比较研究拓展至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教师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文化是校园文化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校园文化具有导向、示范、整合、预警等功能。重塑教师文化建设,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凝聚和激励师生员工的动力之源,还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加强教师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社会效益,而且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文化的涵义教师文化是教育者在自身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是民族发展生命力的体现。它不仅代表着教育者的精神风貌、理想信念,蕴藏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观念,而且预示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与大学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当今世界 ,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 ,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 ,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承接民族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就使我们从中…  相似文献   

12.
在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廉政文化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廉政文化建设上,我们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文化,要坚持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廉政文化建设之中,将其中的优秀成分予以吸收,并进行新的阐发.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优秀成果不可能脱离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传统,要结合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深入开展全党全社会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预防腐败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A4):98-99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不仅要了解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把民族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了解我们的生态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人文素养及民族风俗。因此,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民族文化与教材内容适时整合。  相似文献   

14.
陈辉 《华章》2011,(26)
廉洁文化是反腐倡廉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国有企业中,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就必须加强廉洁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以唯物史观研究文化,阐述了国际交流的过程就是各种文化相互冲突和整合的过程。各民族在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的同时,使自己民族的文化成为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把提高文化素质教育作为高校教改的重要方面,以保证高校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与外来民族文化冲突和整合过程中起到先锋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韩国,民族精神教育是公民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道德教育,始终都有明确的民族精神教育目标。韩国现行的《教育法》中规定:教育要培养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精神,为维护和发展国家的自主独立进而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教育要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创造和发展世界文化而努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和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区民族工作日渐成为城市民族工作的主要形式。当前城市社区民族工作除继续完善常规管理机制外,尚需把握工作重点、突破工作难点、进一步转交工作理念。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完善系列规范城市民族工作的法律法规,为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8.
崇左市是桂(广西)西南重要的边境城市,是面向东盟的国家形象宣传窗口城市,面对全球化浪潮下城市建设的日益同质化和边境城市的文化精神建设具有跨民族、跨地区、跨国度的特殊情况。崇左市如何避免在跨国文化交流过程中因忽视文化认同而造成民族认同或国家认同的丧失,是该边境城市文化精神建设工程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的灵魂,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事业发展中承担着引领性的作用。如何占领高校文化建设主阵地,掌握高校文化建设话语权,需要从思想领域明确三个核心问题。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合社会意识的重要武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软实力,它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代化浪潮中,中华民族文化却时时 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传承民族文化是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应有之责,这不仅因为民族文化需要传承且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也和中华民族文化面临重重危机的严峻现状息息相关.通过提高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加强课程文化的整合、重视课堂文化的建设以及促进课外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等途径,可高效、深入地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