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画杨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湖北武汉武昌区教研室林兵教学重点:让学生弄清“我”画的杨桃为什么受到同学的讥笔,而精到老师的肯定。教学难点:体会老师最后那段话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并提出的时教学目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爸爸对“我”的要求是很...  相似文献   

2.
《画杨桃》一课记述“我”在图画课上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受到有些同学讥笑 ,但却得到老师肯定的故事。故事贴近学生生活 ,通俗易懂。文中体现的是实事求是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科学思想方法教育的极好教材。在教学本课时 ,教师要帮助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 ,在自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并梳理归纳疑问 ,然后从学生的疑问入手导读课文 ,读、思、议、练贯穿其中 ,体现“以学定教”,真正做到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具体设计如下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1.多媒体或挂图出示“杨桃”图 ,学生看图 ,观察、感知杨…  相似文献   

3.
(饶世和 男 ,1944年出生 ,安徽省无为人。 1961年开始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1984年任安徽省无为县教研室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1990年获安徽省特级教师称号。下面是饶老师设计执教的《画杨桃》教案 ,笔者略作赏析。)  教学目的  《画杨桃》记述“我”在图画课上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受到有些同学讥笑 ,但却得到老师肯定的故事。故事贴近学生生活 ,通俗易懂。本文教学目的可确定如下 :   1 懂得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获得不同的观察结果。   2 懂得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存在各种关系 ,如转折、因果等。   3 用“不像………  相似文献   

4.
《画杨桃》(五年制第六册第31课)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课文,讲的是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说明无论做事还是看问题,都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文中的人物各具特点,教学中,要紧紧抓住人物不同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前后变化,融思想品德教育于阅读教学中。一、抓住同学、老师对“我”的画的不同反应,体会老师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我”把画交给老师的时候,几个同学看见便“哈哈大笑起来”,并且说“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可以想见他们说话时讥笑的口吻、嘲弄的神态。他们只是根据平时的印象去考虑,盲  相似文献   

5.
[课例简析]《画杨桃》这篇课文,通过记叙“我”在图画课上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引起同学和老师的不同反应,揭示了“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想当然”的道理.这篇课文的特点是从一件平凡的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是领悟其中道理的基础,老师说的话是理解全文的重点,教学时应紧扣“画杨桃”这件事并以此为线索组织教学,以老师的话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以师生的三次对话为次重点.采用“循序渐进,逐步探讨”的导学方法,放手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去领悟文中所含的道理,同时加强学生听、说、读、写和思维、判断等综合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生气?深思?     
有幸拜读《小学教学参考》1997年第4期吕瑛、曹雪莲两位同志的《<画杨桃>教学设计》(五年制)、《(画杨桃)教学设计》(六年制)两篇文章.我在细细品析教法异同之时,发现二位对“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一句的理解截然不同.前者理解为:同学们讥笑“我”的画,使老师生气了.后者的理解是:同学们想当然地回答,这种现象引起老师的深思,他在想应当怎样教育大家,让大家知道“我”画得对.笔者认为,后者理解更准确些.  相似文献   

7.
《画杨桃》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八组第三篇讲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告诉我们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道理,说明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让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本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因此,这一课的教学既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又要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内容真实、记叙具体的表达方法。其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课后“思考·练习 1”的第 3小题第二问“为什么说‘他们的教诲使…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课文内容。   2.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教育学生做任何事,都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讲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怎样写清楚一段话。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重点理解 1- 12自然段。   2.了解“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   3.分角色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相似文献   

9.
我几次教学第六册第7组的《画杨桃》一课,从学生理解情况来看,课后“思考·练习”1的第3小题第二问“为什么说‘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是教学难点。这一问题和本组重点训练项目“一要真实,二要具体”联系密切,因此这一难点实际上也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怎样...  相似文献   

10.
《画杨桃》是篇新选课文,通过“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引起不同反应的叙述,揭示了要实事求是、不要想当然的道理。教学时,可以紧扣“笑”字,引导学生去深入领悟。首先,由“哈哈大笑”理解照实绘画与“想当然”的矛盾。“我”遵照父亲的叮嘱,在图画课上画杨桃的时候,“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根据眼中所见的样子准确地画出了杨桃,有几个同学看到“我”的  相似文献   

11.
杨桃飘香     
“我的座位在靠窗边的位子上,所以那讲台上的杨桃像一个五角星的形状……”蒋新艳老师带着我们读课文《画杨桃》。说真的,杨桃是热带植物,在这边不多,所以有很多同学没吃过,没见过,很好奇。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学期第11课《画杨桃》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迪学生们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要妄下结论。编者的主要意图在于,通过阅读这篇课文,让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  相似文献   

13.
在《画杨桃》一课教学中 ,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教诲”一词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出示句子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 ,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师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说说父亲和老师是怎样教诲我的?生认真读课文后交流)生 :父亲经常叮嘱我 :“你看见一件东西 ,是什么样的 ,就画成什么样 ,不要想当然 ,画走了样。”生 :老师和颜悦色地说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看到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师 :是啊 ,文中父亲和老师教导我的话使“我”一生受用。同学们 ,平时你们的长辈对你们说过类似的话吗?生 :我爷爷常对我…  相似文献   

14.
《画杨桃》一课,主要是写在图画课上“我”根据自己所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一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大家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语言生动,段落分明,重点突出。教学时,应指导学生从段入手,读好全篇。 一、总揽全文,了解重点段 学生默读课文,了解大意,找出总结段(最后一段)。然后齐读,懂得“教诲”指恳切的教导,“一生受用”是指对自己一辈子都有帮助。再扣住总结段设疑:爸爸和老师是怎样教诲的?“爸爸的话”和“老师的话”在课文哪一段?(分别在第1自然段  相似文献   

15.
《画杨桃》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讲述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这篇课文的特点是从一件事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其中老师说的一段话是理解全文的重点。其内容是这样的:“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我是这样教学这段话的:师:读一读,这段共有几句话?主要讲了几层意思?生:(读后)这段共有四句话,主…  相似文献   

16.
到我们班听课的老师,喜欢看学生写的作文、日记、说明书、思想病历、班级日报等方面的文字材料。许多老师特别关注后进同学,专找后进同学的日记、作文看。这些年来,连续几届后进学生的文字材料都受到外省市教师的肯定,学生们受到鼓舞。许多老师问我:“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什么你不批改作文,学生作文水平却能提高?”  相似文献   

17.
《画杨桃》一文讲了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所引起的不同反应。学习课文时,可以抓住文中的对比,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1.“哈哈大笑”与“审视”的对比。“我”遵照父亲的叮嘱,在图画课上画杨桃时,把杨桃画得像个五角星。同学们见了“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18.
一、牵“情”(学生默读课文)师:默读到第三自然段有好些同学划了波浪线。我知道他为什么画波浪线。(于老师继续巡视)师:看样子,这个同学对第四自然段也很喜欢。师:叫×××的同学请站起来,他把第五自然段做了记号,差不多都做了记号。我明白,他为什么做了那么多记号,用的不是波浪线,为什么?大家思考,请坐。(学生继续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师:你们是几班的?我发现附小五(2)班的同学会读书,我从你们做的记号中看出来。犤评: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于老师对学生的肯定,既是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又是在师生间寻得感情上的认同。犦二…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课文教学中,每篇课文都有重难点,课文重点即一篇课文中要掌握的重点内容、要点;课文难点是课文中不容易理解、掌握、处理的部分。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式作为课文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口,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文学习的质量。教学突破方式选择得当,能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对语文教学中课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可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作为突破途径呢?以下是我在课文教学中的一点经验之谈。1.从课题…  相似文献   

20.
这几天,数学老师在讲函数的坐标,当老师在黑板上画两条坐标线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件事。一直以来,数学老师会画直线已经成了“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了。无论多长的直线,他不用尺,却照样画得很直。有一次,一位同学问老师:“为什么您画的直线这么直”。老师笑着说:“只要你做人做得直,那么线也就可以画得很直了。”我知道,老师那只是开玩笑,至少在我眼里是这样的。我想起老师曾经说过,他教书已经二十多年了。这时我又想,这肯定是他在这二十年里练出来的“小绝活”吧!别看画直线简单,你能画直吗?我想不能吧!而老师,他也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