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阅读理解教学中,出声思考法是一种较新的促进学生思维、深入理解课文的有效方法。国外对出声思考法的研究虽历时不长,却已获得了丰富且颇有启发意义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为切实提高中学物理教学的质量,运用什么方法来探明学生的前概念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基础,出声思考法就为展现和研究学生的思维过程提供了一种有效、可操作性强的监控手段和方法。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较系统地论述了如何实施出声思考法的强化训练,出声思考法在实验教学、习题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国外阅读理解教学与研究中的“出声思考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阅读理解教学中,出声思考法是一种较新的促进学生思维、深入理解课文的有效方法。国外对出声思考法的研究虽历时不长,却己获得了丰富且颇有启发意义的成果。本文拟介绍国外对出声思考法的研究情况,以期为我国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 一、出声思考及其相关研究 (一)、出声思考法 三、作为研究方法的“出声思考法” 二十世纪以来,阅读中的认知加工问题已日显其重要性。内省或口头报告是早期阅读研究的主要方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声思考法才成为研究认知加工的一种重要方法。 研究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如问题解决时可利用出…  相似文献   

4.
本文把学生的内省叙述称之为"出声思考",通过出声思考研究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学环节中应用出声思考的策略:通过提问(问自己、问同学、问老师)、回答(答疑问、答过程、答思路及选择该思路的理由)、小组合作(互相开系列化问题清单、轮流当老师)、作业批改和个辅等方式实施出声思考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出声思考"的技术是德国心理学家Duncher首先提出来的,随后有研究者选择将出声思考作为认知研究的工具,现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出声思考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可用来研究学生思维过程,帮助教师改善教学,实现学生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6.
文摘     
学生的“出声作文”,实质上是在“出声地思考”,是在和自己、和伙伴对话,或者是在边写边改,斟酌所用的语句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孩子写作文时会小声嘀咕,有些老师觉得扰乱了课堂秩序,其实,这是因为学生年龄小,需要借助“出声”来帮助思考。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创造条件让学生“出声说文”、“出声作文”、“出声改文”。首先,  相似文献   

7.
出声思考在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元认知角度看,学习不仅是对学习材料进行识别、加工、理解的认知过程,也是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元认知能力培养应成为教学的直接目标。出声思考是一种有效地进行思维监控的元认知训练措施。让学生学会出声思考,教师要结合具体内容讲授出声恩考的策略知识并进行元认知示范,要让学生陈述行为的理由、互为老师、开列“程序化”自我提问清单。  相似文献   

8.
出声思考是将学生内部思维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过程,在教学中,可通过提问、回答、交流、作业反馈等教学环节实施出声思考策略,诱发学生展示思维过程,促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出声思考法”,对20名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阅读中的理解监控情况进行了考察。初步的结果发现,高水平学生在阅读时,对自己的困难有比较明确的意识,但能够采取主动修补行动的并不多,能够对行动进步检测的更少,检测的质量也不是很高。调查结果也发现,母语背景似乎对监控策略有一定的影响。结合调查结果,文章提出,对于高水平的读者,有关元认知策略(特别是监控策略)的培训,依然十分必要;在培训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0.
巧猜字谜     
"大家听好了!一只黑狗,从不出声,打一字。"老师在课堂上大声提问。什么?一只黑狗,从不出声,这哪能猜出来?我心里暗暗叫苦。看见同学们把手"刷刷"地举起来,我心里不免有些紧张,生怕让别人抢走了答案。忽然,我眼前一亮,想到了老师上课时曾说过的意合法、象形法、组合  相似文献   

11.
数学阅读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终身发展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其阅读兴趣;通过"课前问题导读"、"课中指导学生巧用‘五到’法、‘出声思考’法,并对其加强语言转译和‘三自’训练"、"拓展课外阅读内容"等,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学会主动阅读和自主学习,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数学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口语报告法及其应用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语报告法在研究人类内隐的心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打破了心理学传统研究中通过观察外部行为间接研究内部心理的樊篱,通过被试的出声思考,直面其思维内容和过程,捕捉其心理轨迹。当前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广泛采用了口语报告法。对该研究方法的发展和应用作一详细全面地概述,探讨其不足以改进该法,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能给研究者的实际应用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超过"出声读"的能力。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就是默读。学生的阅读从听读,出声读,到指读,最终要学会持续默读,走上自觉阅读的道路。持续默读可以帮助孩子潜心地与文本对话,感知文本的内容,是培养学生对阅读终身热爱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水平思考法是一种避开现有既定的思考和认识,去寻找新思考和新认识的发散性思考。相对于垂直思考法,水平思考法不按照一般逻辑推理式的往同一个洞越挖越深,而是往多个侧面挖不同的洞,也就是说,它求解的思路是从各个问题的本身四周发散,各自指向不同的答案。这种思路也许彼此间谈不上特别相关,每种答案也无所谓对错;但往往独具创意,别富巧思,令人拍案惊奇;同时也解决垂直思考法的盲点,找出更令人满意的答案。以下的两个例子。会让我们更明白水平思考法的妙处:  相似文献   

15.
林俊 《海外英语》2014,(8):20-21
该文从关注初中学生心智发展和人文修养的角度,建议在现有教材基础上适当增加英语经典名著的阅读,运用语感阅读法掌握英语的拼读规律,出声朗读大量的英语名著简易读物,培养语感,打下坚实的英文基础,并在阅读中获取情感和思想的提升,推动学生品格和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德国不当得利法是清季变法和民国民法典不当得利法的理论基础,并在后民法通则时期于学术界受到重视,苏联不当得利法对我国不当得利法及其解释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司法实践对不当得利法的态度则较为冷淡,与学理有着明显的疏离。我国不当得利法的解释,应当在对其渊源流变保持清醒认识和适当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审慎思考,在与现行立法框架和司法实践保持良性互动的基础上,构建自身的解释体系。  相似文献   

17.
吕军英 《时代教育》2009,(5):108-108
法向量作为一个特殊的向量,本文对法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性质作简单的归纳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中错误概念的诊断与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友士 《教育探索》2004,(10):64-66
错误概念具有顽固性、隐蔽性等特征,这给教和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出声思考、制作概念图、诊断性测试、访谈等方法是诊断错误概念的有效方法;矫治学生数学错误概念的有效策略是实施概念转变教学。  相似文献   

19.
创意是电视公益广告的核心问题,如何进行电视公益广告创意思维是摆在电视公益广告创意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行之有效的创意思考方式有垂直思考法、水平思考法、启发构思、顿悟构思等.  相似文献   

20.
元学习能力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通过出声思考、策略指导、程序化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元学习能力,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增进学习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责任心,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