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善本浅谈     
在我国众多古籍中,何谓善本书?依我的看法,凡是好的版本均可称作善本。善在何处?善在不失原编著书的面貌。若讹误字句连篇,年代虽远,也不能作普本书。它的定义是:凡是古书、旧抄本、刻本,没有缺卷短篇,无讹文、错字,刻写具精,与原本无差异的叫善本书。可是善本的标准由于过去各藏书家著录收录范围不同,著录标准也不一。善本始于汉代。因为当时书籍没有印本,因称之为“善本”。旧刻本、精抄本、精校本、手稿、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已经开始出版了,值得庆贺。除了书目本身,关于编辑这本书目的工作经验,希望及时进行总结。例如关于善本书收录范围的规定,在编目过程中,大家就提了不少问题。现在应该通过实践,可以作出答案了。所谓较少的本子,怎样才算较少?所谓够“三性”之一者,怎样才算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1978,(2)
根据国家文化事业管理局(77)文物字第112号和(78)文物字第14号文件的精神,受省文化局的委托,省图书馆最近分别召开了高等院校图书馆和县市图书馆坐谈会。坐谈会认真学习了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的两个文件,对编辑善本书目的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编辑善本书目是周总理的遗愿,周总理在逝世前不久,曾经指示:要尽快地把善本书总目录编出来。为了实现周总理的遗愿,以实际行动纪念周总理,国家文物局曾邀集有关单位进行多次讨论,并作了试点,草拟了全国古籍善本书总目收录范围、著录条例等两个文件,还计划召开全国古籍善本书总目编辑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4.
上海图书馆编印的该馆善本书目已经出版了。该书收录善本书二千四百余种,依四库分类排比,分为经、史、子、集及丛书五卷,所录明刻1,300余种,宋元旧椠200余种,余为清刻、精刻及钞  相似文献   

5.
宋代丁度等人编纂的《集韵》,共有宋刻本六种,流传至今者三种,另有影宋抄本二种。本文通过认真比勘,认为这些本子皆为价值连城的文物性善本,但难以称得上校勘精审的善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利用前人所不具备的条件,吸收有关成果,校勘出一部名副其实的学术性善本来。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未刊古文献丛刊·明稿抄本卷》共收书81种,其中稿本6种,抄本75种。在81种书中有题记的31种。基于馆藏明代稿抄珍善本的整理,从对原有书目著录数据的修正、对已出版文献的补充和对单行本书目题记的补苴三个方面,举例说明本次整理工作的成绩所在,以及《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未刊古文献丛刊·明稿抄本卷》收录典籍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7.
《赵浚谷文集》十卷《诗集》六卷《疏案》一卷附《永思录》一卷,明平凉赵时春撰。其书传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及《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台湾中央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等著录有  相似文献   

8.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善本古籍中史部目录类的稿抄本涉及公私藏书目录,存世稀少。文章整理了四种书目类稿抄本,考证揭示了其批校题跋、钤印收藏、避讳、与通行版本的区别、存世情况及文献价值,以期丰富目录学史、藏书史的研究成果,为学者研究原书的成稿及刊刻流传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997夏初,笔者偶游济南四里山书市,购得一旧抄本,卷端题"李曹太史评镌古今全史卷六"。经考证,知为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小说家李渔所撰。清乾隆间被列为禁书,未能刊行,因此流传极罕。今仅知镇江市图书馆藏有清淡宁斋抄本四卷,已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之中。此第六卷向为世人所不知,这次发现,为研究李渔的生平及刨作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资料。李渔(1611—1676以后),字笠翁,号觉世稗官,浙江兰溪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是一部我国现藏古籍善本书的总目录,是一部高质量且广泛使用的工具书。但其在著录我馆藏善本时,少量有误。本文根据浙江图书馆馆藏善本,将经部、史部少量讹误及时正之,以方便读者。  相似文献   

11.
王若之的著作有明、清两种刻本传世,两种刻本版式迥异,但往往被混为一谈,《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关于王氏作品的三条著录值得商榷。本文在考查国内四地所藏王氏著作的基础上,区别了两种版本,明确了《佚笈姑存》所收子目,对向称孤本的《再游草》的收录内容及题名、版本进行了重新审视,阐述《佚笈姑存》和《两笈姑存》的关系;通过文本比对,揭示了文内存在的删削修改;最后统计分析作品的收录情况,明确了清刻本对明刻本的承继。  相似文献   

12.
李颖 《新世纪图书馆》2014,(5):79-80,83
周叔弢是我国著名的古籍文物收藏家,他捐赠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的七百余种善本书,多为宋元刻本和明清抄本,大多购自公私大藏书家及书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为目前中国最具权威之古籍善本书目,对于了解现今所存善本古籍概貌及鉴别、整理善本古籍皆有极高之参考价值。惟因其书所著录之善本古籍数量繁多,编纂者得以实地复核原书者,仅占少数,故难免有疏误之处。本文就《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经部》所著录"《毛诗名物图说》九卷,稿本""《周礼注疏》十八卷,明末张采刻本""《阎红螺说礼》三十三卷,明崇祯九年阎氏二分明月菴刻本"等三书中之问题提出讨论,勘订其误,或有助于其书之更臻完善。三处之误,盖皆由于未细审原书内容所致,由此益显示细审原书内容对书目编纂之重要性,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馆藏康熙刻本《唐陆宣公集》的对比和序文研究推论出,《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所收录的雍正版《唐陆宣公集》,实际上是康熙版的重修本。又通过序文和历史事实的对比研究得出,《唐陆宣公集》虽然是年羹尧的家刻本,校订者和刻工都是南方人,但却均刻竣于陕西。  相似文献   

15.
本刊曾自 1 998年第 2期刊出“北京图书馆近年采进善本书提要” ,至 1 999年第 3期 ,共刊出 6期 ,向国内外读者介绍了近百种稀见古籍 ,是对 1 987年《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出版后十余年善本特藏新增部分的揭示。数年来 ,国家图书馆善本部的采访又有新的收获。从本期起 ,本刊继续刊出近年采进善本书之提要。提要将对著者、版本、内容等方面进行初步的考订。如有疏误 ,尚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6.
《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子部·释家类》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释家类》均著录:"观音偈一卷邙山偈一卷,山主和尚作,刘公居士传述"。版本项下,二书均著录作"金刻本一册十行十六字白口四周双边"。《自庄严堪善本  相似文献   

17.
编纂古籍书目展示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珍贵的典籍,对了解古籍善本庋藏概貌和流传、鉴别、整理古籍善本,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最大的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先后编纂古籍善本书目多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09年至1988年间编写并正式出版的六部善本书目,其价值巨大、影响深远。论文旨在对善本书目的编纂加以梳理,对主持编写者的学术成就予以评骘。  相似文献   

18.
白莉蓉 《图书馆杂志》2004,23(10):11-13
1978年,为实现周恩来总理“要尽快把全国善本书目编出来”的遗愿,在国家文物局和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的领导下,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古籍善本书的普查及整理工作。1980年5月至1981年1月,全国各省市图书馆选派的编辑人员集中北京.开始对上报的善本书卡片进行汇总及初审,《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编纂工作正式启动。我受天津图书馆领导的委派,有幸参加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编目工作,由此,我这个刚刚迈人古籍编目队伍的小字辈,十分幸运地结识了来自全国图书馆界从事古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三部写本形态的丁氏八千卷楼善本书目<八千卷楼藏书目>、<善本书室题跋>与<八千卷楼藏书志>.以南京图书馆所藏的前二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其成书时间、性质、特点,并利用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流出境外的稿本<八千卷楼藏书志>,与前二者相互参证,得出了前二部书目成书在<善本书室藏书志>之前,在研究<善本书室藏书志>编纂过程上具有重要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据《杭州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图书馆收藏经部古籍善本书156种,有题跋者35种。本文对尚未公布且文字内容较完整的10种题跋予以整理并作考证。一、《易汉学》八卷,清惠栋撰,清来堂刻本,屈疆过录沈绍勋批语屈疆迻录曹源题跋云:近吾浙之治《易》者,必推重沈竹初先生。庚寅春,余与袁丈香溪、胡子伯安访先生于吾邑福祈山下寓次,香溪丈以先生治《易》以轻汉而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