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墨点无多泪点多-贺双卿其人其词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生于丹阳、嫁于金坛的清代名女词人贺双卿的生平事迹及其词作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在“暴夫恶姑”的家庭里,她受尽了肉体与精神的剪熬,发而为词,多悲苦凄恻。她的词多以实景为比兴材料,意境优美、造语素朴、善用白描、一副“田家语”,别具特色,在中国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张綎选定《草堂诗余别录》,并对所选词作进行评点,通过所选之词及评点文字,张氏的词学观念得到彰显。其所选词作以及对词作的评点,充分体现了一代词学家崇古雅、尊婉约的词学观念及其对"豪放婉约二体说"的思考过程。  相似文献   

3.
阮琼 《文教资料》2012,(26):107-109
王安石词作数量不多,佳作也较少,但是我们却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其词作的题材内容与传统的香软词有显著的差别。本文拟就王安石词作的题材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在"词为艳科"的文学背景下王词内容中的"脂粉语"问题,从而确定王安石词作在词史上的独特位置。  相似文献   

4.
张(綖)选定<草堂诗余别录>,并对所选词作进行评点,通过所选之词及评点文字,张氏的词学观念得到彰显.其所选词作以及对词作的评点,充分体现了一代词学家崇古雅、尊婉约的词学观念及其对"豪放婉约二体说"的思考过程.  相似文献   

5.
女性作为弱势始终处于被封建社会封闭、压抑的生存状态中,女性词人便是在不同的生活境遇下发出了属于她们自己的声音。贺双卿,是历代女性词人中最特别的一位。作为一个普通农妇词人,关于她的信息并不多,最早记载于史震林所作《西青散记》中。虽然对是否确有其人学界多有争论,但双卿之才不可被忽视。与历来女性词多写相思怀人、伤春悲秋,双卿大量描写劳作的辛苦、疾病的困扰、田野乡村风光,以及没有爱情的婚姻的孤独。她的词作不多,却拓宽了女性词作的题材和内容。虽然生活悲凄困苦,但词作文采飞扬。她的词是直觉的、本能的感受,她直抒胸臆,以粉作墨,以叶当纸。她的词是完全的纤柔的女性之美,是纯乎纯的女性词。满纸辛酸泪,却不怨天尤人。其词用情之真,感人之切。被胡适誉为"清朝第一女词人"。  相似文献   

6.
女性作为弱势始终处于被封建社会封闭、压抑的生存状态中,女性词人便是在不同的生活境遇下发出了属于她们自己的声音.贺双卿,是历代女性词人中最特别的一位.作为一个普通农妇词人,关于她的信息并不多,最早记载于史震林所作《西青散记》中.虽然对是否确有其人学界多有争论,但双卿之才不可被忽视.与历来女性词多写相思怀人、伤春悲秋,双卿大量描写劳作的辛苦、疾病的困扰、田野乡村风光,以及没有爱情的婚姻的孤独.她的词作不多,却拓宽了女性词作的题材和内容.虽然生活悲凄困苦,但词作文采飞扬.她的词是直觉的、本能的感受,她直抒胸臆,以粉作墨,以叶当纸.她的词是完全的纤柔的女性之美,是纯乎纯的女性词.满纸辛酸泪,却不怨天尤人.其词用情之真,感人之切.被胡适誉为“清朝第一女词人”.  相似文献   

7.
词在产生之初就被赋予抒情功能的限制,加之其体制的特殊性,在有限篇幅内承载的内容亦有限,对其叙事性的体察显得不足。到了陆游生活的年代,词的体制、功能以及内容都得到拓展。陆游长期重诗轻词的观念,使其词作中的情感表达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这种观念也构成了其词作叙事性生成的内在机理。通过审视陆游词作中人物、情节的呈现和时空转换以及词作中情感叙事效果等问题,可以证明其词作叙事性的存在,并证明叙事性和抒情性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8.
明清评论家批评杨慎词作"以曲入词",词曲之别,不仅仅是体式即格律声韵之别,更为重要的是精神意态之分.考察杨慎词作和词论,当辩证地分析其"以曲入词"之表现: 杨慎词或"字面往往混入曲子",语俗意浅,但是 "破体出位",以曲之清新笔法描绘闲适生活,亦不乏情趣;杨慎词或"杂于俚俗",词风香艳无骨,但是"以诗入词",部分表达传统闺怨相思闲愁之作,亦带有传统文人词之意蕴;杨慎词或"炜煜而谲诳",以富瞻的辞采表达出一种耿耿不平之气,彰显其文人的"疏狂"本性,表现出健壮之气.因此,杨慎的词作和词学主张,都表现出对词风多样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辛弃疾的词作和自身的经历紧密相连,其涉酒词更是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辛词的特点。通过对辛弃疾涉酒词在不同情境下的内涵、不同时期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辛词大量用"酒"的背后实则蕴含着作者复国壮志难酬的深沉情怀。  相似文献   

10.
周济是清代常州词派的理论中坚.他的词作也别具特色,与其理论主张相呼应.他在词中极力体现自己"词亦有史"的见解.通过他的词作可以看到他内心进退出处的矛盾,从而可以认定他的词作在表现"真"这一层面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丘处机词作的数量可观,内容丰富,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创制新调,更改调名,淡化词牌的"香艳气息",增加"仙道韵味",是其词作的显现特征;以词叙事,利用传统词题、词序的叙事功能,与议论、抒情相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叙事视角,大大拓展了词的叙事功能;以清拔通俗的语言,传达出阔达雄浑的意境,不仅增强了词的可读性,而且大大提高了词作的艺术水准。  相似文献   

12.
清代康雍年间的农民女词人贺双卿,是真实存在的金坛人。由于她悲惨的身世与"别是一家"的词之创作,遂享有"清朝第一女词人"之美誉。其词发之肺腑,词心悲切,以封建社会中最底层劳动妇女之身份,第一次在词中原生态地反映了她艰苦繁重的劳动生活与孤寂凄凉的精神世界;其词语朴情真,直抒胸臆,多以身边的自然实景作比兴材料,意境凄幽哀婉。她擅长白描,喜用叠字,多用第一人称,淳朴可爱,词风婉约,词情动人。别具"田家风味""当行本色"的词学审美特征,不失为中华千年词苑中一株含露绽放而独领风骚的艺术奇葩,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辛弃疾的生平,对最能代表其精神风格的爱国词作光耀后世的三股源泉进行浅析。时势造英雄,英雄写壮词,辛弃疾将词的创作与社会人生和人格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精忠自许,白首不衰"的一生,就是他爱国词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的词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时代原因,其词作保留下来的仅有50多首,且有一部分是存疑之作。其中节令词约占其词作的1/5。通过对李清照节令词的分析统计,可以了解宋代节令民俗风情,感受到词人寓于词作的悲戚之情,领略节令词所体现出来的独特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5.
黄姗姗 《现代语文》2009,(12):36-38
韦庄是晚唐五代的著名诗人、词人,虽亦被归入花间词派,但其词风与“花问派”主流风格迥然有别,不但不讲求华艳的词采,反而多用口语。其词作平直如话,但却语淡情真。其词作的起句与结句、意象的创设也别具特色,鲜明地体现出其词作风格。韦庄词的起结艺术尤其精绝,对今人的诗歌创作也很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中国古典词作中的名篇,更是高中语文课本必选篇目。高中生具备感受词作美感的能力,但欠缺一定的理性认识。教师在教学这首词时,应当联系作者的经历,用讲述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深刻地感受词作中的"愁",同时分析词作"化虚为实"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领会词作深广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7.
温庭筠与韦庄作为花间词派的代表词人,在词作风格和内容上有着显著地差别。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温庭筠词作用色浓艳,韦庄词作较为淡雅;"密而深"是温庭筠词作的主要特色,与之相对应的韦庄词则表现为"疏而显";在创作手法上,温庭筠词多用暗示联想手法,丰富思想感情;而在词作内容上,韦庄的词句显得更有血有肉。  相似文献   

18.
纳兰性德的边塞词是清代词坛上独特的表现,占据纳兰词作的五分之一多,研究者对这类词的定位和评价都比较高。为了进一步理解纳兰性德其人其词,通过参证清代有关历史文献资料,确认纳兰性德的边塞行踪,或通过纳兰性德词题及词作内容留下的线索,确定其创作时间和创作情境,从而对这类词作进行编年考证。  相似文献   

19.
对词人的词作进行分期研究是全面深入研究其词作的一种重要体现.晚清词坛大家王鹏运现存词作750余首,在总结前人分期得失的基础上,结合王鹏运的生平仕履,根据其词集所收词作的实际情况,其词作分别归属于四个时期:裘马轻狂、锻炼词艺时期;台谏生风、屡举词社时期;满腔忠愤托于词时期;潇洒南游载于词时期.  相似文献   

20.
兼为词人和词学家的张炎,其在词的创作和词学理论的创作上都颇有建树。在评价词的标准上,他创立了清空,骚雅,用来品评词作。在词的形式方面,他注重词音律的协和流美,清越雅正。张炎词作音律协洽,句琢字炼,雅丽清畅。在词的内容方面,他提倡词作风格的清丽高远,意趣的淡雅空灵,以及遣词造句的精粹与融化不涩。作为词人的张炎,他在词作创作时,又一直贯彻和实践词学理论,创作了大量绝妙好词。本文根据张炎的词学理论中的"清空"探讨张炎的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