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一部名为《杜拉拉升职记》的小说在职场中风靡起来。2010年,当小说人物从纸上走到了银屏上。触角从书籍延伸到了影视,更为生动地刻画出了职场新人杜拉拉如何从菜鸟一步步走到部门经理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职场中从来不缺乏故事,也不缺乏斗争。《杜拉拉升职记》描述杜拉拉在辛勤工作,升迁途中的种种细节事件、主人公对世界级公司政治斗争的感悟之外,也穿插了她的爱情经历,她的生活理念和处事哲学。《杜拉拉升职记》让我们感受到了自己的职场次序,自己在职场中的不足与优势,也让我们更多、更逼真地看清和理解了我们的上司和老板们的许多作为,同时,也让我们懂得了更多的职场规则!  相似文献   

3.
《杜拉拉升职记》被誉为白领女性的职场宝典,讲述了都市白领杜拉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公司职员,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长为外资企业高管的故事。由陈铭章执导的32集电视连续剧《杜拉拉升职记》在2010年7月首映,因其话题前卫与时尚而受到业内和观众的广泛关注,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徐静蕾自导自演的《杜拉拉升职记》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白领的关注。该剧讲述了都市白领杜拉拉八年的外企经历,被誉为白领女性的职场宝典。一个没有背景,走正规路子,靠个人奋斗获得  相似文献   

5.
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的热销,一方面是其大量的、直接的职场规则详解,使其被职场新手菜鸟奉为"职场圣经";另一方面,是它真实地表现了当今这个消费主义时代的人生困惑。小说能热销,实质上就在于,在一个人们的内心与外在的环境都充满危机的时代背景中,小说给予了读者一个人生梦想,又对梦想进行了解构,使意欲追求者和追求不得者都得到了满足。  相似文献   

6.
可否记得曾经热播的《杜拉拉升职记》,一个职场中的菜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运气,最后成为了职场达人的故事。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杜拉拉”,都梦想着自己能在职场占据一片天地,成为万千白领中的一员。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想发展,想往上走并没什么可耻,相反,这是一种值得嘉奖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80后升职记     
<正>近来热播的电视剧《陆贞传奇》虽已收官,但余温依旧不减。有80后网友评价该剧是部古装版的《杜拉拉升职记》,女主角堪比火箭般的升职速度若放在当今职场,绝对是令无数人艳羡的对象。的确,随着一批又一批80后陆续跨入而立之年,成为职场主力,"晋升"二字无疑意味着事业迈入新阶段。有人说,升职并不难,关键在个人的经验积累、价值体现;也有人说,升职的关键在于跟对领导、选对职位;还有人说,"中国式升职"免不了人际关系、家世背景,之后才是能力。大家众说纷纭,似  相似文献   

8.
王琼 《英语沙龙》2014,(1):54-55
走出校园,虽然看了几遍《杜拉拉升职记》,也许还偷偷看了一些《厚黑学》,真入了职场。才发现自己的“道行”是如此清浅。面对风霜剑雨,虽无招架之功,但“事缓自圆”,耐心与坚持,是职场新手最需要的两项本领。  相似文献   

9.
最近全国正在热播电视剧和电影《杜拉拉升职记》,我家也正在上演着一场《“厨助”升职记》。 “厨助”,顾名思义,就是大厨的助理。在我家,这个“厨助”的位子一定不会是别人,肯定是我!  相似文献   

10.
《八小时以外》2012,(4):30-31
中国人到底有多爱职场?连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都诧异中国人对于职场的狂热。2012年2月份的《纽约客》杂志惊叹:"最近几年,职场小说一直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杜拉拉升职记》就已经卖了将近500万本。"在美国人的眼中,中国的职场小说不是在讲公司之间的残酷竞争法则就是在讲官场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内幕,告诉读者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工作中通过种种手段能迅速脱颖而出。数量庞大的职场小说读者群则希望从中学会职场成功术,进而快速发财。"他们只关注如何去生存,而不是如何去工作。"文章的最后,作者对于中国职场小说热的原因做出了如上的总结。热衷于职场小说的中国人真的爱自己的职业吗?  相似文献   

11.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和利奇的礼貌原则是指导会话分析的重要理论。文章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对职场畅销小说《杜拉拉升职记》中的职场会话策略进行了分析,归纳为以下策略:数字和例证策略、回避策略、转移话题策略、直截了当和"他山之石"策略、赞扬和同情策略等。  相似文献   

12.
女性职场小说是指由女性作家以其职场的亲身经历为蓝本创作的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小说,它曾一度长期占据图书销量排行榜的首位,这类小说的代表作是《杜拉拉升职记》、《浮沉》、《格子间女人》、《裁员的日子》等,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早有香港的梁凤仪、亦舒,今有大陆的李可、崔曼莉、舒仪等。女性职场小说对女毕业生了解公司的组织架构、运作流程及人事管理等基本常识具有参照价值,对女毕业生重新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定位偏差具有促进作用,对女毕业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付诸行动具有启示意义,对女毕业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具有示范作用,有助于提高女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曦曦 《母婴世界》2012,(4):146-147
办公室恋情,是职场中人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今很多企业都有明文规定:禁止公司内部人员之间谈恋爱。但是根据一览英才网近期对上万名各行各业的员工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93%的人支持办公室恋情。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就曾经因为触及办公室恋情是否是雷区、职场禁忌话题而引发社会的广大争议。  相似文献   

14.
畅销小说《杜拉拉升职记》讲述了杜拉拉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著名美资500强企业DB,任职华南地区销售助理,月薪四千。这是一个什么职业呢?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要求不低,待遇不高。我和好几位老师聊这个小说时,她们都很有共鸣。的确,在很多老师眼里,教师工作也就是如此——要求不低,待遇不高。而这也成为老师们工作热情低,打不起精神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怎样唤醒这些“杜拉拉”们的工作热情呢?  相似文献   

15.
正职场只是生活的一部份,并非全部;职场重视成败,但人生并无输赢;入职的目的,是希望在合适的地方施展才能、丰富人生。本栏目带你认清职场,开始走向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之路。走出校园,虽然看了几遍《杜拉拉升职记》,也许还偷偷看了一些《厚黑学》,真入了职场,才发现自己的"道行"是如此清浅。面对风霜剑雨,虽无招架之功,但"事缓自圆",耐心与坚持,是职场新手最需要的两项本领。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或是刚刚进入第一份工作的人来说,有多少人所熟悉的职场,是通过一部部影视作品来了解的,像是当时红极一时《杜拉拉升职记》、《沉浮》,甚至连《失恋33天》里我们都能看到职场的生活,而每一位女主角似乎都是凭着对于工作的一腔热情,由一个个笨手笨脚的小丫头,最后成长为职场的精英。于是乎,我们以为这就是合理的职业发展道路,至少我,一直认为,只要我像女主角一样,只要我认真工作,最终我将会成为一个职场白骨精。  相似文献   

17.
职场奢侈族     
正任何一个新人在刚入职场时都不免紧张、忐忑、不知所措。春节去朋友家串门,看见他即将大学毕业的妹妹书桌上摆着《杜拉拉升职记》、《潜伏在办公室》等四五本和职场有关的书。这样吸取前辈的经验固然是好的,但要想在职场上越走越顺不能只靠二手经验。我曾有一个下属,年轻且聪明,被公司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却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发邮件不贴附件、给客户的方案里频  相似文献   

18.
闫晗 《大学生》2015,(5):75
这几年,韩国电影佳作频出,而韩剧也不再只有复仇、车祸、白血病,长腿欧巴、霸道总裁以及野蛮女友。职场剧《未生》有点不像韩剧,带着现实主义范儿,称得上是一部韩国男版《杜拉拉升职记》,甚至没有爱情元素,却让每个有过职场经历的人感同身受。剧名"未生"是围棋术语,意为还没做活(完生)的棋仍然留在棋盘上,也没被完全困住,寻找完生的路。坚持还是放弃,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围棋是剧中男主角张克莱唯一所长,也是整部剧的隐喻:世界是一盘正在进行的棋局,每个人都在和世界进行对弈。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什么最贵?或者你已经知道这句名言出自何方了,你也知道这句名言的答案就是人才!黎叔在《天下无贼》里语重心长的那句话虽然令人捧腹,但是又道出了多少领导者的心声啊!或者你早就耳闻一位叫杜拉拉的平凡女子的职场生存记,你也想过自己有一天像杜拉拉一样在职场风生水起,并且你恰好知道她的职业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洋气点就叫HR(human  相似文献   

20.
眼下被奉为职场生存宝典的<杜拉拉升职记>迎来疯狂追捧.其实所谓职场,并不是白领的专利.作为一名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最顺其自然的职场就是学校了.而在学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使命,所以又显得与众不同.如何做好由一名师范院校大学生向一位教师的职业转换呢?作为一名高级中学的青年教师,我经常思考这一问题.因为"通则不痛",只有思想通达,才不会在职业的阵痛中沦陷,才会在职业的选择后坚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