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教材弹性,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理解,宏观层面的教材弹性是指教育系统内部教材的多样性;而微观层面的教材弹性则是指教材在内容、结构上具有的伸缩性以及能够适应不同教师、学生需要的灵活性。教材弹性建设问题随着课程改革背景下教材功能的转变而变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小学教材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学者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文本对比法和问卷调查法等不同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小学教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宏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教材的功能和地位、教材制度的建设、教材的结构、教材的评价等;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教材内容的社会学分析、教材插图的研究、教材话语呈现方式的研究、从文化角度对教材文本呈现的内容进行分析、中外教材的比较研究、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单一学科教材的比较研究等。从研究的视角、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法上讲,我国中小学教材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钱先武 《生物学教学》2001,26(10):18-19
分析教材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着手。宏观分析是指在一个比较大的教材范围内进行 ,如一个单元或一章的教学内容 ,包含的课时数较多 ,分析时着重把握 :本部分教材与前后教材有什么联系和关系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要把该内容安排在该处 ?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 ?培养什么能力等。宏观分析 ,要在较大的范围内把握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微观分析是指对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教材范围较小 ,是宏观分析的进一步具体化。本文着重讨论微观分析时要把握的六点 ,即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兴趣点、重点、难点。1 知识点分析知识点 …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材分析与运用方法的研究按层次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来展开分析,从目前来看,主要集中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强调生活化,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倡导新教材观,主张"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淡化了"教材处理",而实际上恰恰相反,它对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要求却大大提高了。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怎样去处理教材?对此,宏观理论和原则的研究比较多,而微观方法的研究却很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从微观层面来说无非是四个字:增、删、改、移。  相似文献   

6.
孙静涛  王幼俊 《地理教育》2012,(Z2):107-108
地理教材的微观分析是指对教材中教学单元(一章或一节)的分析,主要包括教材的单元结构及重难点分析、教材的双层系统分析。一、微观层面的地理新教材分析1.教材单元结构及重难点分析(1)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宏观层面的教材分析,还是微观层面的文本解读,其本质实际上都是相同的。教材分析是站在整个教材的视角,是对教材的结构、课文的组成等等要素进行分析,文本解读则通常是面向文本个体的,是面向某一篇课文的,其分析视角相对要细致一些。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常常会将教材分析与文本解读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保证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的衔接,可以保证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体现教材分析的思想。很显然,教材分析对应着战略视角,而文本解读对应着战术视角。  相似文献   

8.
刘修利  胡超 《地理教育》2012,(Z2):109-110
地理教材分析与运用方法的研究按层次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来展开分析,从目前来看,主要集中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如对教材内容整体分析包括初高中地理内容衔接等,微观分析的"活动"模块、"案例"模块、"图像系统"等研究;对新课标下四个版本教材内容的比较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赵飞君 《小学语文》2012,(12):22-2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对语文课程核心目标的新定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使我们再次审视我国语文学科的课程、教材与教学。课程与教材专家从宏观层面思考课程形态,一线教师从微观层面思考每篇课文教学中如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可是我们忽视了课程实施中很重要的中观层面的思考。这里的“中观思考”是指根据课程核心目标整体把握与观照教材优缺点,明确教材使用的方向。本文提出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三个关乎教材使用的中观思考,意在架起课程、教材、教学三者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史教材大多采用正史或其他类似文献,再加篇幅所限,对历史记述往往流于粗疏与简单,难以从细节方面呈现历史的复杂与丰富。将方志史料与教材进行互证,使大而迂阔的历史叙事更加完整和全面,有利于从微观体察宏观,以小见大,更深层面理解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日本、新加坡、美国4国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归纳法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从内容呈现方式、结构特征和教学期望3方面建立分析框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对比分析数学归纳法的内容组织和概念化的方法,并对问题难度做出分析,目的是揭示出各教材呈现数学归纳法内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学者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运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参与观察法等对乡土教材的历史、乡土教材的编写、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乡土教材的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为今后乡土教材的理论与实践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但与此同时,这些研究在方法、内容、研究主体等方面存在不足。成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中学化学教材是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编写的、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表达化学学科内容的一种媒体 ,它具体体现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它是学生在学校获得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培养科学素质的重要工具 ,也是化学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是如何分析中学化学教材的结构 ,并从教材的功能和结构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去解读教材却是许多中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中容易忽视的。本文提出分析化学教材的结构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层面入手。一、化学教材的宏观结构化学教材的结构是以一定的化学知识内容为载体而体…  相似文献   

14.
地理教材分析与运用方法的研究按层次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来展开分析,从目前来看,主要集中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如对教材内容整体分析包括初高中地理内容衔接等,微观分析的"活动"模块、"案例"模块、"图像系统"等研究;对新课标下四个版本教材内容的比较研究等.而基于中观层面的研究则很少,进行该层次的研究是对地理教材分析与运用方法过于宏观与微观研究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同时对教师教学中树立"中观"教材理念也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化学是一门宏观与微观思想相结合的基础自然学科,化学微观思想和概念渗透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中.而化学微观概念抽象,不易于学生理解化学的本质,更不利于学生构建相关化学模型.论文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上册为参考,分析教材中化学微观概念的引入问题以及微观概念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规律认知教学时,需巧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既能深刻理解化学概念,又能较好地解决化学中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建立和完善我国高职教材编写的体制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的编写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建立和完善教材编写的机制体制,势在必行.从宏观上说,制定全面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目录和全面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成立教材或教科书审定委员会,设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材发展基金和教材研究机构;从微观上说,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编写教材,建立教科书选用与评价标准,成立教材管理组织.  相似文献   

17.
课程标准和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能否把握好课程标准并利用好教材,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而把握课程标准和利用好教材的前提是教师能够科学地对之进行分析,其主要内容和步骤包括:分析课程标准,分析课程目标,分析课程内容标准;分析教材,从宏观层次上分析教材,从微观层次上分析教材。  相似文献   

18.
在依据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新颖的教学设计时,既要重视知识层面,更要重视数学思考层面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以宏观视野认识教材,以多种角度审视教材,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选择新的思维角度,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再认识,教学过程中凭借教材而又不局限于教材,努力将教材中缺失的数学知识、思想发生发展过程运用自己创造性的智慧和劳动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中学地理教材经历了统一与仿苏,精简与破坏,重建与多样化,繁荣与转变四个阶段。70年来的中学地理教材演进特点可归纳为:宏观层面的内容主线不断变化,融入学生发展逻辑;中观层面的内容框架打破传统组织结构,突出重点要素特征;微观层面的内容呈现革新教材表现方式,融入更多教学元素。基于对教材功能的理解,教育学、地理学新的发展动向,师生和社会对中学地理教材的要求,展望中学地理教材的未来方向:继续在中学地理教材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强有力的地理知识进入中学地理教材,现代地理学研究融入中学地理教材,构建多样化的中学地理教材编写模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实行大学生弹性学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界定弹性学制的概念与肯定实行弹性学制是我国高等教改革的必然趋势的前提下,从社会宏观层面和高校内部微观层面分析我国实行大学生弹性学制约因素,提出了今后实行大学生弹性学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