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大家谈论教学总热衷于引用“某某模式”,似乎没有模式便无所谓教学,赶“模式热”已渐渐成为一种时尚了。君不见,现在如果要搞一次教学观摩,不打出一个“某某教学模式”研讨之类,便失色不少;打出了“模式”的旗号,就成功了一半。说课者津津乐道于自己上课引用某种模式或独创某种模式,以示自己理论上的成熟;评课者也习惯于为某一堂课套上某某模式,以示自身知识渊博。教研教改领域,更是模式满天飞,令人目不暇接。大家都争着给自己贴上标签,冠以“某某模式”,大有无模式不成教学之势。尽管人们对教学模式的理解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2.
有色眼镜论     
一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某某用有色眼镜看人。假如某某说:"你的脸色不错,艳若桃花。"听者不会说:"你用有色眼镜看人。"听者还可能想,某某不错,够朋友。听者还可能引用某某的话,证明自己"脸色不错,艳若桃花"。引用的时候,他不动声色,好像只是引用而已。如果某某是外国人,又是名人,那更好,更有说服力。外国友人都说自己艳若桃花,难道这  相似文献   

3.
过去说起"线人",颇有贬义,似乎只是为了某某人、某某利益集团,做些偷偷摸摸的通风报信的勾当,甚至出卖良心,卖友求荣,获取对主子有用的情报,很是上不了台面.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公开课上,有些教师在电脑屏幕上打出这样的字幕:某某课题,设计者某某,执教者某某。课的设计者和执教者竟然不是同一个人。再如,有些刊物上刊登的一些课例教学设计与指导者是一位或几位教师,执教者却是另外一位教师。这样的“公开课”和“课例”中的执教者是按照别人的思想进行教学表演,完全失  相似文献   

5.
自己做错事情,说声对不起很容易,别人做错事情,要对他说声对不起却很难了.这话听起来似乎不合逻辑,但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就真是又合情又合理.最近,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一件事情,错在别人,我却真诚地对他说了声"对不起!"  相似文献   

6.
在生活中,常听到人说:"某某啥也不是,一问三不知."如果你要问他怎样解释"三不知",他同样也是"一问三不知",根本答不上来.   "三不知"这一词语已经流传很久了,历来却很少有人查究这个词语的来源.直至明代,一位叫姚福的江宁人才做了一番考证.……  相似文献   

7.
刘宗保 《现代语文》2006,(9):110-111
在最近的报纸、网络等媒体上,我们常会看到诸如"电话门""短信门""解说门"等以"某某门"为结构特点的新词语,它们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就理解来说,如果单凭其字面意义,常常是"百思不得其解",如"电话门",是一种关于"电话"的"门"吗?显然不是,通过具体说明我们才知道,它说的是意大利足坛的一起丑闻,这桩丑闻是由于某某电话被窃听而引发的.因此只有深入的研究这类词,探讨它们的来源、生成机制、结构特点、运用等方面,才能透彻地理解.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这些"某某门"类词统称为"x门"类词族.  相似文献   

8.
时下,一部分学校为了追求课程设计评价多元化的效果,规定每位年轻教师每学期要开展一次磨课.所谓磨课,首先是任课教师自己独立进行教学设计进行第一次试上,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任课老师根据评课者的意见修改教学设计,再次上课、评课.虽然学校的出发点很好,但是许多情况下结果却是事与愿违:众多评价者的理由和建议往往使授课者无所适从.将这样的"磨课"活动过程形容为"磨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9.
翻译的"信"     
蓝南 《教育艺术》2001,(4):38-39
翻译讲究一个“信”字 ,这是严复替我们大家说的一句话。如果某某出来说 :“翻译不要‘信’” ,大家一定奇怪 ,觉得好像不是人话。人言为信 ,不信就不是人话了。所以说“信” ,似乎是翻译的定则 ,动不了 ,没有人反对。即使严复“先”说了这个信字 ,也不算是一家之言 ,他是替我们大家说的。但是信似乎不容易做到 ,信是要打折扣的。比如把严复的这个“信”译成英语 ,字典上就有Letter、believe、believable、faith、faithful、trust、message、sign、true、truth、truthf…  相似文献   

10.
一节语文课上,在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句话时,我问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原以为这样的事例孩子会举不胜举,可回答的情况却令人很尴尬--孩子们面面相觑,竟说不出"人人为我"的事例,嘴里还一个劲地说:"好像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啊?好像没有啊."当我提问有没有"我为人人"这种事情发生过时,这一下,孩子们来劲了,举手的特别多,大家争着发言,有的说:"那天下雨了,我借过某某同学一把雨伞.  相似文献   

11.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步融进每个教学工作者的头脑,并实践于教学实践中.这原本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现象,貌似实践了某种教学理念,实则一与之背道而行.在我所听到的也正是自己所上的课中出现的"热闹的课堂问答"就有这种问题存在. 请看镜头一:教师亲切自然,学生也仿佛情绪高昂.教师娓娓地向学生发问:"这篇课文是谁写的呀?""课文一共有几段啊?……"教师的问题似乎很多,学生也确实做到了人人参与,而且回答的声音也往往极其响亮,整个课堂十分热闹,师生双边关系仿佛处理得法.  相似文献   

12.
不管你是在校生还是上班族,聚在一起讨论最近播出的电视剧好不好看,绝对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而广告呢,则被大家所"唾弃",似乎大家对它都抱持同一种意见,那就是:越少越好!不过,现在网络上悄悄开始流行评论广告。"看到某某品牌的新广告了吗?哈灵!""要吐了,某某广告算你狠!"挑起此类话题的帖子常常成为"楼数"最多的帖子。如同"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网络上引发旋风一样.今年"一则引发烦躁的广告"也让网友们不能不发帖"一吐为快"。虽然这则广告已经撤播,但是类似的讨人厌的广告还有不少经常"上镜",所以我们也不妨就此来讨论一番,看看同学们与它们有什么"爱恨情仇"。  相似文献   

13.
笔者根据在教学中的探索,采用了"开放式"教学法,融入"移形换位"的教学思想.所谓"移形换位,发散思维"实质是采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其核心是:"将自己置于考查者位置.你应从哪几个方面来考察该题".这样就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和审清题意的能力.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广泛地"联网",发散自己的思维.  相似文献   

14.
聊天,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闲谈",即没有正式主题或与正题关系不大的随意性谈话.在课堂这个大雅之堂上,绝对不能漫无边际地任意"瞎聊",但偶尔为之、内容合适的"闲聊"似乎并不那么令人讨厌,相反倒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现结合政治课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自己也是"追星族"的一员,但是,我追的"星"不是影视明星,而是于永正、孙双金、王崧舟、孙建锋等名师.自己也曾有幸聆听过他们的课堂教学,总能被他们那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妙的教学设计,纯熟的教学艺术,还有那真诚的师爱所深深折服!当然,每次听完课、取完经之后,我也总会"学"上"一招半式",将名师的教案照搬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很想自己也"过把瘾",然而每次总是事与愿违,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学预设相去甚远.为什么呢?我的教学设计与名师们是一样的,甚至连名师们的过渡语、评价语都一字不差地用上了,怎么会这样呢?到底应该学名师的什么呢?又应该如何去学习呢?  相似文献   

16.
集体备课先行---备出门道来 常规的听课活动,多是由执教者根据个人爱好"量体裁衣"--自定课题,自拟教案,"单枪匹马"上课堂.以致于大家听来听去,依然是老面孔,老腔调,老风格,老套路.就拿语文学科教学来说吧,阅读课的第二教时似乎是听课活动的必然"主角".而第一课时、诗歌、作文、练习、实践活动等课型的教学展示却"羞于示人".而这些课型恰恰又是众多教师教学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难以啃透的"硬骨头".听课活动,如果能解决这类课的问题,便也是"为民除害",定会受广大教师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以花喻人的红楼叙事中,关涉黛玉又关涉袭人的植物意象是"桃花".清代《红楼梦》评点多以"芙蓉"品黛玉,以"桃花"评袭人.尤其集中在"掣签"一回.关于桃花花名,有贴切身分、薄命、轻薄等解;关于题字"武陵别景"和附诗"桃红又见一年春",一说袭人再嫁,一说文笔蕴藉;关于签语"杏花陪一盏,坐中间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一说关乎群芳薄命,一说关乎特写芳官.至于"嫁人"回中"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几无好语.如此等等,涉及到袭人性情、命运、人物关系及情节发展,而袭人形象亦由此更加丰满而凸显.特别是"一芹一脂",以"桃花"展示了袭人的特殊意义,袭人去向也因以深蕴于红楼叙事.  相似文献   

18.
看一段自己的教学录相--我的教态得体吗? 教态是否得体,这似乎早已淡出了评课的范围.因为,业务研讨似乎更注重理念落实情况的探讨,而评价教态,似乎不够深度,且对教者似乎有所不恭.正因为无人提醒指出,导致教者无从发现自身问题.课堂上,一些不和谐的教态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9.
牛顿的牧场问题又称为"牛吃草"问题、消长问题等.由于其题型新颖、务件复杂、解法独特而广受人们青睐.它作为算术中有名的"难题",也早己根植于人们的大脑之中.然而纵观大家时这一问题的解法却不仅繁琐而且还显得有些单调.那么能否找到一种更易于大家接受的方法来解这类"难"题呢?笔者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对它的分析发现,如果运用类比、建模的思想,改变一下观察问题的角度,这一"难"题似乎也就变得不再那么"难"了.  相似文献   

20.
凌晨.我看着电视里的许三多,无眠,想着自己曾经激情"突击"的岁月. 新兵连的时候,我身为排头兵,队列齐步走竟然紧张得同手同脚,引得全场大笑;做器械的时候,别人做一练习,我做一练习,别人做五练习了.我还是做一练习,每次都跟冬天腌的咸鱼干一样,吊在单杠上;打靶的时候,我打出了"气势",五发过后,杆断靶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