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对应的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密切相关。通过对中德两国数控技术职业资格考试中证书类别、培训方式、考试内容和培训师资的研究和对比,得出中德数控技术职业资格考试的优劣。根据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模式,提出我国数控技术职业资格考证的建议和提高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比分析了德国及我国职业教育特点与考试模式,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考试模式的现状及存在弊端,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考试的若干改革措施以适应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运行中,行业协会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德国《职业教育法》规定:每个行业协会都应设立一个职业教育委员会,作为专业的决策机构,可以组建职教机构、认定培训资格、组织技能考试等。  相似文献   

4.
德国职业教育一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5年5月我参加了中德职教师资培训。亲身感受了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德职业教育无论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都有许多不同。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也许并不完全适应我国,但其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确有许多可供借鉴的地方,特别是德国职业教育非常注重职业能力的塑造。这种教育包括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对生产过程的认识。教育方法、教学设计,乃至考试大纲,无一不是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展开的。  相似文献   

5.
英、法、德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的社会文化背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比较分析不同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存在的必然性是一种新的尝试.英国的自由市场模式、法国的政府主导模式和德国的双元合作模式,三种不同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所折射的社会文化背景也各具特色.经济主导型培训主要由市场力量来规范,政治主导型培训主要由政府控制.社会主导型培训主要由"双元"控制.不同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对应了不同的主流社会文化形态,是社会文化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2010年10月,作者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中德职业教育师资进修"培训项目,通过在德国的考察与培训学习,深入了解了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理念与成功经验、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与行为导向教学策略,感受到我国职业教育应从法律保障、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改革。  相似文献   

7.
杨朝晖  刘冬莹 《成人教育》2013,33(2):124-126
德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使学生在全日制义务中等教育之后,走向工作岗位之前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结构完善,学生可以在立交互通结构的体系中自由过渡分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也存在着自身的问题和困惑。文章详细介绍了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学生分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依此作为借鉴,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考试制度是检验教育体制是否发达的重要方面,“双元制”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在德国《职业教育法》中正式规定的考试中就有中间考试和结业考试。对于“双元制”职业培训来说,中间考试和结业考试同样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我院啤酒工程系(原湖北啤酒学校)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近十五年,按德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对三年制啤酒酿造专业中专班学员在院职业培训期间除了平时对每科的测验,期未对每科的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先介绍了参加德国职业教育培训情况,之后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师资力量、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的进行了简单描述,最后列出了几点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解析德国"双元制"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寿祖平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35):122-124
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表现形态、特色、本质内涵等方面,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当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并从学制模式、教学要求、培训经费、毕业趋向等方面对"双元制"培训模式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了"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作为2007年中职赴德国培训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15名教师之一,我有幸参加了为期43天的培训,本次培训分5个模块:职业教育理论培训、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培训、气压传动编程与设备控制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与操作、专业参观考察与教学法研讨。通过培训,我不但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有更深的了解,而且对目前德国新的职业标准以及与之相应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有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专任教师,我十分珍惜这次赴德学习、培训的机会,在德国的55天时间里,我系统学习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熟悉和了解了德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的做法,并参观了德国的职业学校、"双元制"企业,感受了德国人守法、敬业的严谨工作之风。8周的培训、学习,对我个人的职业教育理念有了较大冲击,个人认为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和特点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借鉴和运用。  相似文献   

13.
在创建欧洲资格框架的背景下,通过比较英国与德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中的知识、技能与能力概念的异同,分析揭示了德国与英国三个外表相似术语的明确含义。这些含义深深扎根于各自国家的制度结构和劳动过程中。同时,介绍了德国"知识本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和英国的"技能本位"模式之间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4.
丹麦的职业教育与培训(VET,Vocational Education&Training)①体系基本属于“德国模式”,即“双元制”,但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丹麦职业教育与培训职业教育培训体系1.职业教育与培训基石:三大原则双元培训原则:即交替进行职业学校的教育培训和企业的培训。双元制既是一种教学原则,也是一种组织机构原则,它对项目的教学规划提出了要求,也对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出了要求。双元制要求必须协调两种学习——基于学校的学习和基于工作的学习,在教育中体现一种一致性。弹性原则:一个体系的弹性高低与其框架结构密切相关,丹麦职业教育与培…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2月,我校两名教师和两名国家级竞赛获奖学生跟随河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考察团,对德国工商大会纽伦堡商会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舍弗勒工业集团企业培训中心、西门子集团企业培训中心以及卡尔斯鲁厄CJD职业培训中心进行了参观与学习,对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对现场专业课的观摩,让我们感受到德国职业教育所体现出来的对学生专业能力、团队意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德国物流职业教育解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国物流职业教育特点是:以企业培训为主体,实行以企业能力为核心的培训模式;"学习领域"课程与企业课程互为补充;课程实施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考试由行业协会组织实施.其对我国的启示在于,加大政策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教学中推行"双证书"制度,灵活应用项目教学法、角色演练法、仿真模拟法等;构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的动态学习成绩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7.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以企业培养为主,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相结合,以实践培训为主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最早出现于德国的职业学校。德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出现双元制培养模式。高等教育领域的双元制培养模式凭借其多种优势在德国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模式的基本属性和特点,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德国职教新模式——跨企业培训中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体现为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其最初始的形势即是“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双元制”(职业学校和企业)模式优点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三元制”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这一创新模式发展的标志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剥离出了一个过渡环节——跨企业培训中心和技术转移网络中心,它的出现是德国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深层次发展的产物和载体,也使得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的特征越加明显。下面重点介绍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德国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其"双元制"模式,作为一种重要的职业教育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在此次的德国职业教育培训中,我带着浓厚的兴趣对"双元制"的实施过程,特别是职业学校如何进行教学活动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