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由此可以看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朗读不再是单纯地读书.而是要从读中感悟文章.再将这些悟融人到读中去.并展现出来。一、朗读敲晌语言发展之门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途径。语文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朗读和运用,笔者引导学生以个性化的方式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既追求语言能力的培养,也努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听书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最主要的目标。本文作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朗读艺术,认为:培养朗读能力有助于开发学生的语言潜力;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美的理解与感受;诗歌作为朗读的素材更有助于学生对语言节奏的把握和体验。  相似文献   

4.
培养好学生的朗读能力,能促使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也能使学生感知作品的语言魅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文章阐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正视朗读的重要作用、注重给学生传授朗读技巧、巧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朗读兴趣等方面,探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我国的语言教学都非常重视朗读。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源远流长,“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人人都知道的名言。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语文课堂注重朗读,可以让学生领悟语言之美,可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情感、联想与想象能力,提升学习兴趣,积累语文知识,发展学生智力,陶冶美好情操。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重视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张倩 《考试周刊》2013,(44):22-22
<正>好的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学科的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下面笔者对新课改形势下语文朗读的教学形式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些简单设想。一、制订朗读教学的可行性计划什么样的文章要进行文章朗读,什么样的文章不必朗读,怎样朗读,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教师必须有清晰的计划。一般而言,诗词、散文宜多朗读,既有助于学生领会其精妙之处,又能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在专注而放声的朗读中,学生能感到文章的语言之美、内含之美、情感之美、精神之美、韵律之美,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情思得到升华,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渎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8.
何洁 《中学文科》2007,(8):63-63
朗读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在朗读中,学生能体会到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朗读是培养说话的基础,朗读有助于语言积累,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词、语、句、段、篇能够顺利地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北京外国语学院许国璋教授的英语根基就在于启蒙时的朗读和背书。他说过:“英文课重名篇朗读,易懂之段即时读即时背。”“只有读,你才能获得最大的实践量。”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把无声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仅可促进文章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陶冶情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认识朗读的价值功能、提高朗读的实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训练方法,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朗读通过语言将文章思想感情有声有色地表达出来,从而启迪和感染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通过朗读、熟读、默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朗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王杰 《教学随笔》2007,(11):10-11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读,能帮助理解语义,再现情境,领悟内涵,充实认知结构,提高语言水平,发展思维。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人在朗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从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实际上朗读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下是本人关于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几点认识。一、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而这个要求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加深体验和感悟.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不仅能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运用、积累语言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特别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相似文献   

14.
<正>关于朗读的论述已有不少,我们应在朗读学、阅读学、教学论的视野中对其进一步全面认识,唯其如此,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加有效。朗读,是朗读者建立在生命意识之上的,依据固有的文字语言,借助朗读技巧创造属于自己的有声语言的精神活动[1]。建立在这样的认识之上,朗读能力的培养应该始终与品味语言、唤醒生命意识、展开丰富的精神活动紧密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崔利敏 《考试周刊》2013,(44):43-44
朗读,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在朗读中运用语言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朗读能力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属于母语基础教学,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积累大量的文字信息,多方面实现自我发展。文章就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能力的培养方法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姚志松 《大学时代》2006,(10):81-81,102
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累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力,不可忽视朗读教学。幼儿师范的学生更是如此,文章就由此入手,浅谈了幼师语文教学朗读训练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7.
学语文,就要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体——学习语言文字上来,而对于语言文字的体味,朗读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专注而放声的朗读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和内含美,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经过低年级的语言积累,高年级则到了对语言的美化和分析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受外界影响较大,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习惯,让学生能够正确、巧妙地应用自己的语言。一、规范阅读,教会学生认真对待语言我们要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注意规范课堂语言,利用课堂朗读教会学生认真地对待语言。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找同学朗读,从中总结出学生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阅读形式,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朗读可使学生熟悉文章、感悟文章、理解文章,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语言智能、陶冶情操和培养高尚品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桂荣 《考试周刊》2012,(41):33-33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小学朗读教学中却存在着课堂朗读时间少、形式单调枯燥、缺乏有效指导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朗读教学效率的提高。因而,应通过教师的范读引导、优化朗读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小学朗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