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求六年制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小学低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相似文献   

2.
一、让学生明确读书的重要性,创设良好读书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说: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应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共识和追求。但是,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广泛阅读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开启智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审美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了让孩子们融入书海。我们重视阅读兴趣的诱发、阅读材料的选取、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习惯的培养,有效地引领学生大量地接触语文材料.在课外阅读的海洋里尽情徜徉。  相似文献   

6.
北宋教育家程颢曾说:“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当你走进这些灵动的文字,品读着这些意味深长的佳作,顿使你感到书香沁人心脾,涤荡心灵,充溢大脑,从而心灵得以净化,头脑更加敏锐。所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把培养学生热爱读书,把他们带入书海,品读精美文字为己任。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7-9年级学段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整体感知,有所悟,情感得到熏陶。而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多读、多练,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虽然说的是诗,但足以说明多读的重要性。但多读的同时要教给学生正确读书的方法,注意读书形式的多样化,培养其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其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9.
吴素琳 《教学随笔》2016,(8):124-124
高尔基说过:“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课程标准也这样建议:“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1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小学语文教育,其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其中阅读教学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1.
3月至4月.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了以“成长,一路书香为伴”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 此次活动包括: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学术论文.引导教职工在专业领域内阅读.撰写一篇学术论文:数字图书馆使用培训;“读书与成才”主题辩论赛:读书征文比赛;“特别还书日”活动;读者借阅排名活动;“书的诉说”图片展等。此次活动的开展引导了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在校园掀起了读书热潮.促进了良好的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12.
滕秀平 《农村教育》2006,(12):56-5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朽,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想扩大阅读面.读整本的书,就必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而现实中很多小学生对课外阅读却不感兴趣,不愿意读书.却把有限的一点时间花在电视上、网络上。如何改变现状,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呢?笔者在多年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积累了点滴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陈瑛 《考试周刊》2010,(22):52-53
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能帮助儿童在畅游书的海洋时认识人性,领悟人类高贵的感情和高尚的道德。所以,一个人的童年是需要阅读,需要故事,需要文学的陪伴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14.
刘永 《小学教学研究》2010,(8):13-13,21
设计概说: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已经成为师生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写一手好字.读满腹文章”也已成为师生奋斗的目标。在课程表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阅读”已经被不少学校列上日课表。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耍“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如何引导农村孩子充分利用课外的空闲时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呢?笔者认为,组织“乡村读书会”是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16.
高伟叶 《中学文科》2007,(10):125-12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如何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下面想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8.
任志军 《课外阅读》2010,(12):207-207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相似文献   

19.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相当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强调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质与量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现在儿童文学教育已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成为提高儿童文学阅读能力的主要文本.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里说,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但“建议”接着说道:“这些要求相对于目前的语文学习现状还只是一个理想.”因为尽管初中生都意识到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然而,表示真正喜欢阅读的很少,课外真正经常阅读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初中生阅读文学名著的现状不容乐观.而这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学素养及文字感悟能力都是不利的,也谈不上语文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