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由繁华的鼓楼大街拐进黑芝麻胡同,仿佛进入了真正的老北京地界。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幽深的胡同,婆娑的古树,安闲的老人,即便是胡同两侧的各色小店,都是古香古色的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北京黑芝麻  相似文献   

2.
胡同     
2006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北京的符号》。北京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城市,可以作为它的符号的,各个方面都有,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说到文化方面,北京的胡同应该算一个吧。老作家汪曾祺在《胡同文化》(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一文中写道:“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本期“课文配读”栏目选了三篇有关胡同的文章,内容各有侧重,朱湘的《胡同》是漫谈性质的,可以让我们多了解一些胡同方面的知识;史铁生的《故乡的胡同》把个人的命运、人生体验和胡同曲曲弯弯的外在特征联系了起来,别有一番新意;而李国文的《胡同之死》则是接着汪曾祺《胡同文化》一文中的话题“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很深入地分析了胡同为什么会死掉,并认为胡同的死掉并不十分可悲,因为“北京胡同里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切、良善、和蔼、信任,却还能留存在这块土地上的话,也许比那些古旧的建筑物,对于中国要更有价值些”。(雨羽)  相似文献   

3.
Curve and surface blending is an important operation in CAD systems, in which a 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 (NURBS) has been used as the de facto standard. In local comer blending, two curves intersecting at that comer are first made disjoint, and then the third blending curve is added-in to smoothly join the two curves with G^1- or G^2-continuity.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study to solve the joint problem based on curve extension. The following nice properties of this extension algorithm are exploited in depth: (1) The parameterization of the original shapes does not change; (2) No additional fragments are created. Various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at our solution is simple and efficient.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2007,(4):F0002-F0002
丁香胡同小学(原北京汇文一小)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几经发展,变迁,于1978年正式更名为丁香胡同小学。  相似文献   

5.
谎言     
张正 《教师博览》2008,(5):24-25
我现在的姻缘,差一点毁在老杨手上。 老杨是我们学校门口一个开小店的,人很精明。我平常一个人关在学校里,无事可做,尤其是双休日,太无聊的时候喜欢到老杨小店门口坐坐,他的小店门口通常横着两三张长板凳。  相似文献   

6.
倪明 《留学生》2010,(1):46-49
2009年11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推出了25处亚洲风情体验地,北京南锣鼓巷与香港李小龙故居,香港新光剧院,香港独特的电影文化、澳门赛狗场,台湾的热带水果,云南茶马古道,新疆和田文化.上海与江苏特色博物馆等中国9处体验地被推荐。南锣鼓巷作为市区内的胡同.四合院民居区.以北京风情、胡同文化.创意小店.休闲街区为特色,  相似文献   

7.
Jack and Alex want to buy some stationery (文具).So one Saturday morning,they go to a stationey store.  相似文献   

8.
胡同的由来     
到北京不到北京的胡同看看,那您可太遗憾了。北京的胡同里蕴含着浓郁的平民气息,多彩的百姓风情,像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儿。全世界所有的城市都有街、巷,称谓大体相同,某某街,某某道,而只有北京叫“胡同”。胡同一词的由来至今有几种说法,但都与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有关。   第一种说法是:蒙古语称城镇为“浩特”,大家熟知现在我国内蒙古省会名称是“呼和浩特”。蒙古人进入中原后,建元朝,将北京作为大都,便按照自己的习惯,将中原城镇街巷也称为“浩特”,后被京城汉人读成了“胡同”。   第二种说法是:“胡同”本是蒙古语…  相似文献   

9.
她小时候始终没有弄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嫁给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男人.这个男人后来还成了她父亲.在她还小的时候,父亲一直螺旋着腿,走路一瘸一瘸,样子极其滑稽可笑.为此,她常常暗自伤心,为母亲的选择,也为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 父亲性格开朗,一点点开心事就会惹得他哈哈大笑.因为父亲不能下地劳作,母亲把临胡同的一间小屋改成了卖酒的小店.这样一来,每天父亲都乐呵呵地坐在小店里,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相似文献   

10.
三利店是我们学校旁边的一个小店。这个小店连招牌都没有,很不起眼儿。尽管如此,这里还是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走进小店,琳琅满目的小玩意儿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从闹钟、积木到学习用品一应俱全,各式各样的东西让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1.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  相似文献   

12.
StoryteIler:In front of the distinctive ( 独具匠心的) nest, there is a green lawn (草坪). There are so many colorful flowers. -The green lawn looks very beautiful. Claws (爪) of animals leave a lot of prints (印迹). which look like the maze (迷宫) of Disneyland. The 2008 Olympic Games for animals is going to begin soon. Every comer of the forest is full of happiness. Fuwa are going to join it. They prepare for the Olympic Games actively (积极地).  相似文献   

13.
胡同文化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  相似文献   

14.
兔子拜年     
<正>小朋友们好!我是兔子。春节到了,又一个兔年到来了,我给小朋友们拜年了!小朋友们了解我们兔子吗?兔子是哺(bǔ)乳(rǔ)动物,耳朵大,尾巴短且向上翘(qiào),前肢(zhī)比后肢短,善(shàn)于跳跃,跑得很快。家兔、野兔等,通常都叫兔子。  相似文献   

15.
流沙 《教师博览》2012,(8):18-19
香港街头到处都是小店 这是郎咸平的一个演讲主题。去过香港,那里真的没有大超市。街头到处是小店,尤以三四十平方米的便利店居多。当时在想,是不是香港地皮贵,大超市占地多,入不敷出才无法在香港立足。  相似文献   

16.
北极圈组合     
艾朴礴在北极圈有一座小镇,小镇因神秘而美丽。小店的灯火在小镇的街上行走,你会有一个独特的发现:每家小店都在门口的路边燃起一盏油灯。灯火晶莹明亮灯火默默无声是小店营业的标记吗?是小店在招徕生意吗?不是。在极夜到来的日子,这是小店送出的光明。到另一座小楼的尖顶,无数  相似文献   

17.
许多同学在学习store和shop的时候犯了难,遇到商场不知道应该用哪一个词。其实,store是指规模比较大的商场,而shop指比较小的商场。  相似文献   

18.
胡同情结     
<正>我有很深的胡同情结。无论到哪座城市,我都喜欢一个人在胡同里窜来窜去,看拖着鼻涕的小孩坐在门口的石凳上发呆,听虚掩的门里传出的咿咿呀呀的戏曲声。外面的高楼大厦都是一个模样,而胡同里的生活却各不相同。南方的胡同清而雅,建筑外型大多是随水势而长,仄仄斜斜,自有一种无言的风韵。南方胡同狭长,河道与胡同交错而生,常常在不经意的拐弯处与石桥边的茶楼迎面相遇。茶楼都是古色古香的,木制柜台与楼梯,似乎年代已久远,走在楼梯上会  相似文献   

19.
悠悠慈母心     
回家要经过一条狭长的胡同,一到晚上胡同里就漆黑一片。偏偏每天我要上自习到很晚才回家。母亲从家里牵了根长长的电线,又搬来梯子,将灯泡高高挂在胡同中段。每晚她都会先把灯打开,我可以顺着灯光回家,不再那么害怕。父亲去世得早,家里的轻活重活都是母亲一人操劳。  相似文献   

20.
胡同文化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赚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